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09:23:55
288 人看过
刑法第24条第2款修改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经验,在对中止犯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犯罪分子中止犯罪而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尤其是预备阶段的中止,社会危害性比较小,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免除处罚。
(2)犯罪分子虽然中止了犯罪,但已造成损害的,应当根据损害大小等具体情节予以减轻处罚,尤其是实行阶段的中止,有时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甚至是较大的损害以后而中止犯罪的,对于这种中止犯不宜免除处罚,而应减轻处罚。
(3)在对中止犯处罚时,除看其客观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以外,还应看其中止犯罪的动机。中止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它虽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但在处罚时应加以考虑。常见的中止犯罪的动机有以下这些:衷心悔悟、畏惧惩罚、怜悯被害人、别人规劝等。显然,出于本人的衷心悔悟而中止犯罪与在被害人的苦苦哀求下而中止犯罪是不能等量齐观的。所以,应把中止犯罪的动机作为对中止犯处罚时考虑的一个因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探讨:刑事责任在犯罪中止中的认定
393人看过
-
中止犯刑期如何确定
420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中的损害如何确定?
338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中止?中止犯是否负刑事责任?
444人看过
-
如何确定责任事故罪的刑罚
409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中止”与“中止犯”,中止犯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
29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
词条
#犯罪中止
最新文章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怎么确定,应该如何处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06法律分析 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也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
犯罪中止罪怎么确定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22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停止形态。中止犯罪是犯罪行为未完成的形态之一,其特征是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2、中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自动地去做的。如果是因为意志之处的原因,而不得不中止的,则是未遂犯。3、中止犯罪的行为必须是彻底、永久的,而不是暂时的。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千万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中止犯有刑事责任吗?中止犯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8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没有造成损害是指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结果;造成损害是指造成了一定危害结果,但没有造成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我们认为,对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来自三个方面:(1)从客观方面说,行为人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使得犯罪结果没有发生(相当于违法性减少说)。(2)从主观方面说,行为
-
犯罪中止中的损害如何确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般来说只要是受伤便是遭受到了损害,受损害的程度可以通过伤残鉴定得知并且以此量刑。 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
中止犯罪还犯什么刑事责任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11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