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解决。
2、企业有委员会组织的,职工可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劳动者法律维权时限
(1)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二、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的区别有哪些
劳动调解和劳动仲裁的区别如下:
1、纠纷的主体组成不一样,调解由职工代表、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派仲裁员并依法组成仲裁庭进行审理;
2、申请时效不同,调解应当自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仲裁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内。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违反劳动法单位会受到什么处罚
公司违反劳动法,劳动者就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如下程序处理: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其他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如何解决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怎么处理
407人看过
-
劳动争议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380人看过
-
哪些劳动争议未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处理
65人看过
-
【劳动争议处理】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258人看过
-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将现新格局
406人看过
-
劳动争议劳动工伤纠纷后怎么处理
193人看过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
涉外劳动争议处理涉外劳动争议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3我国法律并未赋予涉外劳动合同,当事人有以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其他国家法律的权利,对于境内涉外劳动合同关系,我国法律享有专属管辖权。 《民法总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不当怎么判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26如果是员工违反了公司规定的,而且在合法的情况下,如果员工认为处理过重或者是认为这个事情公司处理是错的,都可以是劳动争议的范围。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划分(l)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在当事人权利义务既定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双方都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或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一般不会发生争议;若当事人不按照规定
-
nn处理劳动争议流程是什么, 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13一般没人愿意发生劳动争议,一旦发生了,了解一下正确的处理流程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通常为: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调解协议的履行 (1)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2)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书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2、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原则:一次裁决原则;合议原则;强制原则 3、仲裁庭:仲裁庭在仲裁
-
劳动争议调查委员会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4劳动纠纷,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纠纷。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发生劳动争议之后呢,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找单位所在街道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上述组织调解不成或者一方没有调解意愿的,争议事项
-
什么是劳动争议哪些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有法律意义的劳动纠纷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