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多次诈骗构成犯罪吗
多次诈骗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若是同时满足于以下的要件,那么诈骗罪就会成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行为吗?
1、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行为。
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2、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未遂的,不构成犯罪。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三、职务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1、主要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公司企业的财产,实际上已经被行为人掌握,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产。
3、犯罪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之便侵占本单位财产;诈骗罪是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产。
-
如果诈骗犯再次诈骗如何判
184人看过
-
多次小额诈骗是否构成诈骗罪
176人看过
-
多次诈骗每次都达不到立案标准会构成犯罪吗?
99人看过
-
如果3000块构成诈骗吗
386人看过
-
如果构成诈骗能缓刑吗?
433人看过
-
罪犯构成诈骗罪多少入刑?
279人看过
-
多次帮信罪构成诈骗罪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5帮信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看具体情况决定。 取保候审条件: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如果借钱到构成诈骗罪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20对方有恶意不还钱的倾向,且是以非法占有的目的为前提借款的。如果被他人借钱但是没有及时的还款的,并且无法取得联系或者还款的意向不积极的,将视为构成了非法占有的诈骗罪的罪行。
-
诈骗罪构成诈骗罪,仅能在犯罪不构成犯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05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
刑法上股票诈骗罪如果构成犯罪会判多久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81、股票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在我国如果诈骗欠条还构成诈骗罪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0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如果在欠钱的时候就抱有非法占有、诈骗的目的,那么这样就可以认定为诈骗欠条。如果一开始借钱的时候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是一种正常的借款行为,若只是在借钱之后才产生不想还钱的想法,则很难认定为诈骗,所以绝对不可以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