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有什么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2 14:00:37 271 人看过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一、银行的存款利率是怎么计算

关于年利率计算方式如下:年利率总额是指本息合计金额,按照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单利计息:年利率=1+月份*每月利率复利计息:年利率=(1+月利率)的n次方,n为月数。

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一)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二)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三)从造成的后果来看,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四)从案发后的归还能力看,如果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则具有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如果案发后行为人没有归还能力,而且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没有实际归还,则具有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23: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个人债务相关文章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21.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32.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集资诈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43.从造成的后果来看,如
    2023-02-18
    407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存款罪有什么不同
    一、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构成集资诈骗罪就必须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一)从筹集资金的目的和用途看。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或者用于单位或个人拆东墙补西墙,则定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二)从单位的经济能力和经营状况来看如果单位有正常业务,经济能力较强,在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时具有偿还能力,则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单位本身就是皮包公司,或者已经资不抵债,没有正常稳定的业务,则定集资诈骗的可
    2023-03-03
    480人看过
  • 违反金融法规:非法集资与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有:1、概念方面的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2、从主观故意来看,非法集资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3、从客观行为来看,非法集资通常是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集资的欠款非法占有,用于个人挥霍、个人私利使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为了用于生产经营,并且实际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资金也是用于生产经营;4、从造成的社会后果来看,非法集资往往造成集资款项挥霍殆尽,无法偿还,造成社会不稳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则会有实际投资项目等,通常都是可以偿还的,只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的特点不包括非法集资的损失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审批权限的部门
    2023-07-07
    253人看过
  •  非法集资:公众吸收存款的限额与界定
    公众吸收存款的标准如下:非法集资数额在100 万元及以上的;非法集资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 万元及以上的;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万元以上但是曾经有过非法集资行为并犯罪或在两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造成严重后果或社会影响恶劣的。公众吸收存款的标准如下:1.非法集资数额在100万元及以上的;2.非法集资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及以上的。3、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万元以上但是曾经有过非法集资行为并犯罪或在两年内受过行政处罚的;造成严重后果或社会影响恶劣的。 非 法 集 资 历 史 记 录 标 准根据素材提供的信息,非法集资案件中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媒体、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
    2023-09-23
    226人看过
  • 云南史上最大非法集资案:金座公司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简介2005年10月,被告人包崇华成立云南金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先后设立7个管理处,下设总监、处长、部长、经理、业务员等职位。通过刘某某等41人,以金座公司发展香椿林种植,猪、鸡、兔等养殖项目为名,承诺半年期回报率7%、一年期回报率15%,到期还本返利的条件吸引集资人,先后向12608名集资人非法吸纳资金高达人民币4.846亿元。至案发时尚未返还吸纳资金本金共计人民币3.018623亿元。办案思路及心得我们担任该案被告人毕某某的辩护人。对毕某某做有罪罪轻辩护,向法庭提出: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毕某某团队非法吸收存款金额5,083,300元有异议,实际数额宜认定为3,433,920.00元。本案全案属于单位犯罪,对被告人毕某某的量刑幅度只应当参考适用单位犯罪的量刑标准,而不应对各部各处的行为及涉案人分开处理。被告人毕某某具有自首情节、且属于从犯、主观恶性较小,悔罪明显,依法应对其从轻减轻
    2024-01-19
    306人看过
  • 非法吸存和非法集资的区别
    1.定义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2.主观故意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3.造成的后果不同: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4.案发后归还能力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非法
    2023-03-13
    368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非吸收公共存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从理论角度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不同:(一)客体不同。刑法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其中一般客体是从总体上揭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同类客体反映的是某一类犯罪与另一类犯罪的差别,而直接客体反映的是具体罪名的特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都规定在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即两罪的一般客体是一致的。然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一节,其侵害的是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集资诈骗罪在金融诈骗罪一节,其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但主要侵害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因而这两者不属于同类客体,这也是两个罪名在本质上的区别。(二)主观目的不同。纵观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类犯罪,犯罪构成中皆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集资诈骗罪也不例外,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无此要求,进而对于使用欺骗方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023-06-03
    316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规定及界限
    首先,侵犯的客体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为单一客体;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个人或法人吸收公众存款,另一种是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质的法人采用违法的方法吸收存款。集资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诈骗的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以上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必须有非法集资行为;2.集资是使用诈骗的方法实施的;3.使用集资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最后,主观要件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集资诈骗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023-06-12
    435人看过
  •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存的区别
    1.定义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2.主观故意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非法集资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3.造成的后果不同: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没有归还,造成投资人重大经济损失,则定非法集资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非法筹集的资金在案发前全部或者大部分已经归还,则定集资诈骗罪的余地就非常小,一般应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4.案发后归还能力不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发后行为人具有归还能力,并且积极筹集资金实际归还了全部或者大部分资金,非法
    2023-03-26
    165人看过
  •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哪个严重
    一、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哪个严重集资诈骗犯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都是属于经济犯罪,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高量刑是10年。集资诈骗罪最高量刑是无期徒刑。相比较而言,集资诈骗量刑是更重的。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不具有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而吸收公众存款的。二是具有吸收存款的主体资格,但其采取的方
    2023-06-11
    234人看过
  •  非法集资与非吸吸金有何区别?
    该段内容介绍了我国《刑法》中关于非法吸收存款和非法集资的概念和区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而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非法吸收存款和非法集资在概念上是有所不同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 非 法 吸 金 的 本 质 是 什 么 ?非法吸金的本质在于,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这些利益往往是通过欺骗、欺诈等手段获取的。这些行为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诈骗、赌博、非法集资等,它们都具有非法性。然而,这些非法行为却在
    2023-09-03
    88人看过
  • 集资算不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判断集资活动是否属于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一犯罪法律的范畴,须依据具体案情加以分析。通常而言,若相关的集资行为并未获得政府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授权批准,抑或是利用了合法营运的形式来吸引外来资本,同时通过各类媒介如电视、网络、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宣传,承诺在一段时间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多种方式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给予投资人相应的回报,从而向社会大众即社会上的非特定人群吸收资金,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金额标准或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这种集资行为便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
    2024-07-30
    171人看过
  • 公众吸收存款多少属于非法集资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一、非法集资罪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非法集资罪判刑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
    2023-02-28
    460人看过
  • 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非法集资的关键点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非法集资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外延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涉及非法集资类的罪名共有7个,分别为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集资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经营罪以及此处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和非法融资的区别非法融资和非法集资的区别为:1、非法融资通过一个以上主体,包括一个主体获得融资,非法集资,是通过两人或者两个人以上的主体获得融资;2、非法集资一般泛指超过法定融资对象人数上限获得社会资金的行为;非法融资指通过不法手段获得的融资。《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2023-07-01
    56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个人债务包括以下这些: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更多>

    #个人债务
    相关咨询
    • 非法吸收公款集资诈骗中非吸与集资诈骗区别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15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只是临时占用投资人的资金,行为人承诺而且也意图还本付息。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判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07
      集资诈骗:刑法第192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伍拾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第一百七十六条
    •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6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各自具有其犯罪特征和构成要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有较大区别的,但由于两罪在客观上都有非法募集资金的性质,而且在实践中,许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人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不能归还存款,在主观上都是故意的,主体也都是一般主体,因此,两罪也极容易混淆。集资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意图永久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人
    • 集资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8
      集资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二)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非法集资的形式,二者的主要区别有:l、侵犯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既可以表现为资金,又可以表现为财物;后罪的对象则是公众的存款,它只能表现为金钱的形式,并且只能以存款人用于存款而获取一定利息的形式出现。2、犯罪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本罪是以诈骗的方法高利放贷等生产
    • 被抓到了看守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集资诈骗区别?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2
      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方面:,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