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最长37天,之后看证据情况,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能逮捕继续侦查羁押,一般要五个月左右有法院的判决。建议委托律师办理会见,代为申请取保候审,及时了解案情进展,制定出对当事人有利的诉讼方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律师会见后对犯罪情节做出判断并及时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申请取保候审;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法院的话,辩护律师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阅卷,调取侦查机关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书证、物证等相关证据,做深入研究后拟定好辩护方案,开庭的时候确定好为被告做无罪、罪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缓刑的辩护,维护被告人的最大权益。具体判多久没有死规定..。
一、被关押在拘留所可以探视吗?
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如批准逮捕后,公安再侦查关押,最长也可达7个月;如是行政拘留则最多15天。如触犯刑法,被检察院起诉,需要判刑入狱。关押期间,除律师外一般不许他人会见,也不能使用通讯工具。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如果想要得知犯罪嫌疑人的情况,请委托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只有律师可以去询问涉嫌的罪名,可以会见嫌疑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
电动车盗窃拘留多少天是正确的?
325人看过
-
电动车盗窃案底是否会留下痕迹?
172人看过
-
偷电动车充电器会造成盗窃罪吗
442人看过
-
盗窃电动车会不会提取指纹
365人看过
-
偷电动车自首会不会拘留
68人看过
-
偷盗电动车拘留多少天判刑
104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盗窃电动车被拘留10天,被拘留10天可以保释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5首先得纠正你一下,保释是针对服刑人员。你应该说取保,取保候审的话得注意以下几点:你朋友是否是被羁押地的本地户籍人员或长期居住人员,因为不在本地长期居住的外地人犯案取保基本无可能,取保一般保证金起点金额2000元,这个钱多少都没关系,以后都能退的。行政拘留不可以保释。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属行政案件范畴,保释的法律术语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所以不能运用到行政案件中使用
-
盗窃拘留后才拘留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3盗窃根据盗窃的价值,如果当地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盗窃数额的起点,构成2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不构成盗窃罪属于治安案件,才拘留。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
盗窃电动车车主被刑拘怎么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311、这里是否存在应打错了的情形,甲作为电瓶车车主为何被刑拘?正常情况下应当是乙被刑拘; 2、乙的行为涉嫌构成盗窃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也不排除存在基于错误认识,误将他人车辆当成自己车辆开走的情形,建议委托律师介入处理,了解案件事实,争取从宽处理。 法条参考: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
-
-
盗窃6000元电瓶车被拘留十日能探视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10被刑事拘留,已经涉嫌犯罪,并且立案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判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