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或合同与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以其效力为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1:43:23 118 人看过

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与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效力优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依法优先使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生效,劳动者要求优先适用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目的之一,既是为了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又是为了维护和支持用人单位依法行使劳动就业自主权,,促进企业加强规范民主管理,完善劳动用工规章制度。“

司法解释第16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要求优先适用合同,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确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优先适用效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雇主,特别是企业管理者,从不当行使劳动用工管理权,通过少数人的民主侵犯大多数职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提倡运用协商机制,,对话与集体协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和促进集体劳动关系动态合同制度将促进劳动力市场管理秩序的规范化。“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解释了司法解释规定的初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7日 19: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合同生效相关文章
  • 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公司后来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怎么处理
    签订的劳动合同与公司后来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按劳动合同执行。一、公司监事算劳动关系吗公司监事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算劳动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公司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监事,监事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公司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双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监事提供的劳动是公司业务的组成部分。二、员工旷工多久可以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法中没有规定旷工多少天就会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是在公司的规章制度里写明的,那么旷工的天数也是由公司自行根据情况来制定的,该规章制度应当是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已告知员工的。在实际操作中,通行的标准是以旷工3天作为可解雇的尺度。三、超过几天就不上班算自动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没有自动离职的相关规定,但是,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民主程序,依法制定规章制度,规定旷工,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2023-04-12
    315人看过
  • 代理合同与劳动合同冲突吗?
    一、代理合同与劳动合同冲突吗?不冲突,劳动合同是存在劳动关系,代理合同是产品品牌之间的授权协议。二、对于代理合同也是有一定的法律责任的,那么代理合同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呢第一,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负连带责任。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如果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第二,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职责,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责任。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代理的其他人进行民事活动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代理人独断代理行为。如果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第三人负连带责任。第三,无权代理造成损害的责任。如果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本人知道他
    2021-09-07
    489人看过
  • 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存在相互冲突的有效约定怎么办
    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存在相互冲突的有效约定,冲突部分应多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员工直接签订的合同,最确切地代表了双方的所想所愿;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程序设立的,是在单位内部的普遍适用规定,不如劳动合同来得直接,效力层次也比劳动合同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
    2023-04-21
    300人看过
  • 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三者的关系
    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三者的关系申明尽管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调整的对象都是单位内部劳动关系,但三者在制定的主体、制定的目的和内容、生效的条件以及效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单位行政单方面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三者的关系申明尽管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调整的对象都是单位内部劳动关系,但三者在制定的主体、制定的目的和内容、生效的条件以及效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单位行政单方面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规范单位内部劳动者的日常劳动行为,维护单位良好的工作秩序。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及于单位全体劳动者。它主要是对单位的劳动者作出义务性规定。如果职工违反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单位有权依照其规定对职工作出相应的内部处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2023-06-10
    313人看过
  • 企业规章制度效力高于劳动合同效力吗?
    公司与王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工作岗位为设备部经理,并约定合同的变更须经双方协商一致,王某提出要在劳动合同中加上未经乙方(王某)同意,甲方(公司)在合同期内不得任意调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的条款,公司对此条款没有异议。半年后,公司在未与王某协商的情况下,以劳动规章制度规定可随意调岗为由,将其岗位调整为设备部主管。王某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公司调动其工作岗位应经得他本人的同意,现在公司擅自单方面调动岗位,属于违法行为。王某要求公司恢复其部门经理岗位。公司则认为,王某入职时同意执行本公司劳动规章制度等规定,现公司根据劳动规章制度调整其岗位完全属于合法。杨杨观点:抛开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依法调整劳动者岗位的问题,此案一面是劳动合同约定的条款,一面是签字认可的劳动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哪一个效力优先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劳动
    2023-06-10
    125人看过
  • 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吗
    一、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吗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几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
    2024-01-20
    176人看过
  • 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规章制度是企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行制定的,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协商一致而形成的,两者形成机制不同;劳动合同不能代替规章制度,二者内容不同,规章制度内容较为宽泛,但两者也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尤其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部分,如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休息休假,制度规定较为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劳动合同约定较为原则,具有合同约定力。一、试用期员工病假工资是否有1、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数额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确定。2、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
    2023-03-10
    415人看过
  • 合同与订单冲突时怎么办?
    一、合同与订单冲突时怎么办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3、仲裁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二、合同纠纷怎么起诉流程1、确定诉讼管辖的法院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主要是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两种方式确定,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时
    2024-02-07
    213人看过
  • 劳动合同生效时间是以劳动局盖章为准吗?
    一、劳动合同生效时间是以劳动局盖章为准吗现在劳动合同文本都是经劳动管理部门审查的,合同内容符合《劳动法》有关规定,不存在霸王条款,权益平等。只要是劳动局监制的劳动合同,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签字就有法律效益。劳动合同只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即可生效,不用劳动局盖章也生效。具体内容由110网为您介绍。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以下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依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明确无误地表达其真实意思。劳动合同生效应符合下列条件:第一,当事人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即法律认可的资格和能力。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注册登记经审核设立,才能取得合法的用工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合同当事人另一方即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且须符合劳动法律对劳动者特殊条件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不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那么
    2023-04-29
    76人看过
  • 用人单位分立或与其他单位合并时,劳动合同该如何履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等的变更】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文书推荐:与拟执业机构聘用
    2024-04-24
    465人看过
  • 公司规章制度法律效力低于劳动合同
    【读者投诉】公司单方面提高违约金姜小姐是南昌人,硕士学历。前年4月,她应聘成为义乌某相框公司的研发主管,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公司每个月支付姜小姐800元钱作为住房补贴,若姜小姐提前辞职,需赔偿公司1万元房贴违约金。4月21日,母亲病重,姜小姐有了辞职回家侍奉老人的念头。领导知情后,劝她不要辞职。虽然我也不想抛下工作,但母亲只有一个,我不想以后后悔,大不了承担违约责任。去意已决的姜小姐递交了辞职报告。4月23日,公司人力资源部告知姜小姐,她需要支付2万元违约金才能离开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蔡某解释,去年公司重新制定了规章制度,享受住房补贴的员工如果工作不满3年辞职,违约金为2万元。新的违约金制度在公司宣传栏里公示了1个月,是合法的,可能你没注意。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不是1万元吗?怎么能随便涨价?姜小姐想问,到底是劳动合同说了算,还是规章制度说了算。【记者调解】当事人同意留
    2023-06-10
    211人看过
  • 合同内容发生冲突如何解决
    主合同与补充合同冲突的,应当根据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确认合同的效力。补充协议是对主合同的补充或者变更,如果原合同没有明确约定不得变更,当事人在补充协议中约定了与主合同相冲突的条款,应当以补充条款为准。《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2024-05-04
    365人看过
  • 事业单位合同制度:解读劳动合同与编制合同的差异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主要是适用范围,政府干预的程度,工资制度,管理监督部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聘用合同所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而劳动合同适用的范围则以实现经济效率的劳动关系中。另外,现在的聘用合同其实主要还是适用于编制和经费管理的。聘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一般情况下聘用协议与劳动合同,这两者的适用范围不相同,政府干预的程度不相同,管理监督的相关部门也是不相同的,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相关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向聘用人员支付的工资报酬,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支付。劳动合同的工资一般是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的生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
    2023-07-18
    367人看过
  • 因发生冲突主合同与补充协议以哪个为主
    以补充协议为准。因为补充协议可以视为合同双方主体对合同的变更协商一致了,不过这个新的约定一定要明确约定,不能模棱两可。补充协议中一般都会在尾部写明“原合同与本补充协议不一致的,以补充协议为准。”值得注意的是,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的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合同补充协议的拟定需要注意几个必备信息:一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需全面具体;二是说明拟定补充协议的原因;三是协议补充的内容或变更的内容。一、补充协议有什么法律效力?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的补充或者变更,一般要明确约定,如果补充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应当与补充协议为准,但原合同明示不得变更的条款,补充协议中对该条款发生的变更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当补充合同的约定与主合同的约定发生矛盾时,应该以时间在后的约定条款为准执行。所以,补充合同的效力优于主合同的效力。时间在后的约定,实际上是对主合同的原约定的重新修订,该
    2023-06-22
    50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开始产生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律约束力,即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此处所说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指合同能够像法律那样产生约束力。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只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因此不可能具有法律一样的效力。合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对当... 更多>

    #合同生效
    相关咨询
    • 劳动合同中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内部规章制度冲突应该怎么处理?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13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规范,属于内控行为;劳动合同是受劳动合同法调解的法律行为,就法律行为的地位合同约定要优于内部规定,当两者不一致时应以合同约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着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
    • 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冲突时应如何适用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20
      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利用其用工管理权所制定的单方规定,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则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达成的合意,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借其强势地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尊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真实意思,应当优先适用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
    • 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发生争议,能否以其与相关规章制度的效力为依据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4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复函》(劳办发[1994]126号),因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企业享有工资、奖金分配权”。企业可以据此制定相关的内部晋级、工资、奖金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所以因执行这些内容的规章制度发生的工资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其次,仲裁委员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认企业有关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内部规章是否合法,只要其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就可以
    • 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与职工规章制度之间存在冲突的怎么办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说明(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优先应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也就是说,当劳动合同与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法律赋予了劳动者优先选择的权利。如果劳动者选择适用更有利的劳动合同,则应根据《司法解释二》的规定优先适用劳动合同,反之亦然。这主要是使用者内部规章制度是使用者利用其雇
    • 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制度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都违法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只有合乎法律规定才是有效的,用人单位不能通过制定违反法律的规定以加重劳动者的义务,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内部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章制度在合法时才有效;否则,只要职工具备法律规定的不应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