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属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5 19:42:02 220 人看过

国家安全法属于宪法和宪法。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法规。

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安全法》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6: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具有宪法国家安全法规定决定打仗的权力吗
    根据宪法国家安全法规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行使宪法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其他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什么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行使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行使宪法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其他职权。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
    2023-08-09
    203人看过
  • 根据宪法国家安全法规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
    根据宪法国家安全法规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根据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法律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加强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依法开展情报、调查、防范、处置以及资金监管等工作,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和严厉惩治暴力恐怖活动。《国家安全法》第三十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行使宪法规定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其他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行使宪法规定的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涉及国家安全的其他职权。
    2023-08-09
    297人看过
  • 国家安全法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什么相协调
    一、国家安全法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什么相协调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家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以及地区之间关于国家安全的协同联动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二、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什么原则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十二条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承担本单位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措施,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本行业有关反间
    2023-11-25
    247人看过
  • 宪法关于公民知情权和国家秘密的宪法条款
    宪法没有对公民知情权做出规定,只对公民以下权利做了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与人格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保护权;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宪法司法化与宪法适用在关于齐玉苓案的讨论过程中,宪法司法化1这一概念屡屡出现于报端,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一些法学家或者法律家在谈话或者发表的论文中探讨和分析宪法司法化的含义和必要性问题,媒体在报道齐玉苓案时使用的概念也是宪法司法化2,有的甚至将齐玉苓案誉为中国宪法司法化的第一案3,有的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创造了宪法司法化的先例4.关于宪法司法化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及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过程中适用宪法是否就是宪法司法化,使用这一概念的法学家或者法律家均没有作出说明。我认为,宪法司法化这一概念以及由这一概念引申出的含义是不准确和不确定的,容易引
    2023-08-14
    368人看过
  •  国家宪法法律的差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本文介绍了宪法和法律的具体区别。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法律则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和细化。此外,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法律也有所不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和法律的具体区别在于,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法律有所区别,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第二,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法律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与法律的具体区别宪法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文件,它们的区别在于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政治法律文件,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此外,宪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国家权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具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而法律则更加具体、及时,针对性强,可以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规范。因此,宪法与法律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也有所不同。宪法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
    2023-08-24
    481人看过
  • 安全生产法规属于国家什么的法规
    一、安全生产法规属于国家什么的法规安全生产法属于国家的法律。(一)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区别如下:1、法律: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它可划分为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2、法规:由国务院发布,包括有立法权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政府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3、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等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如:《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二)安全生产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2023-04-12
    237人看过
  • 国家安全法全面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内容如下:1、第一条为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民主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保障可持续安全的能力;3、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国家安全总体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主席令第68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
    2023-07-03
    115人看过
  • 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什么原则
    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家安全工作应当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一、安全分为哪四类安全安全分为国家安全、校园安全、实验室安全、人身安全、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生产安全、建筑工程安全等。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校园安全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实验室安全基础针对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的具体
    2023-04-01
    185人看过
  • 在我国国家民法是宪法性法律吗
    一、属于宪法法律的有在中国宪法性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宪法规范存在其中,但形式上又不具备最高法律效力以及严格制定和修改程序的法律文件。二、宪法性法律有三个特点: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不同于宪法惯例;它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根本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的全部,只是某一个或某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最后,它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其制定程序与宪法以外的其它法律相同,没有特别要求。在我国,选举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都是宪法性法律。三、宪法性法律是法律而不是宪法,它们与其它法律一样都是对宪法的“规则化”,但又与其它法律明显不同:宪法性法律是“宪法”法,是“国家”法,是“权力”法和“
    2023-06-19
    265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属于什么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一、2020年中国修订宪法都修改了哪些内容?第三十二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
    2023-03-19
    191人看过
  • 宪法与国家象征——国歌
    国家标志又称国家象征,是指一般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代表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的象征和标志。《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的比例为三比二,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颗星较大,位于左面;其它四颗较小,环拱于大星的右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诞生于193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原小麦穗)和齿轮。私下唱国歌犯法么唱国歌不违法,但是有侮辱国歌的行为属于违法的。国歌只能在适当场合演唱,私下唱国歌要分情况,如果是在ktv唱国歌,那就是违法行为,其他以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国歌不得在私人婚丧庆悼,舞会、联谊会等娱乐活动,商业活动,非政治性节庆活动,其他在活动性质或者气氛上不适宜的场合奏唱
    2023-07-20
    424人看过
  • 什么是《国家安全法》
    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规。红十字会法和国家安全法对妨害公务的规定《红十字会法》第二条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第十一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地方各级红十字会、行业红十字会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第十五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比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比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
    2023-07-26
    316人看过
  • 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什么机制,国家安全法规定坚持以什么为原则
    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协调机制,是有利于推进相关工作和监督检查的机制。国家安全法规定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并且遵守法律、尊重人权等。一、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什么机制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中央有关职能部门推进相关工作;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国家安全战略和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这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二、国家安全法规定坚持以什么为原则我国国家安全法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法律依
    2022-06-20
    186人看过
  • 中国第一部国家安全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93年2月22日。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199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公布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国家安全法颁布于2015年7月1日2015年7月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安全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制定的法律。我国的第一部国家安全法是1993年出台的。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间谍法》,相应废止了原1993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9号公布
    2023-03-08
    23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宪法中国家安全机关拘留算违法行为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8
      刑事拘留的程序 公安机关依法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地
    • 国家安全法是否属于安全行政法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3
      国家安全法不属于国家安全行政法,属于宪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范畴。《国家安全法》是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26
      我国《宪法》属于成文宪法,成文宪法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用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来表现的各种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 成文宪法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有时也叫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其最显著特征是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 我国的《宪法》是经过全国人大通过的法案,我国自1954年颁布宪法后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现在采用的是2018年3月1
    • 国家宪法日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1
      把每年的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
    • 宪法中国家安全法规定的战争方式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3
      根据宪法国家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战争状态。法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