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5 17:33:41 417 人看过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方面,《民法典》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公序良俗。

1、将公序良俗作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见,当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因此,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公序良俗将不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而是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其价值在于将道德伦理规范引入法律适用,起到扩充法律渊源、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

民法典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条【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22: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社会公序良俗包含什么,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社会公序良俗包含了三种,分别是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风尚,可以参照我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有完善法律内容的功能、利益衡平的功能和社会功能。一、社会公序良俗包含什么社会公序良俗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就是一般的道德观念或良好的道德风尚,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二、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如下:1.完善法律内容的功能公序良俗原则是作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于解释、补充法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利益衡平的功能作为自律的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原则仅仅依靠人们的良心来自律,从而达到利益的平衡。在市场交易中理想的形态是:各方当事人都从交易中获益,也就
    2023-07-28
    259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民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因此人与人交往接触之中就会有所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或化解这样的冲突就需要约定不同的价值范畴和判断原则。禁止权利滥用,民法法理就是追求人的自身自由、追求自己权利的,但这个权利追求过程中不得干涉或破坏他人的权利,否则,将将会受到限制或制约。这就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诚实信用原则,在人们交往过程中,诚实讲信用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人们能够共同生活的基石.公序良俗这是人们在交往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对事物、生活的普遍评价和道德准则。这三个原则都在说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中的基本原则和判断准则。
    2023-06-08
    250人看过
  • 怎样理解公序良俗原则
    法律综合知识
    1、法律行为的客体是否违法。法律行为的客体是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如客体本身具有违法性和反社会性,则法律行为为违法行为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2、法律行为的内容是否违法。法律行为的内容为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如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具有违法性或反社会性,法律行为即为违法行为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3、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是否违法。法律行为本身并不违反法律、公序良俗,但条件的违法性或反社会性,可能影响到法律行为的效力。4、动机或目的是否违法。动机或目的具有违法性或反社会性,致使法律行为无效。当事人的非法目的和动机就会导致法律行为的无效。律师补充:公序良俗的分类1、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2、传统的善良风俗与生活习惯;3、人人之间的人格尊严;4、家族血亲纽带和小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维护的人文伦理准则;5、受时代优秀情操影响,带动社会变革的良好气氛安排。【法律依据】《民法典》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
    2023-05-06
    115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意思,公序良俗的内容有哪些
    公序良俗原则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的内容包括政治国家公序、市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等内容。一、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缩写,我国《民法典》第8条明文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故而正式确定了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起源于罗马法,被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澳门和台湾地区民法所沿用。在德国民法中,与公序良俗相当的概念是善良风俗。在英美法中,与此类似的概念则是公共政策。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主要是填补法律漏洞,克服法律局限性。二、公序良俗的内容有哪些公序良俗的内容大致包括:1.政治国家公序;2.市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3.他人人格尊严;4.家庭道德关系准则;5.其他公序良俗。三、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不违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
    2023-07-06
    327人看过
  • 分析公序良俗原则对法律实施的影响
    一、分析公序良俗原则对法律实施的影响《民法典》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公序良俗1.将公序良俗作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见,当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因此,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公序良俗将不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而是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其价值在于将道德伦理规范引入法律适用,起到扩充法律渊源、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二、公序良俗原则理论依据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
    2023-08-30
    201人看过
  •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公序良俗的原则怎么分类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遵守公共秩序,符合良好社会风尚的行为。公序良俗的原则可以分为国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传统的良好风俗与生活习惯、个人人格尊严、家庭之间的人文伦理准则等等。一、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社会公序良俗包括一切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类型主要有十类。中国学者从了学理上概括违反公序良俗的类型有:1.危害国家公共秩序类型。2.危害家庭关系类型。3.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4.射幸(侥幸)行为类型。5.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类型。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7.违反公平竞争行为类型。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类型。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10.暴力行为类型。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公序良俗的原则怎么分类公序良俗的原则分为:一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二是传统的善良风俗与生活习惯;三是人人之间的人格尊严;四是家族血亲纽带和小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维护的人文伦理准则
    2023-07-25
    252人看过
  • 关于公序良俗原则的一点不明
    《市场经济与公序两俗原则》一文中,在公序良俗违反行为类型中,梁老师将部分标的不合法或者法律有禁止性规定的行为也纳入公序良俗原则的违反,是否不妥?如,妓馆之转让应属于标的违法,民事法律行为不成立;赌博、巨奖销售属法律有禁止性规定;企业或商店对雇员或顾客进行搜身检查的规定违反了宪法;等等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公序良俗原则与一般法律原则以及公序良俗原则与更为具体的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前者如,在本文所具的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待遇规定的例子中,违反了男女平等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后者如婚姻关系中的违约金约款,违反了婚姻自由、禁止买卖婚姻等具体原则。前者的情况涉及基本的法律原则,并且公序良俗原则并非较之一般原则更为具体、特别,那么依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的原则,定要适用一般原则;后者的情况,较之具体的原则公序良俗又显得大而无当,那么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肯定就要适用特别原则了。那么,公序良俗的适
    2023-06-08
    409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
    一、《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遵德准则,它可以弥补法律禁止性观定的不足。公序良俗是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士义法治与德治建设水准的重要标志。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既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又要符合道德的要求。二、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三、公序良俗原则是社会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
    2023-04-30
    419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可以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情况下,以及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良好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可以利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良好的风俗习惯来处理纠纷,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则。根据公序良俗原则,民事法律制度对民事主体权利的行使作出了必要的法律限制性规定,公认的道德规范形成了系统的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024-04-28
    426人看过
  • 离婚案件风险代理不符合公序良俗原则
    《律师收费办法》第11条明确规定了四类禁止适用风险代理的民事案件,分别是婚姻、继承案件、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案件、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案件、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等。禁止这些案件风险代理是因为它们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即公序良俗,关系密切。英美法系中一般只对家庭关系类案件中单纯的身份关系或请求给付抚养费、赡养费等费用的案件禁止风险代理。而根据我国《律师收费办法》,婚姻、继承、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案件一律禁止风险代理。这样的规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情和传统。我国古代礼制度的影响一直延至今天,对待婚姻中更是主张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我国对婚姻关系的法律规定仍然更多的体现了传统的家庭观念。我国法律对离婚持谨慎的态度,遏止轻易离婚,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前先要调解,尽量挽救婚姻。离婚必须经过当事人的慎重考虑,离婚诉
    2023-03-07
    319人看过
  • 公序良俗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规定原因: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能处理现代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在确保国家一般利益、社会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机能。当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直接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一、公序良俗的意思是什么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
    2023-06-20
    364人看过
  • 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违背公序良俗怎么办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违背公序良俗怎么办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未出台明确的处罚标准、理论依据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
    2023-06-02
    83人看过
  • 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法律综合知识
    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未出台明确的处罚标准。但是我国现在已是法制社会,而且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对公权来说,法无规定即禁止。不论目的再正当,都不能以违法的手段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治理社会。否则,就是公权部门堂而皇之地纵容和鼓励公众违法,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一、什么是公序良俗?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
    2023-02-20
    438人看过
  • 公司规定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辞退员工被判赔偿
    原告吴女士系马鞍山一药房正式员工,上班已3年多。2008年10月31日,吴女士在工作大厅内与同事发生争执。事后,吴女士收到了公司的解聘书,理由是她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第27条的规定:严禁公司员工之间吵架,一经发现核实后,将给予辞退处理。吴女士不服,案经劳动仲裁后,进入司法程序。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公司可以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员工也有遵守的义务,但是,公司的规章制度应符合法律规定,且不得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平原则。同事之间遇到问题,发生分歧和争执乃正常现象,且并没有产生影响公司的严重后果,因此公司辞退吴女士的理由不能成立。单位单方面解除与吴女士的劳动合同,应当支付赔偿金。
    2023-06-08
    198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9-05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 在我国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2
      1、公序良俗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情况下,可以以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 2、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与善良风俗习惯处理纠纷。
    • 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法制完善,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不止遵守法律还要用道德层面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一、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未出台明确的处罚标准。但是我国现在已是法制社会,而且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对公权来说,法无规定即禁止。不论目的再正当,都不能以违法的手段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治理社会。否则,就是公权部门堂而皇之地纵容和鼓励公众违法,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 公序良俗如何判断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14
      一、公序良俗如何判断 在具体案件中,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对象,究竟是当事人约定实施或已经实施的行为,还是当事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例如,在以维持非婚同居关系为条件的赠与合同中,违反公序良俗的判断对象,究竟是当事人约定实施或已经实施的同居行为,还是赠与合同?德国的学说和判例一般认为,违反善良风俗的判断对象,乃当事人所从事的法律行为,而非其打算实施或已经实施的不道德行为。这是正确的。举例来说,男女之间的非
    • 有哪些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21
      在民事活动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于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