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帮助他人犯罪怎么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6 15:03:05 390 人看过

教唆帮助他人犯罪的处罚:

1、行为人教唆帮助他人犯罪的,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以相应刑罚;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从重处罚;

3、如果行为人的教唆帮助行为对被教唆人犯罪并未起到作用,或被教唆人并未实施该被教唆的犯罪,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教唆犯成立的具体条件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教唆犯成立的条件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教唆犯如何处理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21: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怎样定罪处罚教唆或帮助别人强奸的行为?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或帮助别人强奸,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共同犯罪来处理。法院在审理时,应当严格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当然,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是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妻子帮助丈夫强奸幼女该怎么处罚妻子帮助丈夫强奸幼女的应以强奸罪定罪并从重处罚。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2.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7-08
    315人看过
  • 被教唆的人未犯教唆犯罪的如何处罚
    教唆犯未犯教唆罪对教唆犯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利诱、指示、鼓励、收购、威胁等方式,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犯的犯罪意图犯罪,即构成教唆犯。法律规定被教唆的人犯罪怎么定罪处罚被教唆的人犯罪的定罪处罚: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教唆的人犯罪的,与教唆者形成共犯关系;因此,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被教唆犯罪的,应按照其所犯的相应罪名定罪处罚;不满十四周岁或有精神病的人被教唆犯罪的,不构成共犯关系,但应当对教唆者处以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7-22
    305人看过
  • 帮助犯和教唆犯的区别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二)教唆和帮助的行为,有的时候可能成为共犯,间接正犯如教唆未满10岁的孩子去盗窃。一、教唆未成年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吗?教唆犯不是都是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1、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因为只有他以个人承担刑事责任。2、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其次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就是胁从犯。因此,要把教唆犯与教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区别开来。教唆犯教唆的对象,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
    2023-03-20
    246人看过
  • 教唆犯和帮助犯是共犯吗
    律师解答:是的。是的,狭义的共犯包括教唆犯和帮助犯,而狭义的共犯是与正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正犯是指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而共犯是指没有亲自实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只是通过教唆或帮助正犯的方式来参与正犯行为的人。《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0
    437人看过
  • 未遂的教唆犯和未遂的帮助犯应该怎样处罚
    犯罪未遂的教唆犯和未遂帮助犯可以从轻或情节轻微的一般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只要多人共同参与了犯罪,就会有主犯和从犯之分。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这种从犯的犯罪行为通常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查看犯罪地点、排除犯罪障碍以及事前通谋答应事后隐匿罪犯、消灭罪迹、窝藏赃物来帮助实施犯罪等情况。一、犯罪未遂的处罚原则《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与处罚原则。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个构成要件或特征也是与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态相区分的标志:第一,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与犯罪预备相区别;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来,这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这与犯罪中止相区别。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
    2023-03-23
    344人看过
  • 怎样构成教唆罪,如何处罚教唆犯
    法律上并没有教唆罪的定义,而只有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教唆他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而胁从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不再以教唆的内容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
    2023-05-01
    489人看过
  • 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盗窃,教唆他人犯罪怎么判
    一、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盗窃2021年3月,启东市区、乡镇先后有多家便利店失窃,香烟、现金等不翼而飞。警方经过调查,抓获了一名未成年作案人,根据供述顺藤摸瓜抓获其余三名作案人员,厘清了案件事实。现年只有27岁的王轩平日游手好闲,因为手头资金紧张,便萌生教唆未成年人前往便利店盗窃的想法。小孩子偷东西被抓了也没事,我又不进去偷,没有证据证明是我偷的,即使被警察抓了我不承认,警察拿我也没办法。有了这一念头后,王轩便教唆两名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前往便利店盗窃,由他和另一名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销赃,最终赃款由王轩分配。经王轩的教唆和事先的踩点,两名未成年人摩拳擦掌地准备着夜间的盗窃计划。当天凌晨,两名少年共同前往镇上的便利店,将卷帘门撬开进行盗窃,事后将赃物交给前来接应的王轩。在第一次作案得手后,王轩又教唆他们进行了两次踩点盗窃行为,涉案金额合计人民币7万余元。案发后,为了掩瞒犯罪事实,王轩还让三
    2023-03-20
    319人看过
  • 教唆犯与帮助犯如何区别?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和实施犯的对称,是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施行为,而是向实施犯提供帮助,方便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2)教唆和帮助的行为有时可能成为共犯,间接正犯,如教唆未满10岁的儿童盗窃。教唆犯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具体要看案件情况。在刑法分则中,一些帮助教唆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犯罪。比如传授犯罪方法罪,就是教唆行为。教唆犯包括这两类人: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人和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共同犯罪的一种分类,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颠覆国家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的区别1.行为直接影响的对象或影响的方式不同。本罪一般是公开,对不特定的多人进行煽动,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的一个一个地对多人进行分别煽动的情况。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只是对特定对象进行教唆,一
    2023-08-08
    182人看过
  • 解析教唆犯和帮助犯的不同之处
    1、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2、教唆和帮助的行为,有的时候可能成为共犯,间接正犯如教唆未满10岁的孩子去盗窃。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具体的要看案件情形判断。在刑法分则里,有些帮助教唆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犯罪。如传授犯罪方法罪,本身就是教唆的行为。未遂的教唆犯和教唆犯未遂的区别1、二者所属范畴和性质根本不同。未遂教唆是共同犯罪的范畴,因此,未遂教唆中的教唆犯与被教唆者之间形成了共犯关系,未遂教唆本身则是此共犯关系中的一种未完成形态,除此之外,还存在预备教唆、中止教唆两种未完成形态;2、二者的构成特征不尽相同。二者虽然都要求教唆犯在主观上具有教唆的故意,在客观上具有教唆的行为。但是,未遂的教唆的成立还
    2023-07-07
    481人看过
  • 教唆犯罪的教唆犯应该怎么处理
    1、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那么就是胁从犯。2、不过,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对方是精神病患者,则不构成间接正犯,而可能构成共同正犯、教唆犯。一个人是否成立间接正犯,看他是否对实行者具有支配力。一般而言,精神病患者没有责任能力,便没有规范意识,所以,故意利用精神病患者犯罪,只能构成间接正犯,而不构成教唆犯。律师补充:应当减刑的情形有(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2023-05-06
    314人看过
  •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能够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如果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的,教唆帮助他人自杀会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教唆帮助他人自杀能够构成故意杀人罪吗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
    2022-06-29
    460人看过
  •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刑法理论认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构成独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是从是否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精神正常这两方面考虑的。因此,独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依据立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独立教唆犯。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能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类犯罪的独立教唆犯。其次,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排除了实施犯罪时精神不正常的人成为独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而,他们也能构成独立教唆犯。
    2023-06-03
    75人看过
  •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怎么处理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规定,教唆他人犯罪拒不认罪的,只要证据充分就可以定罪,根据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024-01-15
    476人看过
  • 理解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实行犯”的对称,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二)教唆和帮助的行为,有的时候可能成为共犯,间接正犯如教唆未满10岁的孩子去盗窃。教唆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具体的要看案件情形判断。在刑法分则里,有些帮助教唆的行为本身就构成犯罪。如传授犯罪方法罪,本身就是教唆的行为。教唆犯包括这两类人:故意地引起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以及教唆他人犯罪的人。而帮助犯是共同犯罪分类的一种,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与间接正犯有什么区别1、间接正犯是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故意引起他人犯意。2、间接正犯是实行犯,是正犯。教唆犯起了主要作用的,是
    2023-07-06
    45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未遂教唆犯和教唆的帮助犯应该怎样处罚
      香港在线咨询 2021-08-25
      犯罪未遂的教唆犯和未遂帮助犯可以从轻或情节轻微的一般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只要多人共同参与了犯罪,就会有主犯和从犯之分。对于帮助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这种从犯的犯罪行为通常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查看犯罪地点、排除犯罪障碍以及事前通谋答应事后隐匿罪犯、消灭罪迹、窝
    • 教唆犯的犯罪中止,教唆他人杀人该怎样处罚呢?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5
      教唆者和被教唆者都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教唆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他教唆别人实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论处。被教唆人由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教唆者也视为共犯。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 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怎么办?怎么处罚?跟有区别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6
      1、在教唆犯与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认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对仅引起犯意,而没有实施传授犯罪方法的,应按教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人。2、唆犯处理;对教唆他人犯此罪,又向他人传授彼罪犯罪方法的,应数罪并罚;对以传授犯罪方法的方式教唆他人犯罪的,应依想象竞合犯,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论处;对在教唆他人犯罪后又传授犯罪方法的,应依吸收犯从一重处断。
    • 教唆或帮助他人强奸罪量刑标准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30
      《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唆者未犯教唆罪,则可从轻或减轻教唆者的处罚。教唆或者帮助他人强奸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共同犯罪处理。法院在审理时,应当严格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进行处罚。当然,如果教唆者没有犯教唆罪,教唆者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帮助犯与教唆犯在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8
      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区别有:(一)教唆犯是以罪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确立的,所谓教唆犯就是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帮助犯是正犯和实施犯的对称,是指共同犯罪中没有直接参与犯罪的实施行为,而是向实施犯提供帮助,方便实施犯罪或者促使其完成犯罪的人。(2)教唆和帮助的行为有时可能成为共犯,间接正犯,如教唆未满10岁的儿童盗窃。教唆犯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具体要看案件情况。在刑法分则中,一些帮助教唆的行为本身就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