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眼下隐私权的保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09:42:29 223 人看过

随着监控设施的普及,在降低犯罪率、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制造着新的不安——作为人身权重要权项的隐私权,正受到威胁。视频监控导致了公共安全利益和个人隐私利益的冲突,而解决的办法在哪里呢?

法律界认为,解决隐私侵犯问题需要依靠法律条文和社会的人性道德准则。但实际上,法律对视频监控这方面有足够的明文规定吗?

谁来监管监控人员、哪里应该安装视频监控、哪些地方不可以安装、人们如何知道是否身处在监控范围内、视频的保存以及以后的用途去向等等,都没有相关的法律明文规定。目前,我国的安装摄像头基本处于缺乏管理的状态,给人的感觉是谁都可以装,甚至是想装在哪儿就装在哪儿。

另外,社会的人性道德准则,依赖于大众对隐私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假想一下,如果我们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将隐私权作为人身权重要权项来行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对个人隐私的尊重度,偷窥、偷拍、窃听、恶意的视频爆光、随意的安装摄像头等事件还会猖狂下去吗?

视频监控,是人们让渡一部分私权利来维护社会整体的治安。而公权力必须恪守谨慎和规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的私权利不受影响。

一位行内人士的话颇具代表意义:一种新技术的问世,都有可能为新的侵权行为带来方便,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排斥和拒绝新技术的运用,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给新技术的运用制定一套合理的运作规范。

笔者认为,要最大化地发挥视频监控的作用,减少摄像头的数量与加大公民隐私权保护力度间这一对矛盾,除了人们需对自我隐私权意识的加强、社会对个人隐私权意识的提高外,我国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完善视频监控的工作制度。

例如,应该在安装摄像头的地段注明标记,提醒市民注意自己的行为,这样可以保证市民的知情权,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隐私曝光的可能性。

另外,公众场合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统一在公安部门备案。图像的调取,必须确保合法使用。使用人员不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对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必须采取保密措施。

目前,视频监控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发展中,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正向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真实版《窃听风云》——监听软件在生活中已经可以被运用,而移动侦测、入侵检测、目标跟踪等都将逐渐向生活靠近。

有人预测,未来的世界将进入到数字化的全新时代,看来,加强视频监控的规范化,解决视频监控下公众利益与个人隐私的冲突势在必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16: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存在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意识不强。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主要表现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知道哪些信息是可以被保护、应该被保护或者必须被保护的,他们不清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限;消费者提交的信息具有随意性,没有意识到提交某些信息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比如MSN账号、个人手机信息、联系方式等都随意地就提交了;不善于利用已有的保护措施,很多时候,网站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保护措施,例如消费者提交信息时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看到”、“只对好友公开”或“对所有人公开”,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多时候只是依据默认选项,这很可能将对个人权益造成伤害。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技术存在不足。现在的网络安全保护技术越来越先进了,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信息加密技术、安全认证技术、防病毒系统等,这些技术或方法在很大
    2023-05-01
    115人看过
  • 电子家长:监护权和隐私权如何权衡
    新闻回放:近来,一种专门管理青少年使用电脑及上网的监控软件电子家长在广州一些家庭中流行起来。通过这套由教育部、广州市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委等部门要求学校推荐家长使用的软件,不但可以过滤不健康的网站,家长还可看到孩子的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等。赞成让家长履行好监护权电子家长除了过滤网络中的色情、暴力内容外,最奇特的功能是能使家长看到孩子的上网记录,了解孩子网上的交往对象,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等。这无疑使家长对孩子上网情况了解得更全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上网,避免孩子与不良的人交往变坏,或沉醉于虚无的网恋。另外,青少年学生心理、生理发育尚不成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慢慢学坏。而且两代人的代沟很难消除,父母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想什么,教育和引导就不知从何入手。现在好了,通过电子家长的强大功能,家长可以暗地里了解到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可以及时阻止一些孩子不良的发展苗头
    2023-06-05
    364人看过
  • 人造隐私不享有隐私权的保护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自己看上去美一点无可厚非。但美不同于“美丽”或“漂亮”,它应该是一种可以被感知的存在。如果说内在美可以通过教养后天提升的话,外在美则受制于相貌、身材、年龄等身体条件,难以通过自身的后天努力而超越。在内在美难以被感知的情况下,时下人们所看到的选美活动,大多迎合了公众对参赛选手外在条件的简单要求。所以各式各样的“选美”比赛,其实不是在选“美”,而是按照男性的眼光“选美女”、“选美人”或“选漂亮女人”而已。在我看来,即使组委会大赛章程中没有禁止所谓“人造美女”参赛的限制性规定,选手们所能做的,除了服饰和化妆等方面的刻意设计外,也不应在身体零件上有更大的作为。约定俗成的看法是,“人造美女”的概念应局限在寻常人已经认可的诸如牙齿修补、祛除瘢痕或双眼皮手术之类的小修小补,不应包括那种以参赛为目的孤注一掷,悍然在自己身上大兴土木的极端例子。假如本次大赛的内容是整容医疗技术,为杨-媛施
    2023-05-05
    117人看过
  • 隐私权和信息时代的隐私保护
    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尔。D.沃伦和路*斯。D.**迪斯在当年《哈佛法学评论》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的论文,这标志着隐私权理论的诞生②。此后,关于隐私权的法理研究和立法活动很快在美国等国家发展起来。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方面显得不尽如人意。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甚至没有进入《民法典》中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推广,关于隐私权的新的法律问题不断出现。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也不再仅仅是保障公民基本人身权利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而且与一些信息时代的重要行业(如电子商务、银行业、保险业等需要搜集大量用户信息的服务行业)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为法律在保护隐私权和保证信息自由流通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所以始终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待隐私和隐私权。在形式上,本文首先对隐私和隐私权做一点必要的分析;再反思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具体现
    2023-05-05
    126人看过
  • 法律隐私权的保护
    (一)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人身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民主权利自由、私生活自由以及婚姻自由、通信自由等等,这些都囊括了隐私权的内容。(二)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4.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三)民事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那些触犯法律规定的借贷合同,是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的。由于裸条借贷
    2023-02-19
    132人看过
  •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它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看新闻、发邮件甚至炒股票、买东西。可以说,信息时代的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但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说得好,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哪一样东西是绝对完美的,当然网络也不例外。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苦恼。网络上的隐私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就是其中一例。一、网络隐私侵权网络隐私权和立法与否在近几年被炒得沸沸扬扬,实在是因为网络的安全性令人堪忧。因特网上的匿名攻击,诽谤,盗窃等问题屡见不鲜。据报道,1998年一美国少女无故频频受电话骚扰,被要求提供性服务,后经警方查实,原来是其追求者求爱不成,遂于一因特网网址上公开其个人的详细资料,并登出色情服务的广告;今年初,日本樱花银行称,电脑黑客通过互联网窃取了它的2万名客户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以及生日等信息,而且它已进一
    2023-04-24
    272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小区“电子眼”是否侵犯隐私权?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3
      在公共场合,个人必然是一个社会人,个人有自己的隐私权,其他人则有着享受安全公共环境的权利。只要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其隐私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隐私权就必然要向公共利益妥协。此外,个人在公共场合的活动原本就应具有公开的性质。因此,小区安装“电子眼”,其目的是维护小区治安,保护公众的利益,并不构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民法通则》第一百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 房屋出租,电子眼是否侵犯小区隐私权
      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8
      只要小区电子眼的安装和监控位置是公共场所,通道就不侵犯隐私。下列行为可以属于侵犯隐私的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姓名、肖像、地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二、非法入侵.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控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拍摄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四、未经本人许可,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公布其财产状况。五、私下拆除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
    •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2
      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0
      我国的宪法没有对“隐私”加以明确界定,现有的关于隐私权的诉讼通常都是以侵害名誉权的方式进行诉讼。同时,“隐私”不同于“隐私权”,通常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或者说只关乎自己的利益的事情。而隐私权通常是自己的私人活动受到法律保护,传统意义上将隐私权规定为人格权。但是消费者的隐私,就会涉及到财产利益,带有明显的财产属性。
    • 如何保护隐私权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4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