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怎么算
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的计算方式依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而定,具体如下:
1.对于五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五级30个月、六级25个月,依此类推至十级2个月。
2.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其标准与医疗补助金相同。这两项补助金均按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3.对于特定情况下(如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工伤职工,其就业补助金会按周年递减,直至退休时不再享受。
二、医疗及伤残补助金与工龄关系
1.医疗及伤残补助金与工龄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其计算主要依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工龄,即职工的工作年限,虽然可能影响其他类型的福利待遇(如退休金),但在计算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时,并不作为考虑因素。
因此,无论工龄长短,只要符合相应的伤残等级和劳动关系状态,工伤职工均可按照统一标准享受相应的补助金。
三、已退休是否享受医疗伤残补助
对于已退休的工伤职工,是否享受医疗伤残补助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规定,若工伤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且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后,将不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这是因为,退休后的工伤职工已转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其医疗费用和生活保障已通过养老金制度得到保障。
-
计算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补偿金额公式
484人看过
-
工伤十级可以拿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吗
460人看过
-
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与经济补偿可兼得工伤赔偿
460人看过
-
如何计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法律依据详解
334人看过
-
医疗补助金与伤残补助金区别
229人看过
-
昆山工伤的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在辞职后多久能拿到?
263人看过
-
十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生活补助怎么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4通常由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出具意见,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根据福建省的标准,按照当地最后一次公布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劳动关系时年龄之差以及解除劳动关系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十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都是:本人工资X7=4、如果解除劳动关系:每满一年发给01、医疗待遇,单位需按当地标准支付护理费:本人工资X停工留薪期月数=3、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
-
只赔偿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4《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伤赔偿除了就业补助金外,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等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13工伤赔偿中,除与工资有关外,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也可以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调整,所有和地域有很大的关系,无法具体计算。(打12333试试)以四川省九级工伤赔偿为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9个月,证明受伤前12个月实际收入就按照12个月的平均数计算;不能证明就按照受伤前12个月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平均数计算!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10个月,按照统筹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一次性医疗
-
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经济补偿金,伤残补助金,是多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6《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怎么给付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的区别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8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这个需要到劳动局领取一次性待遇审批表填写并请公司签字盖章,然后配合你治疗期间的所有票据和认定工伤、鉴定工伤后的各种证书,到劳动局找工伤赔偿窗口申请领取。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由公司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是前提条件是领取了公司支付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并出示公司开具的领取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的凭证、离职证明等材料才能申请领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