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处理方式有四种:
1、遗嘱继承;
2、遗赠;
3、遗赠抚养协议;
4、法定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送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死亡后遗产处理方式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创新居住理念建设文化小区
206人看过
-
领会现代许可理念,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175人看过
-
弹性工作时间:太阳公司的创新理念
321人看过
-
创新:实现“十二五”科学发展的时代理念
486人看过
-
遗产继承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31人看过
-
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新理念
435人看过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 更多>
-
植物新品种权理念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021、植物新品种权,是工业产权的一种类型,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2、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拥有植物新品种权。
-
成都户口本科以上创业理念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6成都户口本科以上是成都鼓励大学生来蓉创业,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于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最开放包容和最最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
-
关于遗产处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31继承开始后有遗赠抚养协议的,首先按照遗赠抚养协议处理遗产;没有的按照遗嘱处理遗产;也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遗产。法定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遗产处理时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4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可知其诉讼时效的计算不是继承开始的时间(继承自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而是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继承权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另外,继承权为期待权,所以如果要放弃继承继承权,该意思应该在继承开始后表示;在继承开始前作弃权意思表示的,不生效力 继承开始后,放弃继
-
遗产另案处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91、另案处理,指的是另外提起析产诉讼,当事人指的是共有财产的共有人。 2、我国法律规定的是自动继承制度,即遗产人去世后,其法定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即视为继承,如果当时没有分割遗产,则20年后仍可要求分割遗产,但这是严格来说,不是继承纠纷,而是分割共同财产的纠纷,换句话说,当遗产人去世时,遗产就成为其法定继承人的共同财产。就算是过了20年,共同所有人仍然可以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因为法律对共同财产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