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基金会的总股权为1000万元,来自各方的捐赠和赞助共计800万元,存款利息收入100万元,购买债券和企业股票的收益共计500万元,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为300万元,其他合法收入为200万元。
1.基金会的总股权;
2.来自国际社会团体、企业、商社及个人的捐赠和赞助;
3.存款所获得的利息;
4.购买债券和企业股票的收益;
5.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6.其他合法收入。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是企业或组织获取资金的方式,资金的来源合法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企业在资金来源的选择上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一方面,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资金,如贪污腐败、洗钱等行为。企业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确保资金的来源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注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企业可以通过自筹资金、融资租赁、合作投资、股权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
企业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风险性,合理选择资金来源,确保资金的来源合法、合规、安全。
企业应重视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资金的来源合法、合规、安全。多元化资金来源,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第四条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三十七条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其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第四十八条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
-
慈善募捐和慈善捐赠有何不同?方式有哪些?
133人看过
-
商业银行有哪些资金来源
196人看过
-
慈善法规定的慈善活动包括?
479人看过
-
慈善信托管理办法有哪些?
158人看过
-
美国签证资金来源都有哪些
153人看过
-
获得股权激励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320人看过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 融资租赁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1)由承租人选定拟租赁投资物件,由出租人出资购买。 (2)具有不可解约性,承租人无权单独提出以退还租... 更多>
-
《慈善法》对慈善组织发起人有哪些要求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1首先,发起人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参与关联交易的决策。《慈善法》第十四条规定,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与慈善组织发生交易行为的,不得参与慈善组织有关该交易行为的决策,有关交易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其次,发起人是定向募捐的对象。《慈善法》第二十
-
慈善信托有哪些义务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9信托法规定公益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根据《慈善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信托监察人。委托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设置监察人,这充分体现了对委托人的尊重,也减少了法律的不必要干预。根据《慈善法》的规定,监察人的义务主要有:一、监督委托人的行为,依法维护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权益。而信托法中关于慈善信托的规定,仅要求监察人“维护受益人的利益”,《慈善法》的规定体现了对委托权益的尊重和
-
哪些活动属于慈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9《慈善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一)扶贫、济困;(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
-
慈善企业有哪些免税服务?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9《慈善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慈善组织可以申请免税资格,免税收入的范围依据《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具体包括:(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二)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
-
哪些活动是慈善活动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01《慈善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一)扶贫、济困;(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