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县级人民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门应当给予警告,停止享受抚恤优待,追缴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残疾人抚恤金管理办法》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退伍军人事务部门给予警告,停止享受抚恤优待,追缴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残疾信息;二、虚领养老金;三、骗取医疗费和其他费用;四、出具虚假证明,伪造证件、印章骗取养老金及相关福利的。如何计算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配偶每月可领取职工工资的40%,条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的职工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工死亡的职工配偶男60岁,女55岁。计算公式为:供养亲属抚恤金补偿额=因工死亡职工工资(元/月)×40%
2。其他亲属每月可领取员工工资的30%。其他亲属,是指因工伤死亡的职工的子女、父母、祖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孙子女、兄弟姐妹。其他亲属申请领取抚恤金的条件是:(1)因工死亡的职工提供的主要生活来源;(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3)因工死亡职工的子女不满18周岁;因工死亡职工的父母已经死亡,外公、外公年满60周岁,外婆、外婆年满55周岁;因工伤死亡的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孙子、外孙未满18周岁的;因工伤死亡的职工父母已经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不满18周岁的。计算公式为:供养亲属抚恤金补偿额=工伤死亡职工工资(元/月)×30%
<3。职工因工死亡的配偶为孤儿的,其受扶养亲属的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50%。因工伤死亡的职工的父母、祖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是孤儿的,或者其子女、孙子、孙女、兄弟姐妹是孤儿的,其供养亲属的月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4%0%。
-
退役军人残疾抚恤金代发情况
382人看过
-
退役军人停发伤残抚恤金有什么情况
445人看过
-
军事服役期间伤残军人抚恤金制度
200人看过
-
残疾军人退役抚恤关系转移
151人看过
-
退役军人的伤残抚恤金停发的情形有哪些
385人看过
-
2024残疾军人退役转移伤残抚恤关系审查程序
150人看过
抚恤金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对死者家属或伤残职工发给的费用。工人、职员因工负伤被确定为残废时,完全丧失劳动力不能工作退职后,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发给因工残废抚恤费,至死亡时止。... 更多>
-
如何计算现役军人死亡抚恤金?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03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月工资或者津贴低于排职少尉工资标准的,按照排职少尉工资标准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 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下列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
-
七级伤残军人抚恤金如何计算,七级伤残军人抚恤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09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16〕174号)的规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七级伤残军人抚恤金,增加办法如下:1、因战由18170元/年增加到19990元/年,年增加额度1820元,增幅约10%;2、因公由16260元/年增加到17890元/年,年增加额度1630元,增幅约10%。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
八级伤残军人可以领取多少抚恤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09军人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残疾的,因病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残疾的,享受抚恤金。服现役的残疾军人抚恤金由所在部队按照规定发给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抚恤金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月发给。目前,抚恤金标准最高的已达到一年2.2万多元。护理费:对分散安置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瘫痪、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军队退休干部,经医院证明和组织批准,发给护理费。护理费标准根据不同残
-
军人残疾人抚恤金领取的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3关于领取军人抚恤金的知识内容。 一、残疾抚恤金 (一)对象:按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证》的人员。 (二)申办提交材料: 在部队转业、复员退伍、离退休移交民政部门安置以及从外地迁入本市的伤残人员,必须进行审查、登记、备案。提供材料有:本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原残疾证件、医院残情医学鉴定、残疾等级审批表、《伤残人员关系转
-
现役军人伤残的抚恤条例对现役军人伤残的抚恤条例的规定是怎么样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7《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对现役军人伤残的抚恤作了如下规定:第十四条、现役军人伤残,根据伤残性质确定为:(一)因战致残;(二)因公致残; (三)因病致残。第十五条、革命伤残军人的伤残等级,根据丧失劳动能力影响生活能力的程序确定。因病评残仅限于在服役期间患病致残的义务兵。因战、因公致残的伤残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甲级、二等乙级、三等甲级、三等乙级。因病致残的伤残等级,分为一等、二等甲级、二等乙级确定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