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计算是:
1、离婚损害赔偿只能由无过错的一方提起,而且只能在离婚诉讼时或离婚后一年内提起;
2、无过错方作为原告的离婚案件,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案件,可在同意离婚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一、家暴能要赔偿吗
家暴当然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但前提是离婚作为要件。赔偿范围应当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部分。
我国法律规定:无过错一方作为原告的案件中,如果想要获得家暴离婚赔偿的,必须在提出离婚诉讼的同时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中,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家庭暴力的离婚赔偿问题单独提起诉讼;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没有提出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在二审时提出来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二、无过错方请求婚姻损害赔偿的期限是多长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三、男方有外遇起诉离婚法院会怎么判
男方有外遇,女方可以起诉离婚,经查明有以下情况的,法院会认定感情破裂,判决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损害赔偿请求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
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以及诉讼流程
366人看过
-
离婚诉状损害赔偿如何书写,诉讼离婚损害赔偿的条件
411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是按起诉还是事发时计算诉讼时效
448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金如何计算?离婚精神损害赔偿金计算方法有哪些?
124人看过
-
在诉讼离婚中如何提出诉讼财产损害赔偿
359人看过
-
诉讼时效如何规定医疗事故损害赔偿?
486人看过
-
离婚补偿款诉讼时效是啥,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2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提出时间有以下几种: 1、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2、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3、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基于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
损害赔偿什么时候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6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涉及以上情形,在起诉离婚时就应该提出。
-
人身损害赔偿案要提供哪些证据?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1在进行人身损害赔偿官司的时候,当事人需要格外注意两个内容,诉讼时效和证据。这其中,尤其是证据关系着案件的判决结果。那么,人身损害赔偿案要提供哪些证据?诉讼时效如何计算?诉讼费是多少?作者:张晏维律师人身损害赔偿案要提供哪些证据?一方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人身损害,受害人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违法伤害人赔偿损害的案件,就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原告提起此类诉讼,应向法院提供以下证据: 1、
-
如何计算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损害是怎么回事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0一、怎样计算离婚损害赔偿金额关于离婚过错损害赔偿的金额目前司法界尚无定论,但可以参考以下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过错方的过错程度;(2)无过错方所受到的实际损害;(3)过错方与无过错方的财力与未来的生活需要;(4)夫妻双方年龄及健康状况;(5)夫妻双方适用于子女受教育或须用于子女教育的时间和费用;(6)夫妻双方的谋生能力等。二、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怎么赔(1)离婚的过错损害赔偿金给付方式:原则上应一次
-
怎么计算离婚诉讼损害赔偿金的赔偿金额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11离婚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