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8 00:53:46 260 人看过

一、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故意伤害罪不属于过失犯罪,故意伤害罪属于故意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的处罚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减轻

故意伤害罪减轻处罚的情况:

1.行为人是未成年人;

2.有自首或者立功的;

3.具有法定可以减轻处罚情节,认罪态度较好,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且得到被害人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有什么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区别有: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基于打人取乐发泄或者显示威风、无端寻衅之动机;故意伤害以伤害对方的身体健康为目的;

2.犯罪起因不同。寻衅滋事是无事生非;而故意伤害往往是事出有因;

3.犯罪对象不同。寻衅滋事的行为对象是不特定的,而故意伤害往往是特定事情的关系人。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认定寻衅滋事罪,致人重伤死亡的是故意伤害了;

4.行为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区别于故意伤害罪的行为特征主要是随意殴打他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n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3日 11: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
    2023-06-11
    438人看过
  • 持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处理以及持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吗
    一、持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处理?持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理方式是按照刑法来进行10年的有期徒刑判决,或者是被判处死刑,10年有期徒刑,他是我们国家所规定的该类犯罪案件的起刑点,具体的来判处的话,还需要看一下他是否存在着一些积极认罪的情节。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二、持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吗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持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它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结果却出乎意料的造成了死亡,即对伤害,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但对死亡的结果,其主观上具有过失且只有过
    2023-06-19
    141人看过
  • 本案范某构成故意伤害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2005年8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范某在一商店门前玩,见同村的唐某骑脚踏三轮车经过,便开玩笑地说“鬼子(指唐某),你的‘宝马’还可以嘛,搭了两个人还装了一把柴”,并朝脚踏三轮车后载的柴木踢了一脚。三轮车走过几米后,搭乘车坐在柴木上的宋某叫唐某停车,并下车捡了一块重约5斤的大石头向范某的脚下砸去。范某跳起躲开后,即冲上前去,从后面抱住宋某的脖子说:“你还敢打我!”然后将宋某摔倒在地。宋某头部触地,当即不醒人事,伴有呕吐等症状。范某将宋某扶起,并拦了一辆班车由宋某的妻子送宋某去就近的诊所治疗,自己则主动到派出所投案,如实交代了主要犯罪事实。同月25日,宋某经医治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宋某系颅脑损伤致死。【评析】对范某的行为是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范某的行为属典型的突发性间接故意犯罪行为,应定故意伤害(致死)罪。另一种观点认为,范某的
    2023-06-01
    248人看过
  • 药物过敏致死是否属于意外伤害
    属于意外伤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造成死亡、残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有三层含义:1、必须有客观的意外事故发生且事故原因是意外的、偶然的、不可预见的;2、被保险人必须有因客观事故造成人身死亡或残废的结果;3、意外事故的发生和被保险人遭受人身伤亡的结果,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意外事故的发生是被保险人遭受伤害的原因,而被保险人遭受伤害是意外事故的后果。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医院按照医疗规程为其注射的青霉素药物,可以认定为“外来”因素,因皮试反应正常,被保险人才接受了青霉素的注射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2023-06-18
    241人看过
  • 打人致骨折是否属于故意伤害罪?
    打人致骨折的判刑结果如下:1、若经鉴定伤害结果为轻微伤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若为故意打人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若为故意打人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对其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致人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1、医疗费,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治疗费、住院费的单据认定;2、伙食费;3、误工费;4、护理费。二、打架斗殴构成刑事案件的情况如下:1、打架致使被害人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2、无事生非殴打打人的构成寻衅滋事罪。3、聚集多人打架斗殴的构成聚众斗殴罪。综上所述,打人属于扰乱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会被给予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打架使人致死怎么判刑因打架使人致死如何判刑因打架将人打死的,有可能造成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据对案件的定性进行处
    2023-06-30
    346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具有要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案情]2006年10月11日下午,进贤县村民李某驾驶三轮摩托车来到被告人林某开的摩托车修理店修理,林某以李某喝了酒且以前修车没给钱为由拒绝帮其修理,两人因此发生口角,后林某去洗手,李某即上前拉林某,林某用手推开李某,李某则向林某左眼部打了一拳,继而两人拉拉扯扯打了起来,直至李某仰面倒在水泥地上。过了几分钟,李某自己爬了起来,只见他鼻子流出了血、后脑隆起一个大包,并说头好痛,被他人扶上三轮车送往医院救治,终因严重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分歧]法院对本案处理有二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林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理由是只有四位证人证言称李某倒地是被告人林某用拳头击打所致(其中二人后又称李某是被林某推了一下而倒地、林某只是抵挡并未还击);有四位证人证言称李某打了林某一拳后被林某推了一下而倒地(其中一人后又称林某只是抵挡并未还击);另有二位证人证言称林某被李某打后只是抵挡并未还击;还有一位证
    2023-06-11
    205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属于交通事故吗
    交通事故致死,如果是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是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前述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犯罪刑事责任是谁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过失犯罪要么既遂要么无罪是合理的吗过失犯罪是指过失实施的犯罪。犯罪过失,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
    2023-03-14
    132人看过
  •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是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吗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不是过失致人死亡,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构成非法行医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犯了非法行医罪怎么处罚?犯了非法行医罪的处罚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犯非法行医要怎样处罚对于非法行医的处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则视为结果加重犯,则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非法行医并不是造成就诊人死亡的直接,主要原因的,则根据案情,可视为本法中的情节严重,
    2023-03-23
    160人看过
  • 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竞合如何处理
    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竞合但是按照《刑法》当中过失致人死亡罪来进行处理。《刑法》第二百三十三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第八条第二款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一、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量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需具备三个要素: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可
    2023-06-25
    432人看过
  • 中暑死亡是否属于意外伤害
    中暑不属于意外伤害,其死亡不具有适用意外伤害保险赔偿适用的事实前提,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事故。1、从意外伤害的含义来看保险合同中,对意外伤害的解释是:“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实。”2、从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后果来看意外伤害是身体遭受伤害的客观事件,导致中暑的原因虽然是体内的热量过度积蓄,但事故发生的过程不可预见,且热量积蓄所导致的后果也符合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特点,并非人自身疾病因素导致。加之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并未将“中暑死亡”排除在意外伤害之外,也未对意外伤害免责的具体情形作出明确说明。
    2023-06-15
    217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是否属于结果犯?
    故意伤害罪属于结果犯,必须产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能被视为既遂。该罪行是对被害人造成轻伤以上伤情才构成的刑事犯罪,因此属于结果犯,而不是行为犯。故意伤害罪属于结果犯。这意味着,除了必须实施构成该罪行的客观要件外,该罪行还必须产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能被视为既遂。故意伤害罪是对被害人造成轻伤以上伤情才构成的刑事犯罪,所以故意伤害罪是属于结果犯,而不是行为犯。 故 意 伤 害 罪 是 否 需 要 产 生 法 定 犯 罪 结 果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的行为,如殴打、辱骂等。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其中之一就是需要产生法定犯罪结果。故意伤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伤害行为,并且故意伤害行为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这里的损害后果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等。只有当故意伤害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或者他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导致严重后果时,才
    2023-09-08
    98人看过
  •  抢劫后驾车,是否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遭受抢劫后,如果驾驶人在驾车过程中撞击了劫匪,且驾驶人具有防卫意图,且抢劫行为是正在进行的,那么这不算是过失致人死亡。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在遭受抢劫后,如果驾驶人在驾车过程中撞击了劫匪,且驾驶人具有防卫意图,且抢劫行为是正在进行的,那么这不算是过失致人死亡。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抢 劫 正 在 进 行 时 , 如 何 判 断 是 否 属 于 防 卫 过 当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然而,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023-09-08
    500人看过
  • 间接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区别
    一、间接致人死亡罪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区别我国刑法中没有间接致人死亡罪和故意何伤害致人死亡罪,间接伤害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两罪最主要的区别是主观故意不同,量刑标准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致人死亡具备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索;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
    2023-05-24
    431人看过
  • 绑架过失致人死亡属于什么罪
    绑架过失致人死亡属于绑架罪。绑架罪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绑架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不作为情节加重犯,也不单独构成过失致人死亡而数罪并罚,而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理。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绑架过失致人死亡几罪处罚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
    2023-07-22
    39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罪中的故意伤害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
      我国刑法中的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心理要素。认识要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内容、性质、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明知。表面上看,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似乎是符合刑法的认识要素的。就像张文认为的“从打击的部位和死亡结果来看,足见其砸击力度之大,下手之狠,绝非失手所能使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在认识要素上是不同的,确切的说是在认识的
    • 致人死亡是过失性故意伤害罪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18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是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发生了严重的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将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伤害致死罪, 故意伤害致死是否过失致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
      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罪的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过失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杀人故意,也无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造成的死亡结果,则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故意”殴打致人死亡的案件,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出于某种原因或条件引起死亡结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如何界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9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都没有杀人的故意,但是都造成了死亡的结果,很难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界定呢?构成犯罪就要受处罚,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下文为您解答。一、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如何界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犯罪构成的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并且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伤害结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和防卫过当,哪个罪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2
      第234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