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刑法“谦抑原则”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将交通肇事人逃逸后因其他外力作用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形也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是不符合刑法的本质精神
【案情简介】
被告人李某于2008年3月12日凌晨3时许,驾驶一辆现代牌轿车,在北京市南四环由东向西行驶至马家楼时,与一辆同向行驶的人力三轮车相撞,致三轮车骑车人林某被撞倒在机动车道上,李某随即驾车逃离现场。林某苏醒后正在爬起的时候被一辆由王某驾驶的超速行驶的同向小货车再次撞倒并当场死亡,案发后被告人李某自动到公安机关供述了犯罪事实。
一审法院认为李某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造成被害人林某因得不到及时的抢救而被随后驶至的其他车辆撞击并当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违反了《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及《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实施办法》,对事故应负主要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五条第一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项之规定,判决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李某对被害人家属已经作出了经济补偿,可以酌情从轻处理,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七年。
一审判决后,李某不服,以一审法院对其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条文不当,导致量刑畸重,提出上诉。
【分析】
本案中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并无异议,争议的焦点是李某的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作如下分析:
一.被告人李某驾驶的现代车辆撞在林某的三轮车尾部,导致林某受伤。李某不仅不积极实施抢救行为,而且立即驾车逃逸。之后,被王某驾驶的小货车撞死。公安部门的尸体检验鉴定书及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证实林某系因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而死亡。
二.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看,本案交通事故分为两段,前一段是李某将被害人撞伤后逃逸,被害人与被告人负有同等责任;后一段即王某将被害人林某撞死,李某负主要责任,王某负次要责任。从上述两份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看,李某导致林某倒地受伤,后逃逸,林某又被王某撞死。被害人的死亡是李某与王某连续作用的结果。李某驾车导致林某倒地受伤,是导致被害人林某死亡的条件而不是原因,如果王某谨慎驾车,就不会发生将林某撞死的严重后果。虽然在后一段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中,李某负主要责任,王某负次要责任,但该认定书只是明确了李某与王某之间的责任区分,并不能直接得出李某对林某的死亡承担主要责任的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本案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不能认定被告人李某的行为与被害人林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对被告人李某不能适用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李某交通肇事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但是其撞人和逃逸的行为为被害人的死亡创造了条件,死亡结果应作为本案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故被告人李某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恶劣”的情形。而不能适用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492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定罪量刑一样吗
279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176人看过
-
论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性质
10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什么,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90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人当场死亡怎么判,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赔偿
260人看过
-
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与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犯罪构成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4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是刑法修订后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的加重处罚情节,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法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有不同认识。有的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包括故意杀人在内,但应该将因逃逸致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排除在刑法第133条之外;有的认为,这一规定包括过失和间接故意致人死亡(即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对被害人死亡持放任态度),但不包括直接故意杀人;有的认为,该规定仅限于间接故意致人死亡,即行为人交通
-
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属于肇事逃逸罪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6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
发生交通事故, 因逃逸致使当事人死亡, 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致人死亡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3答:应当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效力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 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
-
交通肇事罪当场死亡与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0当场死亡与逃逸致人死亡,量刑是不同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 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的一,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