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离婚怎么处理
夫妻中有一方有精神病,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双方可以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然后再起诉离婚。
二、一方患有精神病离婚需满足哪些法律要求
一方患有精神病离婚需满足的法律要求如下:
1.无论是在婚前或婚后患病,经须久治不愈的。
2.必须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的生活问题做出安排,不能让其自生自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三、精神病离婚孩子归谁
精神病离婚孩子一般要归精神正常一方抚养。
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判决抚养权时,要考虑孩子的最大利益,要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也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原则做出决定,而精神病人一般不具备抚养孩子的条件,所以孩子的抚养权归男方所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n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n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探讨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问题——以间歇性精神病为例
342人看过
-
"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92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处理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情况?
50人看过
-
女方患间歇性精神病离婚不支持幼子监护权
192人看过
-
怎么跟精神病患者离婚,如何与精神病人离婚?
310人看过
-
离婚精神病患者丈夫
480人看过
-
处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打人事件的方法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则应予处罚。
-
精神病间歇性离婚怎么办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5对于因夫妻一方患精神病而起诉离婚的,如果确实属于久治不愈,一方坚决要求离婚,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但要安排好患者的监护、生活、治疗等问题。处理精神病人的离婚案件必须注意一些程序性问题:首先,精神病人的诉讼能力和行为能力问题。 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者近亲属作代理人,夫妻之间作为第一监护人并不能作为离婚诉讼的代理人。而
-
怎么判间歇性精神病?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241、按实际情况,如果是精神病人涉嫌刑事责任的话,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可以进行强制医疗的。不需要让监狱进行收监服刑。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离婚是否需要间歇性精神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151、不是。 2、双方可以达成协议而离婚,不以一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为前提。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