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约定违约金,又交付定金的,可以选择其一,但只能选一个,不可以要求双重赔偿。定金与违约金有几点不同:(1)违约金是以违约为生效要件的,不需要预先给付,而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才进行给付;而定金是以预先给付为条件的,定金交付之日起定金条款即生效。(2)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该约定支付违约金;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的,则要按照“定金罚款”来处理。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3)数额规定不同。约定的违约金以实际损失为基准,但对于占总价款的比例没有规定,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而对于定金,和实际损失没有关系,只是规定不能高于总金额的百分之二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民法典定金罚则能否与违约金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定金罚则与违约金不能并用,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八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
定金与违约金竞合时如何处理
264人看过
-
定金与违约金的赔偿规定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
164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如何违约定金罚则
395人看过
-
权威解读:如何确定竞业合同违约金?
204人看过
-
违约金与定金竞合时的选择
224人看过
-
民法典违约如何适用定金罚则
473人看过
定金是在合同订立房屋租赁定金纠纷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根据民法的有关理论,定金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定金具有从属性。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合... 更多>
-
竞合定金与违约金应怎么确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18既约定违约金,又交付定金的,可以选择其一,但只能选一个,不可以要求双重赔偿。 定金与违约金有几点不同: (1)违约金是以违约为生效要件的,不需要预先给付,而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才进行给付;而定金是以预先给付为条件的,定金交付之日起定金条款即生效。 (2)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该约定支付违约金;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的,则要按照“定金罚款”来处理。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
-
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违约金应如何确定, 如何确定合同违约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7一、什么是合同中的违约金?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是债的担保的一种,也是对违约的一种经济制裁。违约金的设立,是为了保证债的履行,即使对方没有遭受任何财产损失,也要按法律或合同的规定给付违约金。二、合同违约金应如何确定?1、违约金的支付应体现合理性。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低于违反合同所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仲裁机构或者法院予以
-
民法典明确要求如何认定买卖合同的违约金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31、在买卖合同中,支付价款是买受人的主给付义务,买受人拒绝支付价款,构成拒绝履行,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买受人虽未拒绝支付价款,但其逾期履行,同样构成违约,在合同约定了违约金的情况下,应承担逾期付款违约金责任。因此,逾期付款违约金与价款支付期限关系紧密,逾期付款违约金是买受人在付款期限届满时未履行付款义务的法律后果之一,付款期限决定了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起算点。付款期限截止之日的次日,逾期付款违约金开
-
违约金与定金竞合应该怎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01既约定违约金,又交付的,可以选择其一,但只能选一个,不可以要求双重赔偿。定金与违约金有几点不同: (1)违约金是以违约为生效要件的,不需要预先给付,而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才进行给付;而定金是以预先给付为条件的,定金交付之日起定金条款即生效。 (2)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该约定支付违约金;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的,则要按照“定金罚款”来处理。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
-
民法典约定30% 的违约金该如何认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4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可以认定为违约金约定过高。违约金约定过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进行适当减少。对于过高违约金的法律干预,应确立以不主动干预为原则,以为国家及社会公益目的而主动干预为例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