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合同免责条款是指《保险法》规定的对保险人责任的免责条款,具体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违反告知义务
因投保人违反告知业务,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免除责任。《保险法》第16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保险合同终止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严重影响保险事故发生的,不退还保险费,保险合同终止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保险欺诈
由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欺诈而取消保险合同的责任免除。《保险法》第27条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谎称发生了没有保险事故的保险事故,并要求保险人赔偿或支付保险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退还保险费,保险人有权终止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责任。故意行为
投保人或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或保险金的支付责任。如果投保人已支付保险费超过两年,如果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或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保险人应将保单的现金价值退还给其他有权的受益人,受益人的受益权将丧失。自杀
保险法第65条规定,被保险人在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中自杀的,除本条第2款规定外,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如果被保险人自成立之日起两年后自杀,保险人应退还投保人根据保险单支付的保险费的现金价值,保险人可以根据合同支付保险金。《刑法》
保险法第66条明确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故意犯罪,导致自身残疾或死亡,保险人不承担支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缴纳保险费超过两年的,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人寿保险索赔注意事项(1)被保险人提出索赔时应携带所有必要的文件。申请伤残案件时需携带的文件包括:保险单、伤残鉴定表以及相关部门的证明文件;死亡索赔时,应携带:保险单、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等(2)索赔限制: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有权申请索赔,但是有一个特定的限制
这意味着,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后不申请索赔,索赔权将在限制期内自动消失
,《保险法》明确规定,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自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保险金的,丧失向保险人要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需要注意的是,在申请保险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条款中与索赔有关的事项。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保险公司或保险代理人
-
怎么预防人寿保险的欺诈
241人看过
-
购买新的人寿保险产品,防止误导的新措施
193人看过
-
保护工人权利的预防措施
205人看过
-
预防保险欺诈有什么措施
220人看过
-
婚姻财产保险和预防措施
159人看过
-
对指定的保险受益人有哪些预防措施
135人看过
人寿保险是人身保险的一种,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且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 人寿保险可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在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三大类中,按照市场的需求,设计办理各种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更多>
-
-
防范预防工程施工项目合同风险的措施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23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和防范。在合同签订前对法律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效防止纠纷发生。 1、承包人应当审查发包人的相关文件,比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招标文件,特殊工程的批准手续等。因为这些关系着合同的效力,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等。 2、履约能力的调查 (1)调查的必要性。合同双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对于合同能否顺利履行,工程能否顺利完工至关重要。如果发包方资金不到位,则承包方难以收
-
预防担保合同欺诈的措施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11、注意考察担保财产的真实性,合法性,考虑其变现性,按照规定办理法定的手续等,当事人设定担保物权,应当签订担保合同。 2、担保物权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时候,担保物权人享有的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去哪里。
-
怎样预防?有什么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7预防合同诈骗可以从参考以下几点: 1、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2、多方搜集信息。厂商们可以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搜集不熟悉的交易对象的各种信息,着重获取对方经济实力、履行能力方面的信息。 3、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虽然不法分子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较为隐蔽的合同诈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并非无迹可寻,这就需要商家们在交易过程中多几个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现象,例如几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货物时拖
-
预防毕业生风险有哪些具体措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2第一、保障毕业生在寻找工作阶段的权利与义务,约束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劳动合同的内容等。第二、保障用人单位能方便地直接从学校方面调出该毕业生真实的档案、资料。次乃令用人单位能够方便,清楚了解毕业生真实情况。第三,方便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第四,在规定期内确立就业关系,高校可以统计就业率。第五,用人单位可以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