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开庭前是否需要先行羁押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7 01:04:26 165 人看过

针对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具体案件情况的多样性,我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然而,一般来说,是否需要采取羁押措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考虑:

避免嫌疑人逃跑、自杀、串供、毁灭证据以及确保其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犯罪活动等,以保证我们的侦查、起诉以及审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特别是当醉驾人的行为符合上述条件时,则可能需要采取羁押措施。

关于这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有所说明,即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的过程中,如出现以下任一情形,将面临拘留和罚金的刑事处罚: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

(2)醉酒驾车的违法行为;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客运服务,严惩超越额定乘员载客量,或严重违反规定时速行车的行为;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物品,给公共安全带来威胁的行为。

对前述第三项或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机动车所有者或管理者,同样需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罚。

若有前两种行为,又与其他犯罪事实关联,那么将依照处罚较重的法律规定确定罪行。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03: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开庭前是否会对被告人实施羁押?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认为确实有必要进行羁押的,被告人才会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羁押证明是看守所开吗羁押证明不是看守所开具。关押证明由关押机关也就是监狱来负责出具。根据法律规定,看守所是关押未决犯的地方,也就是说法院的判决书下达且该判决书生效前,犯人均是关在看守所的。一、看守所一般在四至六个月开庭。分析如下:1、案情简单的经历时间会短一些;2、案情复杂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二、判刑1一3年是不可以保释出来的,分析如下:1、取保候审针对于尚
    2023-07-05
    187人看过
  • 醉驾开庭前逮捕是否合法
    醉驾开庭前逮捕是不合法的,醉驾构成危险驾驶罪,法定刑是拘役,所以应当对醉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或者取保候审,但不可以直接采取逮捕。一、醉驾拘留了有事情可以申请出来吗醉驾拘留了有事情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出来的,只要符合保释的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二、嘉兴醉驾在看守所一般关多久醉驾属于刑事犯罪,首先会被刑事拘留,最后会被法院判处拘役。拘役最长时间是六个月。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为拘役(拘役属短期自由刑,期限为1至6个月,数罪并罚时不超过1年);只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才可逮捕。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
    2023-06-23
    381人看过
  • 醉驾开庭需要家人到场吗,醉驾开庭是当庭宣判吗
    一、醉驾开庭需要家人到场吗醉驾开庭不需要家人到场,但家人可以到场参与旁听,但家人是否到场并不影响到法庭对案件的正常审理。开庭时家人不是必须要到场,但家人可以到场旁听。能够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参加诉讼的人有以下几种: 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二、醉驾开庭是当庭宣判吗醉驾开庭不一定是当庭宣判。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开庭多久进行宣判,也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案件可以当庭宣判。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三、醉驾开庭流程醉驾开庭流程如下:1.宣布开庭。2.法庭调查。3.举证质证。4.法庭辩论:(1)发表公诉意见,指出犯罪事实应当承担刑事处罚;(2)被告
    2022-07-05
    408人看过
  • 开庭前被羁押代表什么?
    1、取保候审开庭前收押,就是在法院开庭之前变更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将犯罪嫌疑人关押到看守所。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法院可能要判决实刑,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变更的强制措施之前取保候审的,开庭前逮捕羁押,很有可能要判实刑,法院担心开庭时找不到人,所以先关起来2、开庭前都会羁押,即使取保候审也要羁押一段时间,不会影响缓刑。根据我们国家的规定,在法院正式开庭之前,没有明令要求,一定要羁押相关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不一定必须羁押,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3、《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
    2023-03-13
    282人看过
  • 开庭前法院逮捕羁押期
    首先,公安机关会视情况对其进行刑事拘留,三日提请检察院批捕,可以延长一至四日,检察院一般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如果是流窜作案、结伙作案或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批捕的时候可以延长至一个月,也就是说刑事拘留一般是十多天,最长是三十七天。逮捕后的侦查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如果是交通不便地区、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等可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对于可能判十年以下刑罚的嫌疑人,经省级检察院批准再延长二个月。也就是说,在公安阶段的时间一般是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最长是八个月。然后,案件由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写出起诉意见书及案卷、证据移送到检察院,即审查起诉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认可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补充侦查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以两次为
    2023-02-23
    490人看过
  • 开庭前为什么会被羁押
    一、开庭前为什么会被羁押法院在开庭前决定收押的,是为了保障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一般会判处被告人实刑,不能宣告缓刑。相关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开庭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
    2023-04-03
    127人看过
  • 在我国是否醉驾缓行就是不用羁押
    一、在我国是否醉驾缓行就是不用羁押通俗的说:缓刑就是将应当执行的有期徒刑暂缓执行。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来说,在规定的缓刑期期间没有对社会造成新的危害的,缓刑期间过后不再执行原判的有期徒刑。例如判1年缓刑1年,就是判决后,在监外缓刑一年,一年后,如果没有发生新的危害则不用坐牢了。以上关于醉驾缓行就是不用羁押这一问题就简单解释到此。从法律上具体讲:缓刑,就是对于判处某种剥夺自由的刑罚的犯罪分子,遵守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过去有的判决不宣告刑罚,却只宣告“缓刑×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缓刑不是独立的刑种,而是属于刑罚的一种制度,它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执行的可能性.所以,又叫做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1、适用缓刑的对象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说明,罪行比较轻微.判处重刑的罪犯,不能缓刑.(二)犯罪分
    2023-05-02
    160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开庭前是否需要收押
    根据情况来定。取保候审开庭前收押,就是在法院开庭之前变更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将犯罪嫌疑人关押到看守所。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法院可能要判决实刑,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变更的强制措施一、审判阶段能否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审判阶段可以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一般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用强制措施。为了使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相关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羁押或逮捕等行为就叫做强制措施。强制措施的执行者是必须经过相关的申请才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否则属于非法执行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二、保释出来肯定就不会判刑吗不一定,保释是检察
    2023-03-10
    446人看过
  • 醉驾开庭之前是不是都要拘留?
    醉驾开庭前,如果犯罪嫌疑人具有逃跑、自杀、串供、毁灭证据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可能的,会先羁押。羁押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的区别,两者哪个期间可以探视二者区别如下:1.适用对象不同。刑事拘留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的人并未构成犯罪。2.目的不同。刑事拘留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或者继续危害社会,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行政拘留是为了处罚违法相关法律的人。3.性质不同。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不具有惩罚性;行政拘留是一种惩罚措施。行政拘留可以探视,刑事拘留期间只有律师可以会见。二、什么条件,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
    2023-03-19
    119人看过
  • 先前羁押后能否判处缓刑
    羁押是刑事强制措施,嫌疑人被起诉,只要符合缓刑条件,法院可以判处缓刑执行。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侦查羁押期限之内。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侦查终结案件。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符合条件的,可以判决缓刑。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一、在缓刑期间要遵守哪些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
    2023-02-24
    185人看过
  • 先行羁押期限
    宣判前先行羁押一日规定是其先前羁押的日期是可以酌定刑期的。从判决执行之日起开始进行计算,如果在被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管制的刑期,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拘役的刑期,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有期徒刑的刑期,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拘役先行羁押折抵刑期吗?可以。在决定刑罚执行期限时,如果对前罪已经采取了拘留、逮捕等措施,应当用前罪的先行羁押期限折抵刑罚的执行期限。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有时会忽略对前罪先行羁押期限的折抵,造成判决书中载明的刑罚执行期限计算有误,因此,检察机关在履行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职能过程中,应将“前罪羁押期限折抵刑期”列为监督重点。第一,按照《刑法》第47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刑期折抵的内容是判决确定的执行期限,不是判决的宣告刑。前罪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缓刑,缓刑属于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不存在刑期折抵。
    2023-07-06
    345人看过
  • 开庭前一周被法院羁押家属是否可以探望
    家属不能探望,但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亲属可以委托刑事辩护律师做的事情:辩护律师会向侦查机关了解当事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情况。犯罪嫌疑人在判决书生效前,是不允许与家属会见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了辩护律师,其他人都是不允许探视的。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一、刑事案件辩护人范围具体是怎样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以外,还可
    2023-03-02
    94人看过
  • 宣判前先行羁押一日规定是什么
    宣判前先行羁押一日规定是先行羁押日期能够折抵刑期。《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刑法》第四十四条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刑法》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一、逮捕后的羁押期限规定是什么?(一)强制措施期限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2、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最长37天;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二)侦查羁押期限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3、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
    2023-03-03
    163人看过
  • 醉驾开庭时间一般是几个小时,醉驾开庭需要戴手铐吗
    一、醉驾开庭时间一般是几个小时醉驾开庭时间在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二、醉驾开庭需要戴手铐吗醉驾开庭不需要戴手铐。手拷做为一种刑具,在中国的法律上,对于手铐的使用要求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
    2022-06-26
    15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醉驾开庭前先羁押吗,有哪些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8
      醉驾开庭前,如果犯罪嫌疑人具有逃跑、自杀、串供、毁灭证据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可能的,会先羁押。羁押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 未被羁押的被告人开庭前需要先予羁押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
      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先收押。
    • 开庭前的羁押是什么意思
      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02
      1、取保候审开庭前收押,就是在法院开庭之前变更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将犯罪嫌疑人关押到看守所。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法院可能要判决实刑,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变更的强制措施之前取保候审的,开庭前逮捕羁押,很有可能要判实刑,法院担心开庭时找不到人,所以先关起来 2、开庭前都会羁押,即使取保候审也要羁押一段时间,不会影响缓刑。根据我们国家的规定,在法院正式开庭之前,没有明令要求,一定要羁押相关犯罪嫌疑
    • 法院开庭前先予执行还是先开庭?
      湖北在线咨询 2024-09-05
      先予执行必须在法院立案受理以后。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 开庭前一周被法院羁押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9
      对这种案件,法院应予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则不予立案。其主要理由是: (1)这种案件虽经公安机关立案审查后,认为不构成犯罪,并作出撤案决定,但并未经过法院审理,因此,被害人坚持自诉的,法院仍应根据刑诉法和最高法院《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决定》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不受公安机关决定的影响。(2)这样做,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有利于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