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权代理的合同的效力为,如果被代理人不追认,则合同无效;如果行为人与被理人的牵连关系足以使外界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此时的被代理人存在过错,则合同有效。
一、有权和无权代理的意思是什么
有权和无权代理的意思是:有权代理是指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行使代理权,其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
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权代理包括:行为人未经他人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或者授权终止后仍以前被代理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效力有待确定。被代理人不追认的,合同无效,其结果由无权代理人承担。
二、时效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是多久?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期限是一个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三、无权代理是指什么
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以他人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合同一方无权代理,与另一方签订的合同为无权代理合同,这种合同是有效的待定合同,需要代理人批准才能有效,被代理人拒绝追认无权代理的合同的,合同无效,无权代理合同的对方知道签订的合同是无权代理合同的,可以督促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如果被代理人在催告后,1个月内未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无效。被代理人追认的,自追认生效时,合同自始生效。
-
合同无权代理追认合同效力的时间
61人看过
-
股份代持合同的效力如何确认合同无效
442人看过
-
明知无权代理仍签合同效力如何
199人看过
-
滥用代理权合同的效力如何?
445人看过
-
无权代理合同有效吗?被代理人可以追认合同效力吗?
452人看过
-
合同效力确认中考虑无权代理的意义
259人看过
代理是法律术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 更多>
-
无权代理的合同应当如何确认行为效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4无权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代理他人从事民事行为。主要包括:(一)根本无权代理;(二)授权行为无效的代理;(三)超越代理权范围进行的代理;(四)代理权消灭以后的代理。这些无权代理行为虽然具有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但由于行为人缺乏代理权,因而并不符合有权代理的要件。无权代理合同是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而不是绝对无效的合同。这类合同尽管因代理人缺乏代理权而存在着瑕疵,但此种瑕疵是可以修补的,也就是说,本人的追
-
合同中,无权代理怎么认定,无权代理合同有法律效力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26无权代理合同的效力认定: 1经代理人追认,无权代理的合同对代理人无效; 2、无权代理合同对方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无权代理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
效力待定合同无权代理应该如何办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26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可见,无权代理并非代理的种类,而只是徒具代理的表象却因其欠缺代理权而不产生代理效力的行为。无权代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表见代理和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狭义的仅指表见代理以外的无权代理。在中国,无权代理一般指后者,即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所进行的代理。
-
越权代理合同是否具有效力,如何认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1-08-17越权代理的合同是效力待定。越权代理指的是代理人在实施代理行为时,超越了委托人的授权范围,超越了的这部分对被代理人的行为是否发生效力需要看被代理人是否追认,此时,合同的效力是待定的。
-
合同无效如何定认定无效担保合同效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29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