浅析设立申请回避时限制度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5:20:42 295 人看过

申请回避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时,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该人员退出该案件审理的原则和制度。申请回避作为诉讼中的法定制度,其外在表现为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诉讼权利——申请回避权,同时也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它在加强审判监督、提高审判质量、防止司法不公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立法对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予以了高度重视,在民诉法中有多条法款表述,而且在第四章专章作了相关规定,有了相当完备的一个体系,但笔者发现,我国虽然对申请回避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对案件的审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与其密切相关的诉讼程序的运转。

一、现行民诉法申请回避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现行民诉法中关于申请回避的表述,主要内容是回避情形、回避程序以及回避产生的法律后果等,但这些规定在自身严密性上,在具体操作中和其他法律的衔接上,都还显得比较粗疏,存在一定的缺陷。

1、申请回避的期间规定过于笼统,不利于诉讼程序的高效运行。民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也就是说,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期间是从案件开始审理时起计算至法庭辩论终结前。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在行使申请回避这一诉讼权利时,有了相对宽裕的可选择的时间,且没有原则的时限限制;由于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诉讼权利之一,当事人说明理由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必须作出决定并在作出决定前暂停被申请人的审理工作,就使有些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滥用申请回避权成为可能,从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停滞了正常运行的诉讼程序。在诉讼活动的正常开展期间赋予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虽然在程序上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却由于申请期间的不稳定性和未确定性给诉讼程序带来了不必要的节外之枝。如人民法院在审理某甲诉某乙债务纠纷一案中,某乙预见自己会败诉,却有意与某甲缠诉,在开庭审理后法庭辩论结前提出若干理由要求合议庭人员之一回避,无论其申请事由是否成立,合议庭的审理活动必然会因之中止,等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决定后再行审理,造成诉讼中人力物力的浪费。

2、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法律后果,使一方当事人的恶意有机可乘,不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人民法院的审判效率。依我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会产生几种法律后果。

(1)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开式作出决定。

(3)在案件开庭审理时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由于前述的申请期间存在过于宽松和不稳定性、未确定性的情况,加上申请回避的这些法律后果,不难看出,现行申请回避制度容易产生以下几种弊端。

一是部分当事人通过在庭审前滥用申请回避权利,达到推迟庭审的目的。在开庭审理时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按民诉法规定,是案件可以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之一,且当事人享有的申请期间包含了开庭审理时这一时间,就给了部分当事人可乘之机,可以恶意提出回避申请,罗列种种理由,甚至有意将可能产生回避的申请权利留到开庭审理时行使,从而达到延迟庭审的目的。

二是影响人民法院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人民法院的诉讼成本支出。由于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具有流线型,从受理案件,到送达副本,到开庭审理及至公开宣判、审理终结,在程序上都有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具备有序性和衔接性,而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产生被申请人员暂停参与本案工作的法律后果,如若人民法院已经组成合议庭进入案件审理阶段,当事人则在此时申请回避,人民法院就要暂停整个合议庭的审理活动,人民法院还必须对当事人的申请在三日内作出决定,而在案件审理中出现这种情况,人民法院不管决定其申请有效是否,所花费或者讲所产生的影响,都比在审理之前大得多,或是合理配置的人力资源要重新安排,或是庭审前的部分准备活动不能产生效果必须重新进行,或是由于推迟案件审理导致和别的案件审理时间产生冲突,从而增加了人民法院的诉讼成本支出,加重了法院的诉累。

三是有可能败诉的一方当事人有机会利用自己的申请回避权,去增加对方当事人的诉累。我们知道,现行民事法律的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为达到胜诉的目的,在参加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以外,还必须去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取证活动,就有可能去聘请懂法律的律师进行法律指导,有可能在案件开庭审理时自己出资带证人到庭作证,而我国法律对当事人的律师费和证人出庭补偿费尚无明确规定,一方可能败诉的当事人则可利用自己的申请回避权,造成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可能暂时停止或是延期审理,从而增加了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时间负担和诉讼支出,使之为本次庭审花费的证人资费及其他必要费用产生浪费,增加了对方当事人的诉累。

由于现行申请回避制度的期间和法律后果之间的粗疏产生的不衔接,使部分当事人有机会也有可能去滥用申请权,从而产生对方当事人和法院诉累增加、人民法院审判效率下降的不良后果,因此,笔者提出设立申请回避时限制度的思考和设想,以期完善民事诉讼程序。

二、设立申请回避时限制度的设想

设立申请回避时限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和规范当事人的申请回避权,保证当事人的合理合法的空间充分行使权利,而又不滥用权利,从而消除因当事人不规范甚至是恶意行使申请权带来的不良后果。设想的主要内容是:当事人享有申请回避权,人民法院必须告知当事人这一重要权利;当事人行使申请回避权,必须遵守有关程序规定,在申请时限内行使;当事人在申请时限时不行使申请回避权的,要承担申请不能的法律后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8日 02: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保证相关文章
  • 浅析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
    听证制度作为正当法律程序的一部分,最初在英国只适用于司法审判领域,体现为公平和救济原则。后来,这一制度从英国传到美国,美国又把它移植到立法和行政中,作为增加立法和行政民主化以及有关当局广泛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听证制度又传到日本和拉丁美洲一些受美国影响较大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西方社会加强公众参与立法和行政事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听证制度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成为司法、立法和行政领域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民主程序。正是因为它体现着民主的精神,立法听证制度在西方国家也是随着民主精神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健全完善的,有学者甚至认为,其最初甚至可以在英国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有关公民的法律保护权的观念和制度中找到它的影子,它的发展经历着一个从司法听证到立法听证的过程。最初在英国、美国的司法审判制度中确立了听证制度,如美国司法制度中著名的正当法律程序就包含着
    2023-06-06
    254人看过
  • 回避申请权的运用和限制
    申请回避权是诉讼当事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当事人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请回避权,需要当事人的授权。行政法里的回避申请权是什么意思?加避申请权的意思就是在诉讼中,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或勘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
    2023-07-05
    354人看过
  •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有时间限制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当事人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即应暂时停止审理或参与本案的工作,以待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案件正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若因当事人申请回避而停止执行职务,势必给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仍应及时采取措施,但本案其他工作必须暂停。法院如何处理回避申请回避方式有两种自行回避与申请回避。陪审员属于审判人员,陪审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刑诉第31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民诉第47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
    2023-06-14
    491人看过
  • 谁可以申请刑事回避制度规定?
    一、谁可以申请刑事回避制度规定?诉讼活动的参与人可以申请刑事回避制度规定,当然具体可以申请的人员回避的话,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还有侦查人员以及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1、审判人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里的“审判人员”应当包括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院长以及参加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2、检察人员“检察人员”应当包括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副检察长和检察长。3、侦查人员“侦查人员”既包括所有侦查机关从事侦查工作的侦查人员,又包括对侦查工作进行组织指挥的负责人,即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公安机关负责人。4、书记员“书记员”既包括公、检、法三机关的书记员,也包括出现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书记员。5、翻译人既包括公、检、法三机关各自指派或聘请的,也包括在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指派或聘请的翻译人员(即法庭审判阶段担任翻译工作的人员,以及
    2023-06-03
    126人看过
  • 浅析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行政复议申请
    如何计算复议申请期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不仅涉及行政机关能否正确地行使其权力,而且还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否充分地行使其行政复议申请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应当自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起计算。笔者将结合自己承办的案例来讨论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中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案由:2004年3月8日溧阳市公安局对相对人王友琴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王某行政拘留5天,并于2004年3月8日至2004年3月13日对王某实施了行政拘留。王某于2004年5月9日向溧阳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溧阳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5月10日作出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于5月13日送达给王某。2004年7月8日,王某向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案的核心问题及争论焦点是原告是否超过法定的行政复议申请期
    2023-06-06
    80人看过
  • 浅析执行通知书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254条规定:强制执行的标的应当是财物或者行为。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发出执行通知。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被执行人仍不履行的,应当强制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24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应当在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承担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以上几条均规定了关于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首先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的问题,该问题
    2023-04-24
    147人看过
  • 父子皆局长,回避制度成摆设
    据9月2日《南方都市报》报道,8月31日,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宿州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张治淮及其子宿州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原局长张冬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两人受贿数额超过两千万元,法院依法判处张治淮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处张冬无期徒刑。和以往的父子受贿案相比,张治淮父子受贿案倒是很有令人圈点之处——三令五申的公务员回避制度难道被抛到爪哇国去了?重庆移动原董事长沈长富父子受贿案和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原董事长侯行知父子受贿案,都是父亲当高管、儿子当托儿模式,可张治淮父子受贿案就与众不同了,父亲是宿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而儿子是宿州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两个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怎么可以是父子担任而不实行回避?公务员回避制度可以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对工作的干扰,对加强公务员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公务员依法、公正执行公务,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自2006年1月1
    2023-04-24
    495人看过
  • 古今回避制度
    辩护人
    刑诉法解读16我们看京剧,老爷升堂审案,左右要立两块牌子,一边是回避,一边是肃静。我国古代,行政长官兼任法官,知县老爷既是县长,又是审判长。我国现在保存最好,对外开放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县衙分三进院。第一进院为大堂,是老爷审案的地方,相当于法庭。第二进院为花厅,是老爷办公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第三进院为后堂,是老爷和家眷的生活区,相当于家属宿舍。老爷升堂时,立回避牌,禁止老爷的家属、仆役和无关人员进入审判场所影响老爷审案。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是针对与案件无关人员的。现代法律的回避制度与古代正好相反。不禁止群众旁听,回避是针对办案人员的。现代回避制度的定义是:在法定范围内,具备法定情形的人员,不得参与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人员范围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法定情形包括:(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2023-06-14
    364人看过
  • 违反回避制度的程序性规制问题探析
    对违反回避制度的行为进行程序性规制是保证刑事诉讼法实施的需要,有利于对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的行使实现约束、更周全的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为程序公正的实现创造更完备的条件。原因在于,没有制裁就没有法律实施,没有法律实施就没有法律。如果对违反回避制度的行为缺乏作为制裁内容主要组成部分的程序性规制,刑事诉讼回避制度就会处于一种虚置状态,很难在现实中实现激活,使该制度的建构目的落空,进而导致刑事诉讼法的实施遭遇尴尬。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对违反回避制度的行为进行程序性规制可以剥夺相应主体通过违法行为所获取的缺乏正当性的利益,迫使或督促他们自觉的遵守法律,对社会起一种正效应的示范作用,因为对于特定国家公民的正义观念的形成和形态而言,没有哪一个因素能够起到诉讼中国家权力主体的行为举止所具有的那样大的作用,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是否守法直接影响到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对法律乃至国家制度本身的评价和信心。既有的刑事诉讼
    2023-06-14
    298人看过
  • 回避制度详解
    刑事诉讼法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听证回避制度是怎么样的?行政机关在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前,应当向社会发布听证公告。除当事人之外,与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听证公正性的参加人员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除听证当事人之外的其他听证参加人员,如听证主持人、记录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是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审查人员及其近亲属的;与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代理人是近亲属的;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与
    2023-07-03
    76人看过
  • 是否应建立“无因回避”制度
    根据申请回避时是否需要提出理由,可将回避分为有因回避和无因回避。有因回避是指拥有回避申请权的诉讼参与人在申请回避时,需要提出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回避的理由。无因回避是指拥有回避申请权的诉讼参与人在申请回避时,无需提出回避的理由,即可导致司法工作人员回避。例如法国,乃是实行无因回避的典型代表。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无因回避制度,申请回避时,需提出要求回避的法定理由。我国的回避制度起点高、操作难、实用性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法定的回避理由过于狭窄。在司法实践中,常会出现一些可能影响司法人员公正处理案件的微妙原因,但只要不属于我国法定的回避理由范畴,则无法达到回避目的。2、对回避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利于回避制度的落实。根据规定,我国回避实施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这使得回避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无因回避有因回避的对称。一种回避制度,即申请『到避的人毋需说明回避的原因及理由
    2023-06-14
    254人看过
  • 浅析行政征用补偿制度
    从理论界有纷争的行政征用展开,着重分析了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及其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关键词:行政征用行政征用补偿AnAnalysisof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SystemGaoling-ha(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sandLaw,Shanghai200042,China)Abstract:Beginningwiththe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indispteinthetheoreticalcircle,Ianalysethecharacteristicsandshortcomingsof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andproposesomesggestionsonperf
    2023-06-06
    412人看过
  • 浅析合伙制的建立
    一,。合伙人有两个以上,依法承担无限责任。即合伙企业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他们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分享利润和风险。关于合伙合伙人的上限,法律没有规定,但允许当事人自行选择。所有合伙人必须是普通合伙人,依法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谓无限责任,是指合伙人应当以其全部财产,而不仅仅是其投资财产,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所谓连带责任是指任何合伙人有义务清偿合伙企业的所有债务,不限于根据合伙协议或其他债务承担方案确定的合伙企业债务比例。在合伙企业中,所有合伙人应对合伙企业的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法不允许有限合伙人。所谓有限合伙人是指仅以其对合伙企业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合伙人。有一个书面的合伙协议,也就是说,有一个书面的合伙合同。它是建立伙伴关系的基本文件。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利润分配和亏损负担、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合伙与退出、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和
    2023-05-07
    52人看过
  • 浅析专利无效宣告制度
    杨*海【学科分类】专利法【出处】本网首发【摘要】本文以专利法中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具体法律规定为分析依据,从专利无效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出发,对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本身,再到专利无效制度与专利法其他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层层递进加以分析,以探询专利无效宣告制度背后的法理依据,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然后,再对专利无效宣告制度在实践中的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关键词】必要性效力【写作年份】2006年【正文】1,什么是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所谓专利权无效宣告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在专利权人获得专利之后,因为某种原因,任何人都可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该专利权无效。简单的说,就是一项使权利无效的制度。具体来说,包括专利法第45~47条三个法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4到第71条8个法条的规定。下面将就此展开分析。2,为什么要规定专利权无效制度?(必要性)专利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保护专利权,使权利人公开其发明创造,以达
    2023-05-05
    210人看过
换一批
#抵押担保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证
    词条

    保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方保证合同关系中的债务方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债务的担保方式。保证人在被担保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 更多>

    #保证
    相关咨询
    • 浅析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2
      浅析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我国的行政回避制度的回避限制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4
      行政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不得提出回避申请。当事人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是-项程序权利,这项程序权利的行使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事后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情况可能是: (1)事先知道回避情形存在,事后因不满结果而提出回避申请。这种情况应视为其放弃申请权。因为,为了确保程序的有效进行,当事人有义务随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抵制无效程序的开始。知道回避情形的存在而不提出异议,只能说明当事人心怀不良动机,法律不能使人出于
    • 申请了回避制度了民事诉讼回避人员由谁批准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对于审判人员的范围,《若干规定》明确为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其他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执行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 回避方式和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可见我国回避制度
    • 被申请了案件的回避了,刑事回避制度的近亲属回避依据是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5
      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察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人员,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其他程序的审判,该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参加本案侦查的侦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检察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检察人员;该规定适用于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和
    • 申请了案件回避了,刑事与民事回避制度的区别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30
      主要是回避的对象不同,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对象除了审判人员、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外,还包括侦查和起诉阶段的侦查人员、公诉人、记录人和翻译员等。 另外,可以申请回避的时间也不同。民诉中只有审判过程中才能申请回避,而刑诉中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均能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