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在年终总结时,将一起刑事赔偿案件评为十大案件的第五名。对此,2月3日《新京报》发表社论《正视错案,该赔即赔》感慨良多,并从利益得失的层面,就执法人员之所以选择尽量规避赔偿进行了详尽考量。这一论断殊值赞同。
执法人员在出现错案时规避赔偿的利益得失考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司法机关内部有关错案责任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其实,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这一规定其实意味着,在国家司法机关履行完对当事人的赔偿责任后,可以将这一责任转嫁给承办案件的执法人员,只不过应以承办案件的执法人员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为前提。把这一规定反过来解读,也就是说,如果造成错案的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仅仅存在轻微过失甚至没有任何过失,国家赔偿的风险是不应转嫁到其身上的。
把法治和法律制度完美化和理想化不切实际,任何制度,不管设计还是执行,都基于人的理性,而人的理性不是全能全知的,总是受到理性不及这一不可抗力的左右而存有漏洞。正是这一理性漏洞的存在,使得虽然制度设计在主观上是要完全避免错案的出现,在客观上却绝无可能。
当一个人凭借自己的理性以及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实体规定办事,却依然无法避免错案对自己的责任追究时,那么,其在发现错案时,可能会努力掩饰过失。这就是责任追究的悖论。在这一点上,不妨借鉴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典范,正是有限度的责任豁免成就了如蒸汽机一般伟大的创造和社会进步。于司法而言,有限度的责任豁免,其实也是制度进步的前提。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执法人员会滥用有限责任,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同样会刺破免责面纱。
-
国家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相应的国家赔偿责任分析
283人看过
-
错案国家赔偿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148人看过
-
2023年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
305人看过
-
本案是否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279人看过
-
国家是否应该对本案的赔偿责任承担?
256人看过
-
谁应承担国家赔偿金的责任?
224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错不错羁错判都是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1错不错羁错判都是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的,你可以向作出有罪判决的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
-
怎么判错案国家应该给予赔偿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06判错案子国家一般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进行赔偿,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第三十三条。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第三十五条。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 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
-
赔偿出错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怎么办?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11《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
-
第三人过错责任是否减免国家赔偿责任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06可否减免国家赔偿责任应分别以下几种情况而定: 1、对致害结果,第三人过错是直接原因,违法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是间接原因。一般是第三人实施侵权行为,而负有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不作为,造成受害人合法权益受损。该类案件处理应适用救济穷尽原则,即只有受害人向第三人无法求偿时或无法完全得到赔偿时,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 2、对致害结果,违法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是直接原因,第三人过错是间接原因。 (1)行政赔偿中的第
-
国家赔偿责任无过错归责标准适用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071、无过错归责标准适用于合法行为的补偿责任形式。在国家赔偿法中目前没有关于补偿责任的规定,当然也就没有补偿责任的归责标准的规定。这是一种缺陷。 2、国家机关的行为合法,只是表明国家机关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并不表明这种合法行为没有或不会给公民、法人的权益造成损失,也不等于受害人有义务自己负担这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