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如广告虚假、面积“短斤少两”、中介市场混乱及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福州市仓山区消委会近日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房产消费提醒:买房要从五方面维权。
一是核实广告内容。许多广告中使用了“第一”“首座”等绝对化语言,并在升学、附属设施、售房价格、银行按揭等方面给出承诺。消费者在看广告的同时,应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多向有关管理部门咨询,核实广告真实性。如现在很多广告打出“就读某某学校”的承诺,在购房时应向开发商索取与学校签订的协议,看看是否有入学名额等方面的限制。
二是了解附加信息。消费者应多了解楼盘、小区配套情况,包括学校、幼儿园、会所等综合设施情况,并应了解楼盘、小区建设密度(容积率),以判断楼盘、小区环境标准是否符合您的要求。此外,园林设计和停车位也是应当了解的重要内容,应当索取相关资料及文字承诺。特别重要的是要了解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和“两书”,“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两书”即《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三是关注补充合同条款。第一次购房的人,最好与开发商约定一个退订的有效期限,以免订金被“吞”。此外,消费者应提前拿到统一印发的预售合同示范文本(或复印件),仔细研究各项条款。对于购房者来说,因为房屋质量、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都有国家的强制规范,在购房合同中实际可以由购房者和开发商进行约定的内容不多,在洽谈合同时,房屋交付时间、面积误差的处理、规划设计变更的处理、房屋交付标准的约定及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应该是购房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所在,并应该白纸黑字写入合同文本。
四是约定房产证办理时间。房产证是购房者证明自己对房屋具有所有权的凭证。现有法律已经对房产证办理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购房者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要注意合同中是否有开发商设置的陷阱,将办证的条件和期限进行额外的约定,将办理条件提高、办理期限延长等。如果不加以注意,依据合同约定优先的原则,在产权证办理争议问题上购房消费者往往处于不利的境地。
五是提前签订物业协议。消费者在购房之初,就对开发商提供的物业公司进行了解,并问清收费及相应的服务内容,以及该公司的品牌及市场口碑,这一点对投资性消费者尤为重要。
-
专家提醒:购房者要谨慎购房规避五大陷阱
443人看过
-
专家提醒,提前还房贷要谨慎,提前还贷违约吗?
491人看过
-
法律专家提醒:研读合同谨慎签约
469人看过
-
专家提醒:选固定利率房贷三种人需谨慎
270人看过
-
专家提醒:慎买散装食用油
189人看过
-
实木地板不“实”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时须谨慎
180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购买小产权房需谨慎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8什么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该类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购买小产权房需谨慎(一)法律效力“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一
-
过年提醒:喝酒有风险,劝酒更需谨慎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4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全国上下都弥漫着过年气氛。一年一次的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湖喝海吃,酒永远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各种花式劝酒也就出现了,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感情深一口闷”,那真是“每逢春节喝三斤”的节奏。可每年因为喝酒喝出事故的人也不少,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所以啊逢年过节不要乱劝酒,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需要负法律责任哦!?第 一、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患有不宜饮酒类
-
什么样的二手房要谨慎买?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011、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 2、承租公房。 3、房改中取得的部分产权或有回购限制的房屋。 4、经济适用房等限制上市交易的住房。 5、涉及共有产权的房屋。六、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七、涉及抵押或被查封等限制过户的房屋。八、已经被列入拆迁公告范围的房子。九、产权有争议的房屋。十、正在出租的房屋。
-
-
买二手房需要谨慎哪些事项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31.不法中介通过在报纸、网络发布一些条件好、价位超值的虚假房源信息,引诱买房者上钩。待买房者表示买房时,就以现在租客不让看房或该房现在业主不想卖等理由向其推荐其他房屋。诱人广告的目的就是先把你套住,因此在一定要针对广告本身下手,看不了房或不是此房就不要再相信。 2.不法中介利用购房者的急切心理和知识缺乏,进行一房多卖,或骗取“订金”或卷款逃跑。买房者应当到房屋所在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查询有关房地产权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