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恶意欠薪,达到多少钱是会坐牢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9 11:51:29 414 人看过

一、满足什么条件,欠薪构成犯罪?

恶意欠薪,可能会触犯的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达到以下三个条件,老板完全有可能会去坐牢。

1、逃匿、转移财产,故意欠薪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1)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包括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负责人跑路的。

(2)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欠薪的数额较大

(1)对1名劳动者,不支付报酬3个月以上+5000元至20000元以上;

(2)对10名以上劳动者,不支付报酬总共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拒绝不支付

这里的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包括:

(1)员工已经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劳动监察大队已向用人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劳动者已经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向用人单位送达《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仲裁不论是否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均构成。

(3)劳动者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法院向用人单位送达了《民事判决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4)劳动者已经向法院申请了支付令,法院向用人单位送达了支付令,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二、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恶意欠薪才会被免除处罚?

(1)已经在提起公诉之前支付所应支付的劳动报酬;

(2)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如造成劳动者的孩子失学等;

(3)已赔偿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仲裁委员会相关文章
  • 老板欠薪40万逃匿恶意欠薪被批捕
    因公司严重亏损又身负多重债务,禅城一家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孙某平偷偷变卖财产后,于凌晨带着老婆秘密逃匿,导致80多名工人工资无法按时兑现。昨日,记者从禅城区检察院获悉,该院以涉嫌恶意欠薪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对孙某平批准逮捕。据悉,这是《刑法修正案八》增加恶意欠薪罪名后,检察机关以该罪名批准逮捕的首宗案件。老板偷偷变卖机器设备、库存货物和原材料后弃厂逃匿现查明,2009年10月,犯罪嫌疑人孙某平成立了佛山市楚天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并任法人代表。2011年4、5月期间,因公司经营不善,孙某平变卖机器设备、库存货物和原材料后弃厂逃匿,导致80多名工人工资共计人民币400886元被拖欠。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报案后,经劳动仲裁裁决,责令该公司立即支付拖欠工资,但孙某平一直逃匿拒不支付,也不出面解决欠薪问题,引发多名员工群体上访,造成恶劣影响。5月25日18时,民警在广州市海珠区江
    2023-04-25
    177人看过
  • 欠债不还钱金额到达多少需要坐牢?
    一般情况下,欠债不还钱的金额无论达到了多少钱,债务人都不需要坐牢。因为欠钱不还只是一种民事纠纷,通常不会通过刑事手段来对债务人进行处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欠钱可以不还。债权人可以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债务人欠钱不还的问题,并且人民法院可能会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2024-05-14
    412人看过
  • 恶意欠薪多少钱才能立案
    劳动争议案件立案无数额要求。刑事案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立案标准为“拖欠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拖欠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八万元以上”。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单位恶意欠薪找哪个部门处理可以找所属地级市的劳动保障监察局、县区级设有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解决。1、一般先必须由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大队向拒发工资的责
    2023-03-02
    342人看过
  • 欠多少钱可以构成恶意欠薪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什么是恶意欠薪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2023-04-17
    211人看过
  • 恶意拖欠工资多少达到定罪
    恶意拖欠工资可以按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进行定罪。法律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属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恶意欠薪罪如何启动刑事立案程序恶意欠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且数额较大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应启动刑事立案程序。若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犯罪客体是劳动者的财产权和正常的劳动用工关系;4、客观方面存在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2023-03-10
    400人看过
  • 农民工“讨薪丢肾”呼唤老板“恶意欠薪”入罪
    近年来,有媒体把民工讨薪称为最频繁发生的悲剧。在现实中,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会因各种阻力而举步维艰。农民工为了讨回自己的劳动所得,有些不得不采取跳楼、跳桥等极端方式,有些还会像高志强这样付出惨重代价。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是《劳动法》明确规定的。恶意欠薪往往造成劳动者家庭的困难,甚至导致家破人亡,具有广泛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纷纷立法惩治欠薪行为。现有的《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也为增设恶意欠薪罪提供了良好的法制条件;至于如何理解恶意,目前的司法实践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当前其他法律制裁效果有限的情形下,不妨通过刑法立法,设立恶意欠薪罪。《刑法》增设恶意欠薪的罪名后,司法机关将可以依法对采取转移资产、关厂逃匿等违法手段恶意欠薪并情节严重的欠薪企业经营者追究刑事责任。这对于规范劳资关
    2023-06-09
    374人看过
  • 恶意欠薪多少才入罪?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其中详细介绍了恶意欠薪数额达到多少的就可以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劳动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二)逃跑、藏匿的;(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2024-01-24
    93人看过
  • 诈骗达到3000块钱会坐牢吗
    诈骗3000元有可能坐牢,也有可能不需要坐牢,要依据具体的犯罪情节、犯罪手段、有没有减轻处罚、从重处罚等的因素综合确定的。1、在一般的情况下,诈骗3000的,由于涉案的金额比较少,嫌疑人一次性退赃或者有减轻处罚情节的,一般是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2、如果诈骗的财产是属于救灾、抢险等款项;诈骗残疾人钱等特定款项的,是属于酌情从严惩处的情形,有可能会坐牢。3、如果有多次诈骗行为的,属于诈骗3000元相对较少,但也有可能坐牢的。一、哪些网络诈骗法律涉嫌(一)《刑法》条文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3-22
    276人看过
  • 分期贷款恶意拖欠会坐牢?
    一般不会坐牢的。无力偿还贷款也只是民事纠纷的,是不会坐牢的。如果债权人起诉到法院,你有能力而拒不履行法律判决的,则就会构成拒不履行判决罪的,这样就可能要坐牢了。一、欠银行180万可能判刑吗视情况而定:其一,欠银行钱无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会坐牢;其二,如果银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后,债务人不履行法院判决,银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有履行判决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会坐牢。二、民间借货八万不还能判几年在对方借钱不还的情况下,出借人到法院起诉的一般是属于民事案件,由于不会涉及刑事犯罪,因此也就谈不上坐牢。除非经法院判决生效且执行,有能力支付拒不支付,才可能构成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此时借钱人才有可能坐牢。但要是债务人是恶意诈骗,借钱不还最多每年被司法拘留十五天。当然如果是恶意借了很多钱逃走就可能被控诈骗罪之类,那就不是拘留十五天这么简单了,可能就要坐几年甚至十
    2023-02-22
    144人看过
  • 老板欠薪多少可以立案
    立案:1、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以上两种情形属于数额较大,可以追究有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一、拖欠工资多久可以构成犯罪拖欠工资多久会构成犯罪要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二、拖欠工资多久是犯罪拖欠工资多久会构成犯罪要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2.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三、工资拖欠多久才是违法的拖欠一名劳动者工资达到五千元以上,同时时间已经过了三个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仍然拒绝改正的。这时
    2023-03-02
    71人看过
  • 恶意伤人会坐牢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恶意伤人会坐牢吗恶意伤人是否会坐牢,取决于伤害行为的性质、情节及法律后果。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情节较轻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惩处。因此,恶意伤人行为一旦构成故意伤害罪,就有可能面临坐牢的严重后果。二、恶意伤人能否撤诉恶意伤人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当事人通常不能申请撤销案件。1.这是因为公安立案侦查是行使国家司法权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撤销性。即使双方当事人在伤害程度为轻伤以下的情况下达成调解协议,也不意味着案件可以撤销。2.调解协议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但并不意味着案件本身被撤销。3.需要注意的
    2024-07-15
    211人看过
  • 侵占罪达到多少可以坐牢
    侵占罪,其法定犯意旨在通过对原本由其他人代为保存并且具有明确性质的财产进行恶意占有,而错误地将此等财产归属于自身所有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违反了法律和社会伦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法学界对于侵占罪定义的理解通常是这样的,即在主观心态上,行为人必须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将他人代为保管之有主财、遗忘、掩埋物品或其他所有物擅自据为己有的行为,而且这种非法占据的行为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即侵占金额需在人民币2万元以上但不足20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4-08-21
    495人看过
  • 恶意欠薪罪刑法多少条
    一、恶意欠薪罪刑法多少条刑法中没有规定恶意欠薪罪,但是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可能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恶意拖欠工资罪的犯罪构成1、
    2023-06-07
    73人看过
  • 借钱达到八万不还会坐牢吗
    当借款方未能依照事先承诺的期限悉数归还借款时,依据双方约定或国家相关法规,其必须承担支付逾期利息的责任。这表明,借款方负有向出借人支付逾期利息的义务,然而,此项规定并没有明确指出借款方是否会因逾期还款而面临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明文规定,被执行人若未能在判决、裁定以及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内履行支付金钱义务,则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借款方有义务支付逾期利息,但是并未涉及到借款方是否会因此入狱的问题。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倘若借款方未能按时偿还借款,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待法院作出判决之后,若借款方仍未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若借款方具备偿债能力却故意拒绝履行,法院可能会对其实施强制措施,例如冻结其财产、限制其高额消费等,然而,这些措施通常并不会导致借款方入狱。唯有在借款方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面
    2024-08-05
    308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仲裁委员会
    相关咨询
    • 刑法关于恶意欠薪多少会坐牢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14
      恶意欠薪又称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 老板欠工资跑了, 劳动局不管怎么办? 不是恶意欠薪逃逸的, 会坐牢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2
      用人单位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的老板不是恶意欠薪逃逸的,是不会坐牢的。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
    • 恶意拖欠薪资,老板跑路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27
      依据你的情况,建议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 坐牢后老板欠我6000多可以拿到钱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2
      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由第三方(如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 恶意欠薪老板要没收怎么办?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