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被执行人居住地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一般情况下应当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管辖,但各高级人民法院有特别规定的,应按照各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通知办理。
其他救济途径
如果就工厂倒闭赔偿这个问题产生争议的话,具体的解决途径有如下四点:
1、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如果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文围绕“工厂倒闭赔偿多少给员工?”这个问题,具体讲述了工厂倒闭赔偿标准以及工厂倒闭的其他救济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工厂能第一时间偿清员工的工资,这样员工就不用走司法程序了。如果在这过程中,员工的权益已经受到了伤害,那么员工应该积极拿起法律武器,走法律途径,不要让真相被埋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
劳动仲裁:仲裁庭不到庭的应对措施
256人看过
-
劳动仲裁委六项措施服务民生
112人看过
-
劳动仲裁败诉后的应对措施
74人看过
-
债务仲裁结束后的应对措施
335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时,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02人看过
-
仲裁保全措施申请书
267人看过
仲裁调解是指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进行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如果调解成功,仲裁庭可以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裁决书,并按照裁决书的内容执行。 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则可以继续进行裁决程序。 仲裁调解是仲裁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 更多>
-
如果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9-29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
-
仲裁中证据保全的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05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因此,一般来讲,对证人可以进行询问并制作笔录或者录音、录像;对书证可以采取拍照、复制的保全方法;对物证可以进行勘验,制作勘验笔录、绘图、拍照、录像或者保存原物。如果被保存的原物是易腐烂变质的物品,可以在制作笔录后予以变卖。但是,人民法院不论采取何种措施保全证据,都应当达到客观、真实地反映仲裁
-
国际仲裁法的实施措施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14国际条约和各国立法和实践表明,对仲裁国际性的认定有以下几种做法: 1. 以单一的住所或惯常居所作为联系因素,当事人中至少一方的住所或惯常居所不在内国的,则为国际仲裁。 2. 以国籍作为划分标准。即当事人中至少一方国籍是非内国国籍的,则为国籍仲裁。 3. 以国籍、住所、合同履行地、仲裁地点以及标的物所在地等多种联系因素作为界定标准,只要上述联系因素中的几个或一个不在内国的,都是国际仲裁。例如1
-
萍乡服装店关停后续处理措施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09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服装店征收的补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2. 因征收房屋而产生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 因征收房屋而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具体补偿可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来确定。
-
企业遭遇工伤事故后的仲裁应对措施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08在处理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具体处置: 1. 如果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对负责处理该类事务的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存在异议,他们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同时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 当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问题上产生争议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这一纠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