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庭审原告证据不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5 09:03:15 458 人看过

一审证据不足法院应该作出无罪判决。在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的,经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调查收集。依职权调查收集后证据充分的,应当开庭审理,仍然缺乏证据的,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定驳回。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者裁定驳回。其理由首先是这类案件的自诉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案件的证据不足,它不属于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情况次是经自诉人申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并不等于“控审不分”、“侦审不分”,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行为不属于侦查行为,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行为。

一、民事诉讼申请调取证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申请调取证据作出了规定,对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材料,可以向法院申请调取。

相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一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二、刑事自诉和刑事诉讼区别

(一)案件来源不同。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而自诉案件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个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二)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的性质一般来说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案件一经起诉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进行审判,除公诉机关认为所指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和处以刑罚申请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准许撤回起诉外,人民法院必须依据审理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而自诉案件犯罪行为的性质多数不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小,因而,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对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三)审查程序不同。与庭审方式改革相适应,现行刑事诉讼法弱化了公诉案件进行庭前审查的实体内容,基本上实行程序性审查,即审查只要符合“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人民法院就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审查的主体是负责该案审理的审判组织成员;而自诉案件则应经二次审查,第一次是立案前的程序审查,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根据立、审分立的原则,审查的主体应是专门审查立案的人员。第二次审查是开庭前的实体审查,审查是否符合“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这一开庭审理的必备条件,符合开庭审理条件的应转到开庭审理程序,不符合开庭审理条件的,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起诉,审查的主体是负责该案审理的审判组织人员。

(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

1、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反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虽然有权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提出控告,但绝不能就案件事实本身对司法人员提出反诉;

2、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作为自诉人如果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决不服的,有权在法定上诉期内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享有独立的上诉权;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没有独立的上诉权,无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提出上诉,只能自收到判决书五日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抗诉。

(五)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是自诉人,居原告地位,而公诉案件中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居原告地位,被害人则处于证人地位。

(六)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不同。

1、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随时有权委托辩护人;

2、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七)举证责任不同。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规定为完全由自诉人承担,对于缺乏证据的自诉案件,人民法院有权限期自诉人补充证据,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调取和收集到必要的证据,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诉讼,或者裁定驳回诉讼;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只是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司法机关如实进行陈述和控告,至于收集和核对案件事实和证据以及查获犯罪嫌疑人是司法机关应尽的职责;被告人也没有证明自己有罪和无罪的责任,司法机关只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才能对被告人提起诉讼和处以刑罚,由此可见,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完全由公诉机关承担。

(八)刑罚处罚的轻重不同。自诉案件的刑罚处罚,一般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公诉案件的刑罚处罚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九)案件的可分性特点不同。自诉案件中的一个犯罪行为侵害了数个人的利益,受害人不只一人,而是数人,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任何一个受害人都有权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控诉,没有提起控诉的受害人,有权放弃诉讼。如果是数人共同对某一人实施某一犯罪行为,受害人有权对其中的一人或几人提起控诉,两种情形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形,受害人的控诉均应视为有效,不受限制;但公诉案件的情况恰恰相反,它具有一案不可分的特点,即一个被告人犯了数罪,或共同犯罪案件中的所有被告人,都必须一案审理,不能“一罪一审”或“一人一审”。

(十)审理期限的要求不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及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在上述期限内不能办结的,经省、直辖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审理期限可延长一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羁押的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延长审理期限的理由、批准或决定延长审理期限的机关及可延长的期限和公诉案件一致;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23: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庭前审查相关文章
  • 被告不出庭如何认定原告证据
    除特殊情况外,法官只对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核认定,这就排除了当事人日后提出其他证据来影响判决的可能。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采取实质审查的形式要较为合理一些。由于被告的缺席,庭审中的辩论程序和质证程序都变成单方面的,而被告又没有向法庭提供任何的材料,使得对于原告所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的大小都无从判断,只能通过法官运用自己的法律素养、审判经验和逻辑思维进行识别,假如此时只对原告所提供的证据材料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而不作实质上的判断,作出的判决难免有些草率。因此,当缺席的被告没有向法庭提交任何诉讼材料时,我们认为应当对原告所提供的证据材料采取实质性审查的方式进行审核认定。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缺席仅指当事人未到庭或者中途退庭,没有提交答辩状或者虽然到庭但不进行辩论并不构成缺席,不能适用缺席审理。之所以会出现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主要的原因有:1.知道自己肯定会败诉,因此不
    2023-06-14
    481人看过
  • 被告的证据原告在法庭上有吗
    这个是有的,因为会进行交换的。被告需要查看原告提供的证据,法院必须提供复印件。证据交换,就是将双方提交的证据交换给另一方当事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四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四项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届满后,通过组织证据交换、召集庭前会议等方式,作好审理前的准备。
    2023-01-21
    158人看过
  • 原告需向法庭提交的证据
    1、原告身份及户口性质的证据:身份证、户口本、小孩出生证、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证明、亲属关系证明书(居委会、村委会及派出所盖章,适用死亡案件)、亲属关系公证书(适用死亡案件)。2、证明被告身份的证据:被告工商登记资料、组织机构代码;行驶证;被告身份证、驾驶证。3、证明交通事故及保险情况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保险单(证)。4、原告伤情的证据:医药费发票、住院病历、出院证明书、疾病诊断证明书、司法鉴定书、鉴定费发票、丧葬费发票。5、误工费证据:单位扣发工资的证明、劳动合同及工资表、存折(含历史交易记录)、社保单、工作单位工商登记资料等。6、农村户口按城镇居民标准赔偿证据:居住证、居住辖区居委会及派出所出具的事故发生前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居住证明、劳动合同及工资表、存折(含历史交易记录)、社保单、工作单位工商登记资料等。7、被扶养人生活费证据:身份证、户口簿、小孩出生证、结婚证、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证明、
    2023-03-30
    109人看过
  • 原告找不到证据法院会怎样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原告拿不出证据的情形,其人民法院是可能判处被告无罪的,原告败诉。一、去法院起诉离婚要什么手续(一)第一阶段:起诉阶段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二)第二阶段:答辩阶段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三)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二、怎样举证当事人做好医疗纠纷的举证首先,患者(原告)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患者(原告)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
    2023-06-25
    450人看过
  • 法院要求原告提交证据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案件到检察原告可以申请诉讼吗可以。如果起诉将移送到法院。不起诉的释放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
    2023-07-16
    388人看过
  • 法院修改原告证据违法吗
    一、法院修改原告证据违法吗这是按照证据来源的不同,对证据的划分。1.原始证据,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或转抄的证据是原始证据,也即是案件的第一手材料。在刑事诉讼中,诸如作为物证的原物,作为书证的原件,证人目睹有关犯罪案件事实所作的证言等,一般都属于原始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如合同纠纷中的书面合同,订货合同中的样品,对案件事实亲自耳闻目睹的证人作的证言等。在行政诉讼中,亲眼目睹违法活动的证人证言,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的陈述,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现场检查笔录、罚没款收据,扣押物品清单等,都是原始证据。由于这种证据直接从案件事实发生中产生的,即来源原始出处的证据,因此,一般来说,这种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较大,对案件的证明作用也比较强。2.传来证据,凡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而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常见的传来证据有: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
    2023-03-07
    489人看过
  • 法院判决书足以认定破坏原告家庭能作为出轨证据吗
    一、法院判决书足以认定破坏原告家庭能作为出轨证据吗法庭在对婚内出轨进行举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评估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具体步骤:首先,考察证据的分类以及呈现方式,以确保其符合法定要求。这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字记录(例如,宣告忠诚的承诺书、声明悔悟的文书、致歉信等等)、音视频资料(如监控录像、照片)、电子数据(如手机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等多种类型;其次,在复杂多样的证据中,法庭将会严格审核相关证据的合法性及真实性,即这些证据必须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并且未经过任何篡改或者伪造。对于那些非法获取的证据(比如,通过侵犯他人隐私权获取的录像或照片),法庭很有可能不予采纳;再次,法庭将对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这就意味着所提交的证据必须能够直接证明对方确实存在婚内出轨的行为,而非仅仅是与案件相关的信息;最后,法庭还会对证据的充分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考量,这就意味着所提交
    2024-05-25
    396人看过
  • 法院审理需证据证明,证据不足难以定案
    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法院不会判。如果刑事案件,法院会认定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如果是民事案件,法院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只有该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充足、利害关系明确,法院才可以对此作出判决。因为法院的判决事关整个案件所牵涉人的利益,所以在作出判决前一定要谨慎,否则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起诉有什么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2023-07-11
    483人看过
  • 开庭前被告可以要求法院提供原告全部证据吗
    在审判活动中,被告人享有向法庭提出申请获取原告方提供证据的权利。针对涉及事实纠缠不清或是证据繁多的案件,人民法院有权安排诉讼双方在正式审理前相互公开出示或交换相关证据,并且将此过程的详细记录载入卷宗以备查考。《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2024-05-01
    345人看过
  • 法庭能否听取原告的新证据?
    原告提供新的证据可以在二审诉讼程序中,向法院提交。原告当庭递交补充证据,法庭会视情做出认定为证据、作为参考资料等决定。如果法官明确指定了举证期限,那么就要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如果是简易程序,可以当庭提交证据。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必须在指定期限内提交。当庭证据被采信,对方可对法官控告,违反法定程序交换证据,如果未在规定时间交换证据,对方失去了对证据的延判时间,既是法官同意,对方也不充许。专利侵权案件的原告应提供哪些证据以下主要证据,是专利侵权案件的原告应当提供的:一、其享有专利权的相关证明。例如,专利申请书、专利证书、本人身份证明等;二、侵权证据。例如,侵权前后,双方的订单对差比例、侵侵权产品的图像、影像、成分比例等;三、专利侵权案件的原告应当提供哪些主要证据的其他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
    2023-07-20
    345人看过
  • 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原告提交补充证据
    如果原告或第三人故意隐瞒相关情况或证据,或者是事后才发现相关情况或证据,或者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在行政处理过程中没有向行政机关提出相关理由或者证据,而在诉讼程序中提出,在这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考虑准许被告补充证据。行政诉讼原告的证据是否要给被告法院改革中,不少法院都实行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据交换可以由当事人申请,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证据交换的主持人是审判人员,证据交换的时间在开庭之前,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法院认可。此外,还规定证据交换一般不超过两次。证人在庭前证据交换中的陈述,视为当庭作证。实行庭前证据交换,一是为避免当事人进行举证突袭,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保证当事人在诉讼中有平等的获取证据的机会和条件,所以明确证据交换的期限,实际就是为双方当事人准备证据并进行交换提供科学合理的期间,不限制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限,便无法实施证据的集中交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
    2023-07-15
    392人看过
  • 法院会把原告的证据给被告吗
    一、法院会把原告的证据给被告吗1、证据是要相互质证的,但是不会给对方。开庭审理时,在质证阶段,法院会把原告的证据拿给被告进行查看,辨认证据的真实有效性。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二、被告的证据会再次给原告吗1、在民事诉讼中,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都是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加一的份数提交复印件的。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收到对方提交给法院的证据材料。开庭质证的时候,对于对方的证据材料真实性有疑问的,可以要求核对原件或者申请鉴定。法官收到的案卷材料都是要存档的。案件结案之后,可以去法院档案室查档。双方当事人以及诉讼代理人都可以要求查阅和复印。2、、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代理人查阅民事案件材料的规定》第五条诉讼代理人在诉讼中查阅案件材料限于案件审判
    2023-06-17
    291人看过
  • 诉讼原告证据不足要如何做
    原告证据不足的,可以撤回起诉后进一步搜集证据再次起诉,不同意撤诉的,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原告败诉,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搜集证据后认为证据充分后可以再次起诉。《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2024-04-14
    301人看过
  •  处理继承纠纷原告证据不足的方法
    由于原告证据不足,其诉讼请求将被驳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需对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若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则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后果。因此,原告在诉讼中需充分准备证据以支持其主张。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将“继承纠纷原告证据不足,将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改写为“由于原告的证据不足,原告的诉讼请求将被驳回”。这样改写后,句子的意思没有发生变化,但使用了更加客观和中立的措辞。民事诉讼证据规则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旨在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该规则,证据必须经过法院认
    2023-11-10
    21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是指法院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庭前审查,以决定是否开庭审判的活动,是以程序性审查为主,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可分别作出退回检察机关和开庭审判的决定以及终止审理或不予受理的裁定。... 更多>

    #庭前审查
    相关咨询
    • 法院庭审要告原告,原告不到庭怎么办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4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
    • 法院证据不足的原因?
      重庆在线咨询 2021-09-26
      一、法院证据不足如何处理,判决书出台后上诉期间可上诉。二、
    • 原告提供医药费用但被告证据不足,法院会支持原告的证据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9
      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确定举证期限。 但是,一般情况下,双方很难协商确定。原告向尽快解决纠纷,而被告可能会想拖延时间。所以,双方是无法协商的。绝大多数的案件,都是法院直接指定的。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
    • 民事诉讼中原告的证据不足法院会继续审理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04
      法院会继续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的。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但原告的证据是否充分,应由法院根据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质证情况来依法认定,在法院未作出判决之前,不能确认原告的证据是否属于不充分。即使原告的证据不足或不充分的,则只要原告没有向法院申请撤诉,并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的,法院仍然应该进行审理,并根据审理情况依法来进行裁判:如果原告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诉讼请求的,则法院会依法判决驳
    • 什么是原告证据不足?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17
      如果刑事案件,会认定证据不足,无罪释放;如果是民事案件,法院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是证据不足作无罪判决的法理基础。根据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无罪推定是指:“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当视为无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就是无罪推定原则关于处罚方法的体现。而与无罪推定直接联系的是证明责任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