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婚假一般有3天,具体要有以下要求: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以享受法定婚假。
结婚假期有几种情况
结婚假期按照国家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职工探亲假期是多少
1、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
第二次起诉离婚的时间哪几天
154人看过
-
第二次婚姻与第三次婚姻结婚证的区别
451人看过
-
第二次起诉离婚几天收到传票
243人看过
-
第二次离婚起诉开庭后一般几天能出结果
440人看过
-
第三次结婚能看到离婚几次吗
495人看过
-
第二次起诉离婚几天会通知对方
268人看过
婚假一般指的是员工本人结婚依法可享受的假期。法定的婚假为3天。 婚假是员工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其所在单位如数支付工资,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一种对员工的精神抚慰,同时也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
军官结婚有几天婚假军人结婚有几天婚假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23现役军人婚假最长为3天 晚婚假7天=10天的具体规定:1。根据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岁,男性22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的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性23岁,男性25岁)的,可享受7天的晚婚假(不含3天的法定婚假)。如果男女结婚时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他们可以根据距离给予另一个距离假。4、在探亲假期(探亲)期间结婚的,不给予另一个假期。5、婚假包括公共假期和法定假期。6、再婚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
-
二婚有婚假吗,二婚婚假几天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2根据《民法典》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
第二次结婚休多少天好?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7我国法定婚假的有关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国家规定婚假通常按3天计算,这在法
-
新xx二婚婚假几天几天天数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4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
婚假多久结婚有几天婚假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101、有3天婚假。 2、婚假一般来说是3天的假期。 3、《劳动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