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罪并罚后缓刑的适用问题,关于犯罪人被数罪并罚时是否可以适用缓刑,有的国家刑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的国家则没有作出规定,但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还没有哪个国家明确规定对受数罪并罚的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应当指出的是,没有规定数罪并罚可以适用缓刑,并不意味着对数罪并罚的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因为法官完全可以根据犯罪人所犯数罪的性质、情节,犯罪人的悔罪表现以及个人情状等内容,以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为标准,决定是否对犯罪人适用缓刑,只要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对数罪并罚的犯罪人适用缓刑,法官的这种裁判就是合法并且合理的。
我国刑法理论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必须根据数罪中各罪被判处的刑罚相加的总和刑期来决定能否适用缓刑。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根据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来判断能否适用缓刑。
关于数罪的并罚又分为几种情况,即审判时的数罪的并罚,与漏罪的并罚,与新犯罪的并罚,以及与本文关系较为密切的缓刑考验期中、后发现新罪或漏罪的并罚问题。因这些情况均为数罪并罚的范围故不再予以具体分析。
对于故意杀人可以判缓刑吗我们国家规定的一般都不会给判缓刑的,对于判缓刑我们国家是有着相关的规定的,对于缓刑的适用条件规定的是非常的完备的。缓刑是要有一定根据的,不可以危害社会方面才可以判缓刑。所以缓刑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判的。
一、缓刑和死缓的区别是什么?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于缓刑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而不是“由公安机关考查”);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
关于敲诈勒索罪是否适用缓刑的问题
441人看过
-
缓刑适用范围有哪些不适用缓刑的问题
406人看过
-
关于罪数及数罪并罚问题的整理
357人看过
-
关于不适用缓刑的八种犯罪
439人看过
-
拘役缓刑的法律适用问题
264人看过
-
能否被判缓刑?——关于保险诈骗罪缓刑的相关问题
123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关于诈骗犯罪的适用缓刑缓刑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9当事人在打不动产官司的时候,选择的法院是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但是不能随意去一个地方,因为这是法律上的诉讼管辖限制,其他法院没有管辖权就不会审理案件,就可能会错过最佳诉讼时间。
-
关于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的相关问题及适用条件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的最低刑期为一年。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适用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条件。对于未满十八周岁、怀孕或已满七十五周岁的犯罪分子,应宣告缓刑,且缓刑期间应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如果缓刑期间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根
-
请问一下关于放火罪适用缓刑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4-09-21赌博罪是否适用缓刑,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适用缓刑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并且不构成累犯。而刑法规定赌博罪的量刑范围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所以,对于犯赌博罪的人员,如果被判处的主刑不是管制,并同时满足缓刑其他适用条件,是可以适用缓刑的。
-
数罪并罚对于缓刑的适用对象中, 缓刑中的数罪并罚的适用条件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4宣告缓刑尚有可能危害社会,并且数刑中最高刑期在三年以下,或者数罪中有一罪的最高刑期在三年以上,即使有自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外,且已废止。其次。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其具有无视法律规范对个人行为的有效约束。我国刑法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之一是只能对判处拘投,是否不致再危害社会均难以预测,都不能适用缓刑,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对此,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数罪刑罚同时被判处缓刑,
-
关于过失决水罪判缓刑的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07过失决水罪是指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