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的变化与罪行的影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02:10:31 317 人看过

我国相关规定明确:除了法定的八大重罪外,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下负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也即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只对自己实施的这八种严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得突破这一界限。

刑事责任年龄的意义: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三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中国刑法之所以规定这样的犯罪年龄段,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他们发生危害行为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着重于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中国目前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也是合理的。

刑事犯罪年龄低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且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趋向成人化犯罪。对于低龄化犯罪应当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如何解决犯罪低龄化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造成犯罪低龄化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处于一种不成熟不稳定的朦胧状态,免疫能力相对较差,不仅缺少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而且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和一些违法行为的引诱和侵蚀,他们在好奇心和寻找刺激的心理驱使下,容易上当受骗;其次,社会关爱和家庭教育也是一个来容忽视的方面,对于未成年人出现犯罪,就社会而言,更多地是出现歧视,就家庭而言,既有过于溺爱的原因,也有缺少家庭温暖的结果。

如果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为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途径,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种短期行为,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扩大打击范围,将会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被列入刑法追究的视线,受到刑法的调整。因此,仅靠修改刑法的犯罪年龄来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则是扩大了刑法特殊预防的功能,这不仅对整个社会不利,而且对于未成年人今后的成长也极为不利,可以说,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做法只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2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入室盗窃罪的刑事责任与社会影响
    入室盗窃20万会不会判无期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而定,法定刑为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按照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室盗窃没偷到东西被抓会判刑吗会判刑。《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
    2023-07-02
    378人看过
  • 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和退休待遇变化
    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退休待遇是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等。劳动模范退休后的待遇退休劳动模范(先进)的荣誉津贴:(一)全国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50元。1989年年底前荣获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50元。(二)省部级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20元。1989年劳动模范年底前获得荣誉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30元。(三)1956年至1964年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100元。(四)市劳动模范,每月享受荣誉津贴80元。1990年年底前获得荣誉称号的,每月再增加荣誉津贴20元。(五)1955年至1965年市先进生产(工作)者,每月享受荣誉津贴60元。多次获得荣誉称号的,按其中最高一档标准计发,不重复享受荣誉津贴。《国务院关于工人
    2023-07-05
    110人看过
  • 年龄限制对赠与行为的影响
    赠与行为有年龄限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1、赠与是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的一种行为,是种财产转移的合同行为;2、赠与人必然要符合合同成立的主体要件,也就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故而是受年龄限制的;3、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送给受赠人,受赠人同意接受的合同;4、赠与合同可以发生在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5、赠与的财产不限于所有权的移转,如抵押权、地役权的设定,均可作为赠与。受赠行为效力的年龄受赠行为效力没有年龄限制。赠与是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的一种行为,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财产转移的合同行为。因此,赠与人必然要符合合同成立的主体要件,也就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故而是受年龄限制的。只是在未成年期间要由其监护人办理接受赠与手续。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
    2023-07-07
    260人看过
  • 违约责任条款的演变与影响
    合同根本违约有下列责任:1.损害赔偿。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2.解除合同。当对方当事人根本违约后,守约方可以宣告解除合同。3.承担利息。一方当事人没有支付价款或其他拖欠的金额,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对这些款项收取利息,而且不妨碍其获得损害赔偿的权利。合同根本违约的情形包括哪些?1、迟延履行场合迟延履行并非必然发生根本违约,但如果合同对履行期有明确的约定,而且履行期之约定在合同中显然处于重要地位时,则迟延履行通常会构成根本违约。对于并非特别强调履行期的合同,在迟延履行的情况下,只要迟延方当事人未在允许的额外期限届满前履行合同,亦可以此作为根本违约,非违约方当事人可解除合同。2、履行不能场合依大陆法系传统见解,履行不能得分为原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区分当事人是否有可归责性而分别可能发生合同无效或债务不履行责任。在当事人具有可归
    2023-08-06
    81人看过
  • 刑事责任年龄限制与盗窃罪
    根据法律规定,盗窃罪是从十六周岁开始负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盗窃罪从犯要判多少年根据具体案情判刑,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2023-07-06
    324人看过
  • 爆炸罪刑罚的变化及其影响
    爆炸罪是指故意以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另外,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什么是爆炸罪,爆炸罪判几年,爆炸罪如何处罚爆炸罪是指故意以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构成此罪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023-07-09
    65人看过
  • 刑事责任年龄对于贩卖毒品有何影响?
    贩卖毒品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四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贩卖少量毒品的,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情节严重的,要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贩卖毒品罪刑事责任年龄依据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贩卖毒品,应当负刑事责任。故只要年满14周岁,涉嫌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
    2023-07-08
    397人看过
  • 刑事责任年龄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的关系
    刑事责任年龄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的关系.对于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的关系从我国刑法当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和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分析:针对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有关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外的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教育和挽救越轨未成年认为目的,对我国刑法目前有关未成年人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实际功效作客观的评价,并尝试为我国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控制和预防提出合乎理性的建议。在未成年人违反刑法的范围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刑法分则条文(主要针对自然法意义上的犯罪)的同时,恶性的侵犯生命权、健康权以及涉及金额巨大的侵财越轨行为愈演愈烈,而且未成年人越轨行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智能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社会危害性和对未成年人未来的成长方面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现行刑法
    2023-06-11
    124人看过
  • 刑法责任与年龄的关联
    法律综合知识
    一般情况下,不满16周岁的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对于已经满了14周岁又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特殊犯罪的,还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法律规定的特别罪名。情节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追诉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贩卖毒品负刑法责任的年龄是多少岁贩卖毒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已满十四周岁的人。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而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将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十七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
    2023-07-01
    80人看过
  • 刑事责任对于犯罪既遂与未遂的量刑影响
    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具体量刑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判断。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也应当负刑事责任;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犯罪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怎样的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二章: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
    2023-07-12
    329人看过
  • 强奸罪行中被害人年龄和性别对犯罪责任的影响
    强奸不满十四岁女孩未遂会在法定量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关于强奸罪的量刑规定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法律规定的其他内容。与不满14周岁女孩恋爱致其怀孕构成强奸罪19岁的小伙子,在打工时认识了一名未满14周岁的同乡女孩儿,两人互有好感,这名女孩为了跟小伙子在一起,谎称自己已经16岁了,随后两人便开始同居生活,并多次发生性关系。女孩父母发现这一情况后,警告小伙子及其父母,不允许二人再发生性关系,如果致使其女儿怀孕,就会告其强奸。然而,两个年轻人根本不听劝阻,继续同居。半年后,女孩儿怀孕了。由此案发。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强奸案,19岁的贵州小伙李某因犯强奸罪获刑二年六个月。去年10月,从贵州到苏州市吴江区打工的19岁小伙李某,结识了同乡女孩董某,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由于董某长相打扮
    2023-07-06
    343人看过
  • 结婚年龄的演变及其影响
    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岁。婚姻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要求,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才能具备合适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因此,虽然中国法律赋予了每个公民结婚的权利,但并非所有公民都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的人才有权结婚。根据民法典规定,结婚时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岁。女方法定结婚年龄多大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如果早于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话,会导致婚姻无效,该婚姻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男女双方要在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后再去办理结婚登记,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双方需携带自己的身份证、户口簿、合影照片等材料,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核,符合结婚条件的,准予结婚,发放结婚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
    2023-07-16
    111人看过
  •  刑事自首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在考虑自首情节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自首可以被用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量刑年限需要根据涉案金额确定。在评估自首情节时,需要考虑动机、时间、方式、犯罪严重程度、如实供述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情况可以被依法减少40%以上或者免予处罚。在考虑自首情节时,可以从动机、时间、方式、犯罪严重程度、如实供述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法律规定的基准刑可以被依法减少40%以上,或者免予处罚。自首是一种法定量刑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年限需要根据涉案金额确定。 自首情节对基准刑的影响自首情节对基准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首情节可以作为刑罚从轻或减轻的量刑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
    2023-08-27
    184人看过
  • 犯罪责任年龄的历史演变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负完全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负相对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负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16周岁以上,而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12岁以下,12到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对于12到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12到16周岁依法可能负刑事责任的只有以下少数罪行:1、故意杀人;2、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3、强奸;4、抢劫;5、贩卖毒品;6、放火;7、爆炸;8、投放危险物质罪。满多少岁纵火付刑事责任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三是不
    2023-07-01
    13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一、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按刑法的规定,不是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而是要受年龄的限制,年龄如果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即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不负任何刑事责任。犯罪是人的意识和意志的行为,而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受年龄制约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个体意识才逐渐成熟。出生的婴儿
    • 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年龄之间的关系?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5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按刑法的规定,不是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而是要受年龄的限制,年龄如果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即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不负任何刑事责任。犯罪是人的意识和意志的行为,而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受年龄制约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个体意识才逐渐成熟。出生的婴儿
    • 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变化结果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3
      刑事责任年龄(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所以现在暂时还没有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变化。
    • 交通事故中对赔偿责任的变化影响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2
      交通事故中,全部责任和主要责任对赔偿或承担赔偿责任有影响: 1.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2.在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负主要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