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对提交的刑事附带民事诉状不受理。理由是,诈骗罪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诈骗案等经济犯罪案件,受害人追回损失的财务是经过如下程序:第一,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察、预审、提起公诉前的阶段进行追赃;第二,在法院立案后法院审理前再让被告退赔。但如果追赃不成,受害人往往自认倒霉,因为根据上述规定受害人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再另行提起民事索赔,还要先交诉讼费,而被告人刑满释放后,是否能赔偿还是未知数。
一、如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限制。依据法律规定,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
(2)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被害人是个人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公诉案件中,也可以在侦查起诉阶段通过侦查机关和起诉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提起赔偿请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已经收录在案的,在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应该受理。
(3)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写清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详细经过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当事人情况指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证据,指当事人自认为可以争取胜诉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其他证据。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选择适用技巧:各有利弊,应综合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有些情况下,交通事故涉嫌刑事犯罪。比如交通事故中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肇事者不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或其家属就应该考虑是否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三个好处:一是不用预交诉讼费,二是案件处理相对比较及时,三是肇事者为了减轻刑事处罚,往往会积极赔偿。注意一点的是,在司法实践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也就是精神损失)的,法院一般不会支持;
-
刑事诈骗免除还款责任
283人看过
-
解决赔偿后,个人诈骗是否能免除刑事责任?
361人看过
-
判刑是否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341人看过
-
赔偿能否免除交通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453人看过
-
犯诈骗罪要还钱能不能免得刑事责任
79人看过
-
公司诈骗:刑事责任是否可以免除?
312人看过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1、赔偿发生的原因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民事赔偿由民事侵权行为引起。 2、赔偿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抽象的国家;而民事赔偿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民事违法行为人,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一致。 3、赔偿... 更多>
-
诈骗罪自首会不会免除刑事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8我国刑法设有诈骗罪,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是免除处罚。 相关规定: 《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
-
犯诈骗罪要还钱能不能免得刑事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05诈骗罪不一定会被判刑。应当分为具体案件和免除起诉的条件。如果近亲属原谅,也可以免除刑事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免除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2不是。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没有规定老年人犯罪就可以免去刑事责任,所以,老年人犯罪该负的刑事责任还是要负的。
-
诈骗罪能不能赔偿民事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8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不接受诈骗罪中受害者提交的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原因是诈骗罪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犯罪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规定》,只有因人身权利被犯罪侵犯或者财产被犯罪分子破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诈骗罪中,被骗的钱不属于上
-
重度抑郁能免除刑事责任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0如果确定作案时是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法院可以酌情减轻或者从轻处罚。但重度抑郁症患者是有一定自知力的,所以不能完全免除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上述刑法规定可以看出,对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进行刑事处罚,既不同于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于完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