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家欺骗顾客法律规定有哪些行为
商家欺骗顾客行为包括;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商家可能会故意将次品、假货混在正品中销售,或者故意用低劣的商品冒充高质量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商家可能会通过修改计量工具、包装等方式,使顾客购买的商品实际份量少于标注的份量。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商家可能会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情况,将次品或处理品当作正品销售。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商家可能会虚标价格,或者虚构促销信息,以吸引顾客购买。
5.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商家可能会制造虚假的销售数据或评论,以误导顾客做出购买决策。
6.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商家可能会虚构有奖销售的信息,或者承诺返还本金、提供体验服务,但实际上并不履行。
7.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商家可能会在现场销售过程中夸大其词或虚假演示,使顾客误解商品的实际情况。
8.其他。
二、商家欺骗顾客赔偿
商家欺骗顾客的,按以下规定赔偿:
1.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3.除以上赔偿外,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商家欺骗顾客维权方法
商家欺骗顾客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
1.与商家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商家欺骗顾客的行为是否触犯了相关法律
198人看过
-
顾客对商家欺骗行为的合法投诉方式
403人看过
-
商家欺骗顾客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什么犯罪
159人看过
-
顾客针对商家欺骗行为的维权指南
296人看过
-
商家欺骗顾客可以报警么
139人看过
-
商家对顾客的欺诈行为如何处理?
371人看过
-
顾客被商家欺骗如何维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13消费者被商家欺骗,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商家欺骗顾客要怎么赔偿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2《消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也就是说,消费者遇到经营者欺诈,只能要求加倍赔偿,而不是“假一赔十”。分析:《消法》规定的的确是加倍赔偿,但去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有了新的规定,即:“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
-
2022年商家欺骗顾客如何投诉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41、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 2、如果情节严重已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直接报警。 3、也可以直接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维护自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
-
哪些法律规定中写着商家殴打顾客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5商家殴打顾客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
商家欺骗顾客赔偿不起怎么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31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1,《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