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网上发布他人信息侵犯什么罪
倘若网络平台上出现了虚构的危险情况、疫情状况、自然灾害现象以及警方通缉令等信息,行为人可能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旨在虚构险情、疫情、灾害或警情等情形,并通过网络或其它媒介进行传播,同时也包括明知是不明真相而仍然故意在网络及其他媒体上散布这些虚假信息的行为,若影响和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其结果较为恶劣,甚至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那么嫌疑人就有可能面临着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在网上发布信息说能办信用卡是真的吗你可以帮我推荐一下吗
信用卡逾期还款要负什么法律责任,要根据欠款金额和欠款时间来分析:
1、如果欠款金额达万元以上,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同时仍要承担民事还款责任。
2、如不符合上述情形的,则欠款人负有偿还欠款的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信用卡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罪】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在网上发布他人信息侵犯什么罪”,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n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n(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n(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n(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n(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
网上发布他人照片是否侵犯他人权益
159人看过
-
在互联网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256人看过
-
发布卖淫信息在微信上是否犯罪?
398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公布他人被拘留的信息
310人看过
-
在网站发布犯罪信息100条的怎么处理
408人看过
-
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在论坛上发布怎么办
192人看过
-
如何在网上发布犯罪信息?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1、可以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发布、提供他人个人信息多少条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若个人出售个人信息达到50条以上,则可被判定为违法行为并立案调查。而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他人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以及个人财产状况等个人敏感信息超过50条者,同样被视为触犯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即“情节严重”。 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该信息的主体必须是自然人;其次,该信息与自然人主体之间存在密切的利益关联,例如涉及个人尊严、社会生存
-
未经允许擅自在网络上发布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0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