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官释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完全辨认行为后果
精神病患者小波(化名)将自己所有的房屋卖给他人后,小波的父亲以小波在患病期间独自卖房行为无效为由将买房人及中介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
成都市锦江区法院日前对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作出判决,确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波与于先生及第三人中介公司签订的《房屋转让合约》无效,小波退还于先生给付的1.5万元定金。
对簿公堂精神病人卖房又反悔
2009年7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小波独自通过中介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房屋出售给于先生,双方在当天签订《房屋转让合约》,小波收取了于先生房屋定金1.5万元。
3天后,小波的父亲知道小波将房子卖出去的事情之后,立马与中介公司取得联系,说明了小波患有精神病的情况,要求解除签订的合约,并请求中介公司将具体情况转告给买房人于先生,表示不再继续履行合同。2008年5月开始至今,小波精神异常,于2009年5月、11月两次入院治疗,经司法鉴定所鉴定,其结论为小波患精神分裂症,目前处于精神病不完全缓解阶段,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小波母亲以小波患有精神分裂症为由向法院申请小波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于2010年1月判决认定小波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波父亲为其监护人。小波患有精神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在患病期间未经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与于先生签订的《房屋转让合约》应属无效合约。小波的父亲以小波的法定代理人身份,一纸诉状将买房人于先生以及中介公司告上法庭,请求判决认定上述《房屋转让合约》无效,并且,如果确认合约无效,我们同意将收取的1.5万元定金退还。
各方坚持签约时有无缔约能力?
法院在2010年1月作出的民事判决书没有溯及力,不能认定小波在签订合同时就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鉴定结论仅说明小波在鉴定时的精神状态,不能证明在2009年7月即双方签订《房屋转让合约》时小波不具有缔约合同的能力。于先生坚持认为,从小波签订合同以及就房屋价格与于先生进行磋商、以及之后出庭应诉的情况,有理由相信小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份合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约合法有效。
中介公司也坚持认为,法院关于宣告小波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决虽真实合法,但认定一个公民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有时间界限,今年1月进行的鉴定不应该具有溯及力。
法院判决确认转让合约无效
针对小波在2009年7月是否具有缔约能力这个问题,锦江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法院于2010年1月作出的小波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判决书,是依据司法鉴定中心对小波所作的司法鉴定结论。而该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鉴定所依据的鉴定材料则是根据小波两次入住精神病医院的入院病历。通过该鉴定结论中关于鉴定分析和鉴定意见的记载,可以认定,从2009年5月开始小波即有精神病病症。
锦江区法院最终对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作出如下判决:确认小波与于先生及第三人中介公司签订的《房屋转让合约》无效,小波退还于先生给付的定金1.5万元。锦法记者开永丽
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行为后果
本案中的判决书、鉴定结论结合小波法定代理人出具的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锁链,证明小波虽已经成年但精神不健全,2009年7月小波签订《房屋转让合约》时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本案的主审法官表示,小波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后果,其在患精神病期间作出处分重大资产的决定与其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
-
签订合同的精神病患者是否有效
38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能否签署合同?
185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是否能够订立有效的遗嘱?
432人看过
-
和精神病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会有效吗
377人看过
-
精神病人患病期间卖房法院所签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335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辞职效果是否明显
226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精神病老人精神病患者房产是否有权处置?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9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监护人无权处置精神病人的房产。因为法律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
与精神病签订离婚协议有效吗?精神病患者能签订离婚协议书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8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根据法律规定,是一种身份关系,因此一般说来,对于婚姻关系中实体性的权利义务,只能由当事人自己提出主张才行。而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
精神病患者医院是否可以允许精神病患者出院?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9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在决定患者是否能够出院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效果以及是否存在对他人构成威胁的可能性等。根据现行法规,患者在经过专业医生团队的综合评估后,若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同时其自身不会对他人构成威胁,并且能够服从家属的监管,那么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可以考虑批准患者出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 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人
-
-
精神病患者是否扣工资?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22只要是付出了劳动的就不能扣除工资。针对员工是精神病的,用人单位也没有权利扣除该劳动者的工资,只要该劳动者按照工作要求付出了相应劳动的,如果该员工因病不能工作,单位可以酌情给与劳动补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