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不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9 14:41:49 292 人看过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健身房交了定金能退吗

不能。定金具有合同履行的保证性,对于违约者具有惩罚的作用。定金是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方先行支付给对方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合同中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生效。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散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21: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债务人相关文章
  • 如何遵守劳动合同签订时间规定?
    劳动合同签订时间规定是这样的: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中工作时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劳动法中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
    2023-07-08
    363人看过
  • 辞职时应该遵守的劳动合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
    2023-07-04
    51人看过
  • 遵守合同规定
    仲裁机构
    合同的实际履行又称实物履行原则,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标的去履行自己义务的原则。实际履行,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依据合同的规定继续履行的补救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实际履行是一种合理的补救方法,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做出实际履行的判决。协助履行合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其债务的履行原则。合同的履行,只有债务人的给付行为,没有债权人的受领给付,合同的内容仍难实现。不仅如此,在建筑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提供服务合同等场合,债务人实施给付行为也需要债权人的积极配合,否则,合同的内容也难以实现。因此,履行合同,不仅是债务人的事,也是债权人的事,协助履行往往是债权人的义务。只有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合同才会得到适当履行。协作履行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
    2023-07-10
    390人看过
  • 必须遵守哪些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规定
    一、必须遵守哪些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律规定1.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2.用人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具体有什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
    2023-09-12
    425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守规定
    用人单位不能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人是: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且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或者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疑似职业病人;2.患职业病或受工伤且至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3.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患病或非因公负伤的职工4.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5.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6.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情形的职工。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有哪些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6
    2023-07-19
    413人看过
  •  个体户是否遵守劳动法规?
    根据劳动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需要满足以下三种情况才能建立劳动关系:首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其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制定各项劳动规章制度,并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还需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最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根据劳动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需要满足以下三种情况才能建立劳动关系:首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其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制定各项劳动规章制度,并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还需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最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 动 关 系 建 立 条 件 : 哪 些 情 况 可 以 建 立 劳 动 关 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
    2023-09-06
    394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这些规定,跳槽者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上述协商终止、提前通知终止和无条件终止的条件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跳槽者未能按照《劳动条例》中规定的条件终止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他将在其他单位工作,并给原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赔偿办法》第四条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工人应赔偿的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如果双方另有约定,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用应按照协议处理对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操作和工作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补偿费用“在与原雇主终止劳动合同时,最常见的争议是培训费用问题。”1995年10月10日劳动部关于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的批复合同中明确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投资于员工的各项技术培训,员工提出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如果在试用期内,雇主不得要求雇员支付培训费。
    2023-05-07
    302人看过
  • 劳务合同需要遵守规章制度吗
    一、劳务合同需要遵守规章制度吗自雇佣关系建立之日起,如果用人单位满一年后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我们将视为双方已经达成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协议。对于尚未签署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最高为11个月的双倍工资作为补偿。若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前往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以寻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金。如有必要,您还可以向当地的工会组织或司法行政机关申请法律援助。《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劳务合同到期可以直接辞职吗,需不需要交辞职报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劳务合同届满而未续约,则雇员无须事先告知
    2024-07-29
    473人看过
  • 为什么一些公司不遵守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原因可能就是想逃避为劳动者缴纳各种保险、和劳动者发生争议时致使劳动者没有依据、可以随时辞退劳动者等相关考虑。但是根据法律规定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是需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不签劳动合同的公司是什么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公司属于违法的公司,因为其行为违反了《劳动法》。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的,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存在违法、胁迫的行为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离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如果存在劳动纠纷的,可以向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可以收集与用人单位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2023-07-11
    438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署后,公司未能遵守法律吗?
    不合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一式两份,但是公司就是扣留着不给应该属于员工的那份合同,员工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反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公司签了劳动合同没有给员工怎么办1、用人单位不把劳动合同给劳动者的,要承担赔偿责任。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和第八十一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
    2023-07-07
    235人看过
  • 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遵守什么规定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遵守什么规定实践中,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劳动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直接涉及劳动合同的效力,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得失和权益的保护,容易引起纷争。劳动合同解除包括三种: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的意志行为,并不以对方的意志为转移,单方解除不当,就会损害对方利益,破坏合同的效力和尊严。所以,《劳动合同法》除明确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还另外规定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从上述规定来看,应该说《劳动合同法》充分考虑了劳动者的弱者地位,对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比较宽松。二、如何仲裁解
    2023-07-03
    460人看过
  • 健身房合同规定不予退款是否合法
    不合法。健身房应按照实际履行的情况要求退款。健身房年卡应该是让消费者某段时间之内,到健身房健身。假设消费者办卡,是从1月1日到12月31日,那么这整个期间都可以去健身房。如果消费者中途反悔了,比如6月份就觉得坚持不下去不想练了,是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款的,健身房应该退还后半年的费用,当然健身房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扣除一定的违约金,但终归是要退,不可以强买强卖余下半年的健身服务。一、法人成了老赖,营业执照会怎么样如果公司法人成为失信人的话,首先对于其个人的影响就是非常严重的。1、不得履行为其单位办理财产抵押、转让及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职务行为;2、不得以公款在宾馆、饭店、酒楼、歌舞厅、西餐厅、夜总会、桑拿浴室、健身房、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场所消费,也不得批准其工作人员以公款进行上述消费;3、不得在单位报销乘坐出租车、火车卧铺、飞机、轮船四等以上舱位等交通费用;4、不得出国出境;5、不得向其工作人员发放
    2023-03-24
    462人看过
  • 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应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解除合同时当事人应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合同双方协商一签订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合同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一、合同如何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一方取得并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合同在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如果对方提出异议,则需要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定解除是指一方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并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行使法定解除权同样需要履行通知义务。此外,如果法律规定或者合同中约定了解除权的行使期限的,解除权应当在该期限内行使,期限届满不行使的,则解除权消灭。二、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解除的补充材料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或因不可抗力、对方逾期违约,或对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对方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落空的,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通知到对方时合同解除。对方有
    2023-04-02
    198人看过
  • 健身房合同上不给退不给转合法吗
    一、健身房合同上不给退不给转合法吗此定义违法。众多读者都非常关注关于健身卡退卡的问题,而这也涉及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就当前法律规定而言,关于健身卡不能退卡的约定并不属于商业经营中的免责条件,这是一种明显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与健身房之间所达成的服务合同并不被认定为特殊商品或是服务,因此应严格遵循“经营者有义务承担包括包换、包退等在内的全部责任”这样一项基本规则。而且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个人健康状况可能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对于这类条约的性质,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必须强制执行的合同。消费者与健身房之间产生的健身服务合同具有极其重要的人身属性,显然它并非可以强制其持续履行的类型合同;至于健身卡是否应该退款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可打破的“定律”,即使在与健身房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标示了“无法退卡”、“一旦销售,费用便不再退还”等类似条款,这些条文实际上都应被
    2024-04-06
    218人看过
换一批
#债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务人
    词条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债务人
    相关咨询
    • 健身房带健身器材劳动合同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29
      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聘用乙方为试用期员工,试用期_______个月,自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经双方平等协商,现就试用期间的有关事项订立以下条款,以共同遵守。 一、乙方的岗位(工种)为:____
    •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必须遵守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1
      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 大健身房签劳动合同必须签订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5
      首先,大健身房签劳动合同也是必须要签订的。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
    • 光明眼镜厂不遵守劳动法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1
      光明眼镜厂必须遵循《劳动法》,违法的可以投诉,权利被侵害的可以申请仲裁。根据《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凡是我国境内的企业,均适用于《劳动法》,违法的,任何人均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劳动监察应当予以查处;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任何组织或
    • 企业应该怎样遵守劳动合同法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2
      1、以内部沟通调解为主,尽可能在公司内部解决。在公司内部确实不能达成一致,即使到了仲裁部门也是本着先调解、后仲裁、最后再裁决的原则,尽量不扩大影响面。 2、强化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是国家走向法治、社会不断进步的具体体现,企业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事,同时也要充分的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不断改善劳动关系。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要与时俱进,适时改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