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方再婚抚养权归男方可以吗?
是可以的,双方协商变更抚养权。夫妻双方在决定离婚结束婚姻关系后,不能结束的是与子女的亲情血缘关系,因此,对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是大多数夫妻离婚时争夺的焦点。一般情况下女方再婚可以归男方,但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按照法律规定,哺乳期内的子女由母亲抚养为原则;女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可由男方抚养。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二、离婚确定孩子抚养权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
女方离婚后孩子归男方抚养再婚可以生二胎吗
499人看过
-
离婚后男方再婚有孩子,女方没有再婚生孩子,孩子抚养权可以归女方吗.
79人看过
-
法律规定抚养权归男方的女方可以代养吗
86人看过
-
女方抚养权能随男方吗?孩子归男方?
300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权归女方可以不让男方家属看吗
450人看过
-
离婚小孩判给女方抚养,女方再婚男方可要求变更抚养权吗
59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离婚协议书上小孩抚养权归女方,女方要求离婚,抚养权归男方可以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21是否办理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具体内容?原则上抚养权判给女方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的法定事由改判的可能性不大。女方是什么态度?看能不能进行协商。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请问现在孩子多大了?一般二周岁以下的孩子是直接判给女方的,二周岁到十周岁的孩子需要综合考量双
-
离婚后女方再婚男方可以把抚养权可以要回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26离婚后,女方再婚男方可以把抚养权要回 可以双方协商,协议不成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孩子的抚养权进行变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
-
-
离婚后抚养权归男方,女方可以不管孩子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4-08-31不能,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一般看:一看子女的实际需要,二结合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按照月收入的20%至30%按月支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
-
你好请问抚养权归男方女方代养可以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07抚养权由男方或者女方代养是可以的。离婚后对于子女的抚养问题,可由男女双方协议决定,可以实施代养或者轮流抚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如果一方经济条件好和文化程度高的,可以由一方代养,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