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作为一种解决财产权益纠纷的民间性裁判制度,因其具有灵活、快捷、经济等优点,愈来愈受到纠纷当事人的欢迎。与此同时,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申请法院执行仲裁裁决及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监督过程中引发的问题亦日益增多。其中,仲裁裁决执行难,已成为当事人、法院、仲裁委员会共同关注的难点。
仲裁裁决执行难的表现
(一)被申请人对仲裁裁决提出异议的多。民诉法规定,在执行程序中,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六种情形的,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后,可以裁定不予执行;仲裁法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等六种情形的,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实践中,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生效裁决,被申请人往往以仲裁裁决在实体或程序上违反法律为由提出异议,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据统计,某区法院1998至2000年来共受理执行仲裁裁决案件62起,其中被申请人提出异议的有34起,占到了55%。
(二)执行仲裁裁决案件拖的期限长。被申请人对仲裁裁决提出异议,即申请法院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申请执行人花费人力、财力重复参与听证、举证、辩论程序,无疑等于参与第二次诉讼,一方面造成诉累,另一方面拖延了时间,使一部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因时间上的拖延而难以得到保障。
(三)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不规范。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关于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没有具体规范的操作规程,特别是对事实的认定、证据的审查,基本上依靠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主观判断、自由裁量,从而导致一些并无瑕疵的仲裁裁决被作出不予执行或撤销的裁定。还有些审判员、执行员受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执法不严,草率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而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实行的是一审终审制,既不能上诉也不能再审,这就使一部分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法律救济。
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原因
(一)当事人规避法律,钻法律的空当。被申请人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必然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现象,想方设法对抗法院执行。最为典型的是被申请人充分利用法律规定,找出法院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各类证据,在形式上是法院对申请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立案审查,实质上是被申请人对申请执行人设置执行障碍,拖延法院执行案件。
(二)法律规定法院对仲裁裁决的两种司法监督方式存在局限性。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实施监督的方式有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裁决两种。在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中,基层人民法院可以在执行程序中对仲裁裁决实体进行审查,而在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中,中级人民法院只对仲裁裁决作程序审查而不作实体审查,这就导致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不如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解决问题彻底。另外,法律还规定: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若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被驳回,执行案件恢复执行。因此被申请人往往在执行程序中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并千方百计使执行人员作出不予执行裁定,阻止法院执行,损害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三)部分仲裁裁决文书质量不高,制作粗糙,亦是一些被申请人异议成立的重要因素。有些仲裁裁决书由于只注重裁决结果,却不注意在认定事实、证据的分析及适用法律条款等方面进行准确、全面的表述,造成上述种种缺陷,成为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或撤销仲裁裁决的有利证据。
解决仲裁裁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规范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撤销仲裁裁决程序,加强司法监督。对此类案件应适用特别程序审理,采取公开听证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质证、辩论,并由仲裁委员会派员旁听,然后由法院合议庭进行裁定。这样有利于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有效监督,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利用新闻媒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等部门要结合仲裁裁决的难点、热点,依靠新闻媒体,加强法制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依法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是公民的义务,拒不执行是对国家法制的挑战。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执行的共识,增强全社会知法、守法意识。
-
探讨撤销仲裁裁决的可能性
78人看过
-
劳动仲裁裁决书的生效问题初探
219人看过
-
仲裁裁决法中仲裁裁决怎么执行?
392人看过
-
探讨仲裁裁决效力体现的方方面面
284人看过
-
仲裁裁决 执行 立案
120人看过
-
离婚案件裁决及执行过程探讨
468人看过
仲裁裁决执行是指当事人根据仲裁裁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将裁决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 执行仲裁裁决是保障仲裁裁决有效性和权威性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国际商事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
怎么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难不难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31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就可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没有上诉的,过了起诉的期限后,仲裁裁决即生效,对方不按裁决规定的期限履行的,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
仲裁裁决执行与撤销仲裁裁决的差异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8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对仲裁的司法监督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和撤销仲裁裁决。这两种方式并非完全相同,而是彼此各有特点、互相对称。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与撤销仲裁裁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提出请求的实体当事人不同; 2. 当事人提出此种请求所遵循的期限也不尽相同; 3. 管辖的受理法院存在差异; 4. 申请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定理由也各不相同; 5. 诉讼过程遵
-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怎么办,仲裁裁决以不予执行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0申请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再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裁定不执行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仲裁裁决执行的法院,仲裁裁决申请执行哪个法院管辖?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4一、仲裁裁决申请执行哪个法院管辖? 首先、国内仲裁裁决书属于其他法律文书的范畴。相关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6条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其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7条:“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
-
仲裁裁决书的执行与执行分别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仲裁裁决书的执行?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061、仲裁裁决书包括两种,一是商事仲裁,二是劳动仲裁。无论哪种仲裁裁决书,选择执行法院时,第一要选择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第二,选择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2、执行,又叫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刑事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