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违法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具体包括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等。同时,也提到了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时,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某些情况,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从轻或减轻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违法行为轻微是否免于处罚?
违法行为轻微是否免于处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个人自由、社会公平和执法公正等多个方面。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可以免于处罚,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一方面,如果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例如,对于一些轻微的违规行为,如违反交通规则的罚款数额可以适当降低,或者当场处罚代替一般程序等。
另一方面,违法行为轻微也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如违法行为人已满十四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此外,行政机关还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违法行为轻微是否免于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虽然行政处罚应该注重公正、公开、依法的原则,但也不能忽视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实践中,行政机关需要认真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依法公正地处理违法行为。
总结:违法行为轻微是否免于处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行政机关需要依法公正地处理违法行为,同时也要考虑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
行政处罚单位能否免除滞纳金
177人看过
-
环保处罚可以免除滞纳金吗
129人看过
-
2024行政处罚免除滞纳金条件是什么
451人看过
-
行政处罚的滞纳金减免是否存在?
228人看过
-
行政机关是否有权力对行政处罚滞纳金进行减免?
153人看过
-
机关行政机关怎样减免行政处罚滞纳金
186人看过
-
关于行政处罚滞纳金能否免除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8行政处罚滞纳金可以减免。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本质上是对行政相对人不积极履行缴纳罚款的义务、不积极改正行政违法行为而给予的执行罚; 是一种间接性强制执行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督促行政相对人尽早接受行政处罚,改正自身违法行为。 当事人积极改正违法行为,主动消除违法后果,在规定期限内主动缴清罚款的,可视为采取了补救措施,行政机关可以与行政管理相对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减免当事人的加处罚款。
-
行政处罚滞纳金能否免除,有什么相关的免除办法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4一、我国的《行政处罚法》中,并没有滞纳金上限的相关规定;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
-
行政处罚滞纳金能否免除,法律的规定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4-09-28法律分析 被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因不缴纳罚款产生的滞纳金是不能免除的。但是当事人如果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则经当事人申请,并经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
行政处罚是否必须缴纳滞纳金?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91、行政机关对于拒不交纳罚金的违法行为人征收滞纳金的,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2、《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1)警告、通报批评;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行政拘留等。
-
把人给打伤了,行政处罚金滞纳金可以减免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1补救措施,指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由原先的对抗改为配合,主动履行相关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第四十二条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