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宅基地纠纷演化为刑事犯罪案件而引发的思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0:15:24 157 人看过

近年来,因农村宅基地纠纷引发的矛盾不断突出,甚至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加之,现阶段我国土地政策在宅基地方面的严格管理,因邻里争出路、房檐滴水、老房子翻新重建等问题不断引发邻里之间的纠纷,这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日积月累,会产生很深的积怨,而且此类矛盾一旦发生后,将会呈现世代相传,代代转接的特征。现实中,有的为了争一处先辈遗留的宅基地或一尺之地,往往因一念之差而丧失天良,无视亲情,继而导致暴力伤害事件。轻者为此发生争吵,重者双方纠集亲友大打出手,有的甚至导致群体性案件或演化为命案,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此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认真分析和思考。

一、宅基地纠纷引发刑事犯罪现象透视

案例一:

某县村民郑某因长期向刘某家一处闲置的宅基地上排放污水。于是,两家经常为此事不断发生争执。2008年3月某天夜里,郑某夫妇趁刘某家人不注意,将刘某家的房子在宅基地上种的菜铲掉,还将刘某家的房子进行毁坏。被刘某发现后进行阻止,在争吵中,郑某手持铁锨将刘某的眉骨铲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后经法院调解,双方虽民事部分达成,但郑某因触犯《刑法》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五个月。

案例二:

某县村民高某因与李某因宅基地出路问题,产生积怨。长期以来,村委会调解未果。2008年4月,高某趁李某为孙子办满月之机,借机挑事,双方发生争吵,被正在家里剥鱼的李某的儿子听到后,遂持刀出来观看。高某见李某的儿子手持刀出来,以为李某的儿子要出来打架,便与李某的儿子夺起刀来。李某见状,害怕打出事来,就上前阻止,在阻止过程中,被刀刺破肺部而当场死亡。倾刻间,喜事变成丧事,高某与李某的儿子因过失致人死亡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及三年。

案例三:

2009年2月,何某的邻居王某在翻盖自家的房子时,因侵占了何某家一米多宽的宅基地。于是,何某为阻止王某的继续侵权,一气之下,何某先事将王某盖得墙捣毁了,随后又让其侄子骑摩托车带着其到派出所进行报案。听说此事后,王某的儿子就产生了报复的心理,便开着农用三轮车等候在何某必经的道路旁,在何某与侄子快到时,加大油门将何某与其侄子撞伤后,又欲用砖头再次进行伤害,后被人发现逃离现场,经鉴定,何某被撞成轻伤,造成双腿残疾。

以上案例虽然是仅发生在邻里之间的几个事例,但现实中,因宅基地问题发生在亲兄弟之间的纠纷造成悲剧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此,对于因宅基地纠纷引了的刑事案件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处理不当,会由一起简单的宅基地纠纷,演化成治安案件、行政案件、甚至酿成刑事案件,更为严重地将会影响到社会的治安稳定、经济繁荣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目前,宅基地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诱发不稳定定因素的导火索,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生活中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

二、宅基地纠纷引发刑事犯罪案件的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村民的素质不高,是引发刑事犯罪案件的一大诱因。

部分村民由于文化程度低,素质不高,私欲膨胀。有的抱着喜欢沾光的心理,喜欢以强期弱;有的仗着村干部中有自家的亲戚,喜欢仗势欺人;有的仗着自己的家庭势力强,人员多,喜欢横行霸道。这些不正常的心理动机,必将触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成为纠纷产生后导致了刑事犯罪的一大诱因。

原因之二:法制宣传不到位,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是引发刑事犯罪案件的直接原因。

由于农村普法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死角,部分村民对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了解不够,法律意识差。在处理宅基地纠纷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发生纠纷之后,不是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纠纷,而是不计法律后果,试图通过原始的武力格斗的方式予以解决问题,结果酿成大祸,导致刑事犯罪的发生。

原因之三:因宅基地划分不明是纠纷产生引发刑事犯罪案件的根本原因。

大多数宅基地纠纷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些是邻居之间因建筑物的修建或翻建而产生的磨擦。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土地部门的对宅基地的确权不准确,有的在测量时,马虎大意,登记有误;有的没有尊重历史等等,继而造成纠纷的产生。

原因之四:相关部门的对纠纷调处不力,处断不公,是引发刑事犯罪案件的催化剂。

大部分宅基地纠纷案涉及的问题往往涉及时间长远,处理起来比较棘手,有的是甚至是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而公安部门在处置此类警情时,也存在一些误区,虽对矛盾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处断,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实质。对此问题的处理,大多数是依靠村干部调解的方式予以解决的。而村干部往往会由于顾及一方家族势力或若与一方沾亲带故的原因,便推诿、拖延;或者处断不公;或者干脆往有关部门一推了之,结果双方互不相让,很容易造成矛盾的升级。一旦矛盾激化后,达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时,最终促成了刑事犯罪的结果。

原因之三:对司法部门的信任度不够,是引发刑事犯罪案件的转折点。

由于土地部门在确权的过程中程序复杂,大部分村民感觉程序繁琐,维权成本过高,有些村民在三番五次奔走后,不愿意再继续进行诉讼维权。另外,由于社会更深层次的原因,个别司法人员的腐败,使村民产生了对相关部门的不信任感,继而走上了以暴治维权的道路。

三、解决之对策

对策之一:强化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利用农闲时间开办农民培训班、或设立农民网校、读书社,免费发放农民的读物,增强农民的文化学习氛围,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在邻里之间形成团结互助、互谅互让的良好风气,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人们树立与邻为善、和为贵的道德理念,建立互信、友爱、和谐、法制的新型邻里关系,减少和杜绝伤害案件的发生。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电视、电影、图片展览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仅要让农民懂得国家在宅基地和刑法方面的法律规定,还要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更要使农民在遇到纠纷时,知道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预防和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

对策之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防止矛盾激化。

要加强村委民调员和派出所民警的协作调处力度,在矛盾纠纷形成之初,村委民调委员会协同派出所民警要共同协作,做到信息畅通,及时发现苗头,深入了解纠纷发生的实质性原因,化解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理矛盾纠纷时,要从从早、从快、从细、从实这四个方面入手,及早发现问题,尽快介入纠纷,细致即分析问题,如实解决问题。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亲情感化,说服等方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将矛盾化解于无形,以防纠纷向刑事案件方面转化。

对策之三:依法推行公开审理,增强司法的公正性及透明度。

充分利用司法机关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通过在案发地积极开展公开审理、公开宣判的方式,通过以案析法的形式展现给群众,让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司法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

对策之四:加大社会各界的监督力度,严厉惩治司法腐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0: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宅基地纠纷相关文章
  • 审理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引发的思考
    随着《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于20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我院受理的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三年来,我院共受理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408件:其中2006年受案20件,2007年受案陡然增至132件,2008年受案达到256件。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供热企业与用热户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此类案件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审判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供热纠纷案件的特点近年来发生的供热纠纷案件全部为追索热费案件,案件呈现一多一少一难的显著特点。一多,即被告以采暖用热户居多。在供热纠纷中,从诉讼主体看,原告一般为追索拖欠供热费用的供热企业,而被告则多为接受采暖服务的居民用热户:一少,即被告胜诉的少。在我院所审理的拖欠供热费用纠纷中,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采暖用热户拒付或拖欠供热费用,大都支持供热部门的诉讼请求,而作为被告的采暖用热户则很少能够胜诉:一难,即被告举证困难。在供热纠纷中,采暖用热户
    2023-06-09
    146人看过
  • 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多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也进一步加大,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员工在离职时因薪酬结算和违约金等劳资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2013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共发生劳资纠纷引发刑事案件8起,涉案17人,造成2人死亡、5人轻伤、4人轻微伤,以及一座厂房被烧的严重后果。据办案检察官分析,此类案件有以下特点。涉案人员多为外来务工者,多数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低。在17名涉案人员中,多数为河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到江苏南通的务工者,他们中间除1名涉案人员年纪较大外,其他均为85后、90后,其中90后有14人,最小的年仅17岁,且全部为初中以下文化,有6人仅有小学文化。正是因为年轻气盛,少不更事,并且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所以遇事不能冷静处理,个别案件仅仅为了几十元的工资结算纠纷,原本只是想在受到委屈后教训一下老板,谁知最后无法控制局面,最终发展成严重的刑事案件。涉案企业
    2023-06-11
    124人看过
  • 由艳照门事件引发的隐私权思考
    近段时间,艳照门事件可谓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不管是在报纸还是在网络以及其他的媒体讨论的是沸沸扬扬,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发展。从我自己的角度,谈谈由此事所引发的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综观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些年,对娱乐圈的明星们私人问题的暴光可谓是有增无减,当然这其中会有人为炒作等的存在,但是绝大部分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这也受到了社会正义人士的谴责以及当事人和娱乐圈人士的控诉。然而,最终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还在继续,反而这次事件确是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警方的介入告诉了人们事件的严重性。我倒是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引发人们对个人隐私权重要性及加强保护力度的认识和共鸣。隐私,顾名思义就是个人对自己私人生活所涉及的秘密,采取一定措施,不为别人所知悉的,也不愿被别人知悉的事情。每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在充当社会角色的同时也是一个个人生活中的主体。正如法谚所说:破屋,雨
    2023-06-07
    477人看过
  • 家庭纠纷引发宅基地权益争议
    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3、如果乡镇不受理,当事人双方可直接向县政府或国土局申请,若符合受理条件,可指定受理或直接受理。受理机关对受理的宅基地权属争议,可先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4、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处理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后30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宅基地纠纷处理流程(一)首先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二)然后双方当事人出示举证的材料和依据。(三)工作人员现场调查材料和取证;(四)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制作书面调解书;(五)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或者调节书送达前一方或者双方反悔的,土地管理部门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错处处
    2023-07-08
    235人看过
  •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思考
    99年二轮土地承包时,原告按照本村人均耕地亩数依法取得承包地,签订承包经营合同,并由县政府发《承包经营权证》,2003年10月村委会以原告所在户的成员之一转为城镇户口为由,收回一口人的承包地,2009年原告起诉村委会,要求将收回的承包地返还给原告。村委会提交证据证明2003年10月收回土地是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作出的,原告方意见:承包期内,不允许收回土地、调整土地,因自然灾害等情况导致人地矛盾突出需要调整土地的,还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村委会2003年10月收回土地依据的调整方案未经批准,属违法行为。一审法院在经历长达9个多月的审理后,认为村委会2003年10月调整土地,没有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争议焦点:1、村委会的行为属调整土地,还是收回土地?2、村委会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强制性法律法规?如果村委会的行为属收回土地行为,《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不允许
    2023-04-27
    246人看过
  • 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发的思考
    [案情]2007年6月1日,被告章某驾驶徐*良所有的赣E/27847号轿车,在三清山大道与武夷山大道交叉路口处将行人原告陈某撞伤,经鉴定,陈某的伤情为九级伤残。经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章某负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陈某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该车向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饶营销服务部(现更名为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州支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责任限额为2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约定了保险人对精神损害赔偿不赔及对负事故全部责任的保险人有20%的免赔率,交强险及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期间均为2007年3月27日起至2008年3月26日止。[判决]近日,上饶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由被告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州支公司向原告陈某支付各项经济损失47971.6元和保险金3291.88元,由被告章某向原告陈某支付赔偿费用822.97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被告徐某对被告章某赔
    2023-04-30
    459人看过
  • 购买农民宅基地房引发的法律纠纷
    法学、经济学专家座谈宋庄宅基地房案宋庄艺术家购买农民宅基地房引发的法律纠纷(本报7月17日C03版曾做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昨日,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聚集在国际俱乐部,为该系列纠纷展开了专题座谈。学者都认为相关法规滞后于现实。而接受记者采访时,宋庄艺术促进会会长洪峰表示,宋庄艺术节比往年推迟一个月,与房产纠纷无关。学者:农民钻了法律空子宋庄农民想收回多年前出售的宅基地房,将当年购买房子的12位艺术家告上法庭。目前,系列官司中的两起已经通过了一审。在昨日的专题座谈中,北京多所高校的法学、经济学专家表示,现有法律滞后于现实,农民在出售多年以后拿回宅基地房,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竹兰指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确实是禁止宅基地房买卖,但是宋庄农民和艺术家的买卖行为都是自发的,符合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之间产权交换的新形式;而且根据人力资本原则,宋庄地价的上涨正是因为艺术家的
    2023-06-10
    238人看过
  • 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2007年08月02日(2005)普刑字第**7号案件事实:张某与其妻子王某平日里就横行霸道,经常欺负邻居,在其居住的小区里人尽皆知,大家对他们两口子的所作所为早就看在眼里,恨在心里。2004年9月的一个下午,李某因为一些琐事与邻居的阿婆发生争吵,没吵几句双方便动起手来,闻讯赶来的老伴儿竭力劝说他们不要打架,不曾想,85岁高龄的阿公却被同样听到风声前来增援的张某一阵拳打脚踢,经过司法鉴定,老人被鉴定为轻伤(已构成刑事责任)。调查经过:律师接到老人的女儿要求提起刑事自诉的委托后,到公安机关查阅了事发后犯罪嫌疑人及在场的证人在派出所做的询问笔录并做了相应的调查,对案件事实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审理结果:法院最后认定犯罪嫌疑人犯了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办案心得:在日常生活中,当面临邻里纠纷时,应该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去解决,实在无法解决时,对于一些过于蛮不讲理,寻衅滋
    2023-06-11
    170人看过
  • 土地管理部门违法审批引起的宅基地纠纷案件
    因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以行政案件立案审理。法院主要审查土地管理部门在作出审批宅基地手续这一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是否有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因而,土地管理部门从实体处理到审批程序各个环节中,只要有违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应撤销宅基地使用执照或责令土地管理部门重新作出审批。对于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宅基地属他人承包地、自留地,侵犯第三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引起的纠纷,人民法院受案后,主要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所审批的宅基地是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有无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有无考虑土地承包权三十年不变的规定等具体情况,作出撤销或者维持审批文件的判决。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批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建房手续用地建房,侵犯了集体或相邻关系人利益引发的纠纷。对于能够确认村民建房未经审批或
    2023-03-24
    443人看过
  • 医疗纠纷引发的民事诉讼的案由
    医患纠纷一旦进入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均为民事诉讼,有争讼的一方向法院提出告诉和主张,由法庭通过审理来解决双方争诉的活动,这种诉讼主要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它有三个案由:(一)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二)医疗事故损害纠纷;(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如何解决医疗纠纷一般情况下,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如未能通过协商等途径解决,这时患者及家属可以就双方的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医疗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由,主要有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两类。其中,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又可分为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不同的案由适用法律不同,计算赔偿数额的依据亦不同。在提请诉讼时,因为专业性较强,最好请具有法律和医学知识的专业人员提供帮助。二、审理前的准备1、起诉状、答辩状的传送按照我国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医疗纠纷案件、立案之日起的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医疗机构,被告医疗机构
    2023-06-22
    464人看过
  • 建房户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的纠纷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村民根据各自利益的需要,私下调换宅基地引发纠纷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要指出双方行为的违法性,同时可以建议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吊销建房手续,收回宅基地。如果一方或双方已盖好房屋,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以在征得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后,责令双方变更宅基地登记。一、农村宅基地买卖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农村宅基地买卖需进行权利(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宅基地使用证》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是农民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重要凭据,如果宅基地房屋通过买卖转移宅基地使用权(使用权主体发生变化),应当依照规定进行审查、批准,完成权利主体的变更登记。需要注意的是宅基地房屋买卖,除了要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还要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变更。如果不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的变更,房屋根本就没有发生转移。2、宅基地购买者的资格有限制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应是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与成员有直系亲属等身份或其他规
    2023-04-12
    132人看过
  • 化解村民纠纷防止转化为刑事案件
    该村“平安家园活动室”成立近一年来,调解各类纠纷30多件,成功率达到93%,有效防止了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也为该镇其他村找到了一条化解各类群众纠纷的好途径。“平安家园活动室”主要负责调解村民间的纠纷。活动室成立后,村里的调解主任、治保主任和几位既懂法律又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主动请缨当上了调解员。村民们谁家有个婆媳矛盾、邻里纠纷都喜欢到“平安家园活动室”串串门,一些经常发生的婚姻、家庭、邻里、继承等方面的矛盾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往往都能迎刃而解。一次,村里的李*奶来到平安家园活动室,向调解员诉说了她的难事。她家只有一个女儿,按照当地习俗,如果没有儿子,就可由侄子继承遗产。于是李*奶的一个侄子小李要提前继承她的承包地,拔掉了地里原有的庄稼重新种植。李*奶考虑到自己的养老问题不想得罪侄子,便求助平安家园活动室。活动室的调解员知道后,立即到小李家做工作,告诉他
    2023-06-13
    480人看过
  • 因民间纠纷激化引发的案件应当慎用死刑
    最高院司法政策精神:首先,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不论罪行轻重程度如何,从性质上看,均属事出有因,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犯罪,这决定了实施此类犯罪的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即再犯可能性),与发生在社会上、针对不特定对象实施同类犯罪的被告人相比,有明显区别。基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从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考量,为保障案件处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对此案件的被告人理应区别对待。其次因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被告人、被害人双方多存在邻里、婚恋等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的还是同一家庭成员。对这类案件,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一杀了之,往往会使当事人双方结下更深的冤仇,甚至是世代冤仇。相反,如果在审理的同时高度关注。大力促进当事人双方的矛盾化解,在尽最大努力做通被害方思想工作、善后工作,敦促被告人认罪悔过、积极赔偿的基础上,酌情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对于修复遭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使邻里、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
    2023-06-04
    453人看过
  • 由少年砸撬ATM机一案引发的思考
    2011年1月25日,北京市延庆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18岁少年王某因酒后砸撬银行银行ATM机而被指控盗窃金融机构一案。检方以盗窃金融机构且数额特别巨大为由,请求法院判决王某无期徒刑。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之中。一如许霆案和天价过路费案一样,公众对该案表现的格外关注,言辞激烈之余亦不乏中肯之意,引人深思。从现有所能公开获取的资料来看,笔者认为本案存在诸多争议。一、犯罪意图的确定本案中,检方指控起砸撬银行银行ATM机的意图是盗窃银行的钱,但王某则否认自己有盗窃ATM机内现金的想法,称只是情绪低落,酒醉后打砸ATM机。王某的犯罪意图到底为何?盗窃ATM机内的现金还是破坏ATM机发泄内心情绪,这直接影响到罪名的确定,即盗窃罪(盗窃金融机构)还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对此,在检方负有举证责任的举证规则下,检方并未对其指控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撑。而反观王某的客观行为,其窃而不取的犯罪客观行为更偏向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
    2023-04-25
    376人看过
换一批
#宅基地使用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一)协商解决。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二)行政解决。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 更多>

    #宅基地纠纷
    相关咨询
    • 由离婚而引发的房产纠纷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1-28
      闹到离婚,房子判给男方,女子后悔当时房产证没写自己的名字;律师提醒,离婚时往往还存在隐藏财产等问题   爱情中的男女在享受甜蜜时光时,恨不得好成一个人。可当爱成为往事,劳燕分飞时,财产的纷争就提上议事日程,结婚时的房子、车子、股票、存款,甚至一些家用电器都成为争夺品。为了多得一杯羹,曾经同床共枕的爱人竟然跟对方玩起了隐藏财产的游戏。   记者日前获悉,最近因为离婚而引发的财产分割纠纷越来越多。律师
    • 由经济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如何处理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8
      凡是触犯了《刑法》规定的,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当事者进行刑事制裁。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经济纠纷不一定是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可以分为民事或刑事两种。具体应当依据刑法规定来判断,凡触犯《刑法》,危害社会,应当定罪判刑的行为都属犯罪,这种案件就属刑事案件。
    • 宅基地地纠纷引起打架是否可以以寻衅滋事罪立案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
      应该不会吧。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由纠纷转为刑事案件的纠纷调解记录可以成为刑事案件的证据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可以,不过如果有新的证据出现,调解记录就只能作为参考。
    • 因老房地基纠纷引起的斗殴事件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1
      邻里之间的纠纷建议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了可以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