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判处死刑的刑法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5:44:37 278 人看过

故意杀人罪是我国乃至其他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处死刑呢,笔者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政策室的同志沟通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时,又实施杀人的。如抢劫中杀人的,强奸中杀人的。

2、出于恶意的报复,实施杀人的。这种行为主观恶意非常大。

3、犯罪对象特殊。如孕妇、残疾人、正在抢险人士。

4、多次杀人的。

5、组织杀人、雇凶杀人的。

6、教唆未成年人杀人的。

7、从后果上看,造成多人死亡的,或多人严重残疾的。

但也有些情况不宜判处死刑:主要有:

1、因为婚姻、土地、邻里、劳动纠纷引起的杀人事件。

2、有其他法定情节的。如未成年、孕妇、盲聋哑、自首、立功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0: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死刑犯故意杀人行为的法律定义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1、为了财富、奸淫、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罪证、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与之相处的亲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特定对象,造成强烈的社会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杀人,如多人死亡,导致受害者亲属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故意杀人罪死刑规定:我国死刑适用的政策是严格限制死刑,坚持少杀、慎杀。《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1999.10.27法[1999]217号)指出:“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故意杀人犯
    2023-07-12
    384人看过
  • 杀人造成故意死亡会被判死刑吗?
    故意杀人的,有下列情况时,对行为人会判处死刑:1、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2、犯罪情节特别恶劣;3、犯罪分子罪行极其严重等应当判处死刑的情形。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一、死刑立即执行不适用于什么情形死刑立即执行不适用于下列情形:1、罪当判处死刑的,但考虑到被告人有自首、立功、未遂、从犯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不立即执行;2、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被告人作案时的年龄、智力和身体状况等自身因素,可不立即执行;3、罪当判处死刑,但考虑到案件是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激化造成的,可不立即执行;4、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二、对判决死刑的案件应该由什么法院进行核准对判决死刑
    2023-06-21
    175人看过
  • 杀人一定判死刑吗,故意杀人罪要怎么赔偿
    一、杀人一定要判死刑吗杀人要判死刑吗?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回答,应该分情况对待。杀人这一行为,根据主观方面可以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1、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座谈会纪要,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的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总之,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也
    2023-02-17
    469人看过
  •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故意杀人
    《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量刑为:行为人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一、蓄意谋杀判多少年故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主要指以下情形:(1)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满,其行为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并私自处死;(2)激情杀人,即没有故意杀人,但在受害者的刺激和挑逗下,他失去了理智和控制,杀死了他人;(3)受委托杀人,即根据被害人的请求,自愿帮助其自杀;(4)帮助他人自杀;(5)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面部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杀死亲生婴儿。但是,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发现自己生的是女儿而溺水,主观动机极其卑劣,就
    2023-02-04
    305人看过
  • 未杀死算不算故意杀人,如何定刑
    同样算故意杀人,只不过是未遂,以故意杀人未遂定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故意杀人未遂如何认定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未遂有很多种,包括:(1)对象不能犯:比如A预谋杀B,深夜看见B趟在床上便一刀刺过去,发现原来是枕头。这时被逮到了。这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得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A用木棒子不停打B的要害想要致B与死地,但是怎么打也打不死。也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还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A迷信认为扎个小人能害死B,于是天天听扎小人诅咒B,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犯罪。(3)客观不能犯
    2023-02-27
    107人看过
  • 何时可以对故意杀人罪犯判处死刑?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1、为了财富、奸淫、报复正义行为、毁灭犯罪证据、杀害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其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与之相处的亲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特定对象,造成强烈的社会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杀人,如多人死亡,导致受害者亲属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什么意思?死刑缓期执行,指的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死缓制度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死刑的实际执行,二是预防犯罪,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由于死缓制度是以罪犯应当判处死刑为前提,也就是说,行为人所犯罪行相当严重,国家予以最严厉的否定评价,故具有相当的威慑力,具有一般预防的功能。同时死缓制度是附条件的不执行死刑,也即保留了执行死刑的可能性,这就促使犯罪分子必须改恶从善,从而达到特殊预
    2023-07-05
    216人看过
  • 判定故意杀人罪刑期的司法实践
    故意杀人的判刑如下:1、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故意杀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故意杀人是最为严重的暴力犯罪。犯罪预备故意杀人判多久按照《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进行处罚。比对条款为“故意杀人罪”。《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
    2023-07-08
    443人看过
  • 是否可以判处死刑来犯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可以判死刑。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死刑有哪些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12
    246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判刑标准是什么,会判死刑吗?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如:(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2、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
    2023-02-18
    97人看过
  • 受人指使故意杀人会判死刑么
    主要看犯罪恶劣程度,案后认罪态度等因素。(1)对于故意杀人罪,如果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情节恶劣,对于主犯,一般会判处最高的刑罚,即死刑,一般并不因为受人指使而减轻处罚。(2)是否有立功、自首的情节。如有一般的立功或者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如果有以上情节,一般不会判处死刑,除非罪大恶极,社会危害性极大,民愤极大,在当地的影响非常大。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故意杀人罪死刑的适用是针对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24
    64人看过
  • 能否定罪为故意杀人罪并处以死刑?
    故意杀人可以判死刑。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死刑有哪些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12
    453人看过
  • 2021年故意杀人案件中死刑的相关规定
    一般理解,严重的故意杀人罪,要判处死刑。司法实践中多表现为: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为毁灭罪证杀人的;劫掠财物,图财害命杀人的;因歼情杀人的;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的;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或以其他方法将尸体销毁的;杀死多人的,此处多人,指2人及以上;极度狂妄,在特定场合杀人的,如在会议过程中,故意杀人等;多次故意杀人的,此处多次,指2次及以上;杀死孕妇的;故意杀人后抗拒抓捕造成新的犯罪或严重后果的;因被害人的死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杀害社会活动人士、科学家等知名人士的,如杀害外
    2023-07-07
    447人看过
  • 判定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刑期是否有法定规定?
    间接故意杀人也分具体的情节,不严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则赔偿损失;情节严重造成财产损失的并伴有擦伤等皮外伤的,被判拘留或3-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非常严重造成死亡的,依照法律规定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不论情节严重与否都会受到刑事处罚,所以一定要避免出现此类事件。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主要区别(一)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二)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三)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2023-07-01
    79人看过
  • 安徽3死3伤杀人案,故意杀人判刑标准
    11月12日,安徽蚌埠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致3人死亡,3人受伤。经警方侦查,该村村民陈某作案后出逃。案发后,当地警方正全力抓捕嫌疑人,同时向社会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一、故意杀人罪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2023-03-16
    31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判死刑吗?判刑规定是如何的呢?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7
      要看许多其他因素,如杀人的手段,场合,杀人的原因,等等。详细如下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
    • 故意杀人罪怎么判刑,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 故意杀人罪会判处死刑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8
      根据刑法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一锤定罪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 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
    • 法律怎样规定故意杀人不得判死刑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28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若其具有悔罪态度、且犯罪情节不严重的,一般可以不判死刑。犯罪分子若为未成年人、怀孕妇女或者七十五周岁的老人,一般也不会被判死刑。《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且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也不适用死刑。
    • 故意杀人罪能判缓刑吗故意杀人会判死刑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14
      故意杀人罪不能判缓刑,缓刑只能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杀人罪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不一定会判死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杀人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什么情形下故意杀人罪可以判处死刑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22
      一、故意杀人判处死刑的情形故意杀人罪是我国乃至其他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处死刑呢,笔者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政策室的同志沟通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时,又实施杀人的。如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