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适用的范围应当如何确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5 09:41:24 79 人看过

数罪并罚适用的范围的确定应当是:

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2.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3.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一、假释撤销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假释撤销的法律规定:假释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间,发现被假释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未作出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并依照规定实施数罪并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并对未执行的刑罚进行监督执行。

二、假释考验期内再犯罪的怎么处理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三、服刑期又犯罪要处罚吗

服刑期又犯罪要处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个人犯有数罪的;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均应数罪并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6: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数罪并罚相关文章
  • 确定伪证罪的适用范围
    确定伪证罪的主体范围: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不包括单位。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故意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的主体有哪些范围伪证罪的主体范围有:(1)证人,是指知道案件全部或者部分真实情况,以自己的证言作为证据的人;(2)鉴定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应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定和判断;(3)记录人,是指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过程中,对案犯的供述、证人证言以及各个环节的诉讼活动进行记录的人。这种记录主要由侦查员、书记员担任;(4)翻译人,是指受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的委托聘请,在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活动中担任外国语言文字、本国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哑语等翻译工作的人。伪证罪的构成要件主要
    2023-07-03
    202人看过
  • 如何在数罪并罚中进行适当量刑
    一、如何在数罪并罚中进行适当量刑数罪并罚按以下标准罚: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2.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3.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二、数罪并罚原则属于什么原则数罪并罚的原则:1.合并原则;对于主刑和附加刑,我国刑法采用合并原则。2.限制加重原则;对所犯数罪,依最重犯罪的刑罚加重处罚。3.吸收原则。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
    2023-10-09
    326人看过
  • 用罚金适用的罚金数额如何确定
    罚金刑的执行方式有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的数额的确定,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一、罚金的执行机关是哪个罚金的执行主体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二、未交罚金可以减刑吗交罚金与减刑没有必然联系。罚金是对罪犯的经济惩罚,而减刑是在犯罪嫌疑人、罪犯具有法律规定的可以减刑的情形下才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
    2023-04-10
    58人看过
  • 刑法规定如何适用数罪并罚制度?
    根据刑法第69条、第70条、第71条的规定,适用数罪并罚有以下三种情况:(一)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必须注意,如果判决宣告以前发现的数罪为同种数罪时,是否应当并罚?对此,立法上并未作出明确规定,通行的见解是,对于判决宣告以前发现的同种数罪,原则上无须并罚,只要在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范围内作为一罪从重处罚即可以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但是,当特定犯罪的法定刑过轻,且非并罚即难以使处罚结果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符合时,在法律未明文禁止时,也可以有限制地对同种数罪实行并罚。(二)判决宣告后发现漏罪的并罚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
    2023-04-22
    280人看过
  • 隐私权的适用范围要如何确定
    隐私权的适用范围:(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实际上即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024-04-14
    299人看过
  • 应当数罪并罚的行为
    数罪发生在法定期间以内,包括以下具体情况:(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2)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漏罪);(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人又犯罪的(新罪);(4)被宣告缓刑或假释的犯罪人在缓刑或假释考验期内又犯罪或发现漏罪的。二、各国刑事立法都规定了数罪并罚的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是:(1)吸收原则:以重并轻,采取重罪吸收轻罪或重刑吸收轻刑的原则。(2)合并原则:根据刑法上“一罪一刑”原则,将数罪分别判刑后合并执行。(3)限制加重原则:对所犯数罪,依最重犯罪的刑罚加重处罚,或者在总和刑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并规定不得超过一定的期限。(4)折衷原则:对数罪分别判刑,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吸收、合并、限制加重等不同的处罚原则。
    2023-03-16
    161人看过
  • 数罪并罚和择一重罪如何适用
    数罪并罚的适用和择一重罪总的来说像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都以一罪从重或加重处罚,那是一般原则,而实行数罪并罚是例外,既然是例外则必须以法律(包括具有参照效力的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为准。当然,在一罪论处的情况下,又有一般与例外之分,即一般是择一重罪处罚,例外情形是以法定的一罪论处,而无需司法上的选择。数罪并罚和择一重罪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数罪并罚会将所犯的全部有期刑加起来,与最高刑相比,取一个合适的刑期数值;但是罚金刑直接加起来即可。择一重罪就是选择所犯的罪要承担的处罚中最重的一个,进行处罚。联系就是都是犯了多个罪名。数罪并罚适用附加刑吗数罪并罚中有附加刑的附加刑是需要执行的,并且附加刑有几个就要执行几个,附加刑的种类相同,合并执行,种类不相同的就分别执行。我国刑法当中的附加刑其实就是罚金刑,如果犯罪嫌疑人同时触犯了两种罪名,两种罪名都有附加刑的,就合并缴纳罚金即可。《刑法》第52条规定,判
    2023-08-12
    325人看过
  • 预告登记适用范围如何确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买卖房屋的协议与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如不动产抵押协议等)均可适用预告登记。一、不动产预告登记需要什么材料房屋预告登记指当事人约定买卖房屋或者转让其他不动产物权时,为了限制债务人处分该不动产,保障债权人将来取得物权而作的登记。如在商品房预售中,购房者可以就尚未建成的住房进行预告登记,以制约开发商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进行抵押。二、无权处分人订立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无权处分人订立的抵押合同是有效的,但是权利人有权追回抵押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
    2023-03-25
    267人看过
  • 如何确定罚金的数额罚金应当如何缴纳
    一、如何确定罚金的数额罚金应当如何缴纳罚金数额的确定主要依据犯罪情节。1.判决罚金时,法院会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来决定罚金的具体数额。2.罚金应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如果期满不缴纳,将进行强制缴纳。3.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都会随时追缴。二、罚金的缴纳方式罚金的缴纳方式有两种:一次性缴纳和分期缴纳。1.法院在判决时会指定缴纳的期限,被执行人可以在此期限内选择一次性缴纳罚金,也可以选择分期缴纳。2.这种灵活性为被执行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以适应其经济状况。三、特殊情况下的应对1.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被执行人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2.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视情况对被执行人的罚金缴纳进行调整。3.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人性化,确保了被执行人在面临困难时能够得到适当的帮助。
    2024-08-03
    176人看过
  • 哪些情形适用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刑期要如何计算
    一、数罪发生在法定期间以内,包括以下具体情况:(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2)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漏罪);(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人又犯罪的(新罪);(4)被宣告缓刑或假释的犯罪人在缓刑或假释考验期内又犯罪或发现漏罪的。二、各国刑事立法都规定了数罪并罚的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是:(1)吸收原则:以重并轻,采取重罪吸收轻罪或重刑吸收轻刑的原则。(2)合并原则:根据刑法上“一罪一刑”原则,将数罪分别判刑后合并执行。(3)限制加重原则:对所犯数罪,依最重犯罪的刑罚加重处罚,或者在总和刑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并规定不得超过一定的期限。(4)折衷原则:对数罪分别判刑,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吸收、合并、限制加重等不同的处罚原则。《刑法》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
    2024-05-10
    323人看过
  • 法院的证据适用范围如何确定呢
    '如果被告对原告出示的证据表示疑义的,法院会结合其它的证据及审理情况,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进行审查后进行认定:1、如果经法院审查,该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的,则法院会依法采信该证据,并依法认定被告的异议不成立。2、如果经法院审查,该证据不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的,则法院会依法对该证据不予采信。'一、肇事逃逸怎么证明不知情?根据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要在肇事逃逸中证明不知情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而且该证据必须同时具备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肇事者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就不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一般指的是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逃离肇事现场的行为。二、有效证据的基本特性是什么(1)民事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不为法律所禁止,否则不具有证据效
    2023-03-29
    346人看过
  • 如何确定不可撤销约定的适用范围?
    要约不可撤销的情况有:1、要约中有不可撤销的说明。不可撤销的意思是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最直接、最清晰的方式是要约人在要约中发表有效声明,如这是一个确定的要约、坚持要约直到收到贵方的回复等。此外,还可以从要约人的其他表达或行为中推断出来;2、有理由认为要约不能撤销,并依靠其信任行事。这种情况适用于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的原则,受要约人的信任可以源于要约人的行为。要约不可撤销情形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还有一种就是要约人明示不可撤销的要约也不得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
    2023-07-04
    244人看过
  • 如何确定正当防卫的范围?
    正当防卫的限度的判断: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根据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可以看出,进行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和存在。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实施,这是正当防卫的本质所在。一、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具体区别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危险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有来自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比较广泛,不仅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也可以是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等。2、实施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而紧急避险则是向第三者实施。3、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出于必要,即使能够用其他方法避免不法侵害,也允许进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则出于迫不得已,除了避险以外别无其他选择。4、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所避免
    2023-02-24
    148人看过
  • 强制执行财产的范围应当如何确定
    一、强制执行财产的范围应当如何确定1.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2.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3.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4.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5.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二、法院执行财产的手段有哪些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1.查封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执行人的有关财产贴上封条,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的执行措施。2.拍卖是人民法院以公开的形式、竞争的方式,按最高的价格当场成交,出售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3.变卖是指强制出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的措施。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需要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的,可以交由有关单位变卖,也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变卖。由人民法院直接变卖的,变卖前,应就价格问题征求物价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变卖的价格应
    2023-06-10
    26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审判部门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人所犯数罪的... 更多>

    #数罪并罚
    相关咨询
    • 如何确定数罪并罚的适用种类和幅度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11
      1、普通数罪的并罚 普通数罪是指判决宣告以前发现的数罪,对于这种数罪的并罚,是数罪并罚的典型形态,我国数罪并罚的原则,就是根据这种情况规定的,由于我们已经对数罪并罚原则作了详尽的论述。因而对于判决宣告以前发现数罪的合并处罚,可以按照我国刑法第69条之规定直接适用。 2、发现漏罪的并罚 我国《刑法》第70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 的数额如何确定,定金应当如何适用?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定金的数额如何确定定金合同订立后,实践中一般多交定金的情况较少,少交的情况却时常出现。由于定金合同是在交付定金时生效,所以,对于少交的部分不宜强制履行。当事人接受了不足额的定金,实际上等于接受的定金额即为定金范围,对于未交部分,接受定金的一方无权再要求对方补交。因此,不论是多交还是少交定金,只要对方当事人接受了,就视为定金的数额发生了变化。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
    •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 数罪并罚的适用范围又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8
      所谓数罪并罚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应依据的规则。纵观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例,各国所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主要可归纳为如下四种:(1)并罚原则,亦称相加原则、累加原则或合并原则等,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2)吸收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的合并处罚规则。换言之,它是由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吸收其它较轻的罪,
    • 精神损害适用范围,如何确定其数额?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金适用范围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者死者近亲属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中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如下两个方面场合:(一)侵害生命权对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的救济。(二)侵害健康权对其本人或其亲属所造成精神痛苦的救济。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
    • 数罪并罚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4
      数罪并罚适用的范围如下:在判决宣告以前发现的数罪,或者是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或者是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再犯新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