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录音当然可以作为证明借款事实存在与否的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则明确指出,视听资料包括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
关于形式方面的要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
22、68、69条的规定,第一,录音、摄像等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第二,录音、摄像等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第三,录音、摄像等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只有在有其他证据以佐证而补强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案件的定案证据。
一、借钱不还怎么起诉
借钱到期不还钱可通过法律途径起诉追讨欠款,准备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收条、银行转账记录等可能反映欠款、汇款的书面材料,然后携带证据、准备复印的借条、起诉书,身份证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借款无借条记录,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
87人看过
-
录音能不能作为欠债证据,录音证据的效力如何
402人看过
-
私自录音能否作为证据,如何录音作为证据有效
397人看过
-
离婚偷偷录音能不能作为证据
146人看过
-
录音作为证据,没有借条也能起诉借款人未还款吗?
212人看过
-
能否将家暴录音作为离婚证据?家暴录音能否作为离婚证据?
364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录音不能作为证据为什么录音不能做证据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7录音可以作为证据,根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条的规定,不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无疑点的录音可以作为证据。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此,录音作为一种合法有效的证据形式是受法律所承认的。2001年12月21日,最高院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针对私录的视听资料的证据的合法性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
私自录音能否作为证据,如何录音作为证据有效?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4可以作为证据。1在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往往会涉及到录音资料证明效力的认定。2视听资料是内地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独立的证据种类,包括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等,而录音资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
-
对于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录音能否作为证据,这种录音能作为证据?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4由于证人不想出庭作证,录音能否作为证据,主要看对方当事人意见情况。拓展:证人通过录音作证的,在证据种类上属于证人证言和视听材料。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证人具有该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并经法院准许不出庭的外,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而你所述的情况显然不符合有关证人可以不出庭的情形,应该出庭作证。对于应该出庭的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如果对方对该证据不予质证的,则该证人的证言不会被法院采信;如果对
-
窃听电话录音录音和个人录音能作为证据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4偷偷录音也分多种类型,电话录音一般可以。 2002年以前,最高法院有批复,未经同意的录音不能作为证据。但是从2002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把非法证据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证据”,那以后录音证据除非侵犯个人隐私、国家和公共利益,一般都能用。简单地说,你在别人家里偷安一个窃·听·器什么的,肯定不行;但你跟他打电话、谈话的时候
-
梦话能作为录音的证据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1-07-21梦话录音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但能否作为证据使用,需要法院质证。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收到证据后处理程序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证据名称、页数、份数、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及收到时间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第六十七条法院调取证据 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