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不宜分割如何办
遗产不宜分割的话,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二、遗产继承纠纷如何办
解决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调解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民法典》第1132条规定: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父母遗产如何分配
对于父母的遗产,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对于遗产应当是均等分割,继承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均等分割。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n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
如何进行遗产继承不宜分割的不动产
364人看过
-
怎么处理不宜分割的遗产?
183人看过
-
遗产不宜分割的处理办法有哪些?
93人看过
-
遗产的不宜分割原则有哪些
419人看过
-
不宜分割的不动产作为遗产继承有哪几种分割方式
87人看过
-
如何分割不宜分割夫妻共有的房屋
421人看过
-
遗产不宜分割怎么办,怎么规定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19遗产不宜分割的话,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
遗产的分割法有哪几种不宜分割的不动产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14一、变价分割,即先将楼房变卖换取价金,再由各继承人按照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比例,对价金进行分配; 二、补偿分割,对不宜分割的遗产,如果继承人中有一人或者数人愿意取得该遗产,则由他们继承该遗产的所有权,然后按照遗产的价值拿出现金来分别补偿给其他继承人与继承份额相应的价金; 三、保留共有的分割,遗产继承人一致同意保留不动产遗产的原貌不予分割,则可以按照各继承人所该占有的遗产份额,对不动产享有相应的权利和
-
2022年不宜分割的玉镯等遗产如何进行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3折价或者共有。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因此,对于不宜分割的玉镯等遗产,可以采取由一位继承人所有,给予其他继承人补偿,或者可以由所有继承人共有等方法处理。
-
婚后如何分割遗产离婚时如何分割遗产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06夫妻婚后遗产离婚时的分割:首先要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分配。法院一般按照照照顾子女、妇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如为个人财产,则归个人所有。
-
不宜分割的房产离婚如何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17(1)住房为共同财产的,按照一般共同财产分割,如不宜分割使用,可根据双方住房情况,本着照顾子女、女方利益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分给一方所有,分得住房的一方可参考房屋评估价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必要时也可以采取竞价的方式解决。 (2)住房为一方所有,离婚时住房一般仍归该所有人。如另一方离婚后确实无房,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允许其暂住;也可判决无房一方另外租房居住,若经济确有困难,享有房屋产权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