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方面,《民法典》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公序良俗。
1、将公序良俗作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见,当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因此,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公序良俗将不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而是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其价值在于将道德伦理规范引入法律适用,起到扩充法律渊源、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民法典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什么是公序良俗原则
441人看过
-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吗
168人看过
-
什么是公序良俗以及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
415人看过
-
我国法律对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定
212人看过
-
定西中院尊重和适用公序良俗原则
400人看过
-
浅谈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439人看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西藏在线咨询 2021-09-05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
在我国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21、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情况下,可以以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 2、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与善良风俗习惯处理纠纷。
-
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1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法制完善,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不止遵守法律还要用道德层面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一、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未出台明确的处罚标准。但是我国现在已是法制社会,而且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对公权来说,法无规定即禁止。不论目的再正当,都不能以违法的手段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治理社会。否则,就是公权部门堂而皇之地纵容和鼓励公众违法,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
公序良俗如何判断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14一、公序良俗如何判断 在具体案件中,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对象,究竟是当事人约定实施或已经实施的行为,还是当事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例如,在以维持非婚同居关系为条件的赠与合同中,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对象,究竟是当事人约定实施或已经实施的同居行为,还是赠与合同?德国的学说和判例一般认为,违反善良风俗的判断对象,乃当事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而非其打算实施或已经实施的不道德行为。这是正确的。举例来说,男女之间的非
-
有哪些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21在民事活动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于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