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许多地方发生盗窃汽车牌照敲诈车主钱财的案件,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处理,有的定敲诈勒索罪,有的定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有的不作为刑事犯罪处理。司法界和理论界对这类案件的认定也颇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汽车牌照是否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对该行为应定什么罪名,笔者对此作一粗浅探讨。
一、汽车牌照是否属于国家机关证件
国家机关证件是指国家机关制作并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职务、权利义务关系或其他有关事实的证明文件。国家机关证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由国家制作和颁发;二是对证明对象具有国家认可的法定的证明效力;三是以一定的物质载体作为证明标志,三个特征缺一不可。汽车牌照是由国家制作并颁发的,用以证明每一辆汽车法定编号的证件,完全符合国家机关证件的三个特征,所以汽车牌照当然属于国家机关证件。
有观点认为:汽车牌照不属于国家机关证件,理由是: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七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证及机动车入户、过户、验证的有关证明文件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在这一规定中使用的是汽车牌证一词,牌证中包括汽车的牌照和证件。而到了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在这一解释中没有使用牌证一词,而使用叙明表述的方法,只规定了行驶证和登记证书这两种证件,因而汽车牌照不属于国家机关证件。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理由是:第一,目前国家四部门还没有对1998年的《规定》宣布废除,所以这一《规定》仍然具有法律效力;第二,2007年的《解释》是两高院制定的司法解释,这个《解释》是对《规定》中没有涉及到的一些问题的具体细化和补充;第三,《解释》的主要内容是刑事法律适用的问题,它没有超出《规定》的内容,也没有与《规定》相冲突的地方。所以《解释》不是对《规定》修改或否定,而是对《规定》的补充和释疑,两者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因此,笔者认为,汽车牌照理应属于国家机关证件,盗窃汽车牌照的行为应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二、定性和罪名的关系
有观点认为,评价盗窃汽车牌照后敲诈勒索行为时,从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出发,应一体评价,而不应双重评价,这一点固然没错,但这只是对行为定性的评价,而不是对定罪的评价。
定性与定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定性是对所实施的危害行为按照犯罪构成要件进行评价,一起案件可能会符合几个犯罪构成要件。而定罪是对危害行为确定罪名的评价,是在定性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罪名的原则,从已经确定的符合犯罪构成的定性中,选择正确的罪名。
在单一犯罪中,案件的定性就是定罪,两者之间无选择的问题,所以单一犯罪的定性和定罪两者合二为一。但数罪形态或数行为作为一罪与单一罪的定罪方法不尽相同。首先考虑的是定性,在定性的基础上再确定一个或几个罪名。
在罪数形态中,有的数罪形态有其特殊的定罪原则,而这些定罪原则与罪名的刑罚轻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确定罪名的主要原则是从一重处断。所谓从一重处断就是在确定的几个可以认定的罪名中,选择可能处罚最重的一个罪名予以定罪并从重处罚。显然这种确定罪名的方法考虑的不再是犯罪构成的问题,而是处罚优先,从而否定了其他定罪原则在这里的适用。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没有将单一罪和数罪的定性和定罪问题分别考虑,所以其结论是不正确的。
三、盗窃汽车牌照后敲诈勒索行为的罪名认定
我国刑法理论中对吸收犯的认定原则一般是:重行为吸收轻行为。衡量行为的轻重,是以犯罪构成和刑罚轻重为标准的。例如,就盗窃汽车牌照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相比,敲诈勒索罪规定的犯罪构成标准江苏地区是3000元,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犯罪构成标准没有明确规定。2007年两高院《解释》中对盗窃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的数量作了规定,标准是累计三本以上即构成犯罪。笔者认为,汽车牌照与机动车行驶证和登记证书均属于汽车证件,它们具有相似、相同的证明作用,所以对汽车牌照的数量规定可参照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的数量作为标准予以执行。若参照此标准,则一般敲诈勒索达到3000元钱时,其盗窃的汽车牌照可能会达到近30块,而30块汽车牌照是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立案标准的数倍。将两者比较即可看出,盗窃汽车牌照的行为显然要比敲诈勒索的行为重。所以若该行为属于吸收犯,则盗窃汽车牌照的行为当属重行为,敲诈勒索行为属于轻行为,根据重行为吸收轻行为原则,该行为就应当认定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按此理推论,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是从一重处断,在该类案件中,对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处罚当重于对敲诈勒索罪的处罚,所以该行为应当认定为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
-
探讨如何惩治敲诈勒索行为
224人看过
-
不良勾当:盗窃、敲诈勒索
329人看过
-
勒索敲诈要如何定性
352人看过
-
诈骗与敲诈勒索罪行的法律量刑探讨
127人看过
-
任江华诈骗、敲诈勒索、盗窃上诉案
261人看过
-
敲诈勒索与盗窃罪性质上区别包括什么?
60人看过
车牌俗称牌照,也指车辆号牌,是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铁皮、塑料或纸质,在上面刻印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相关信息。 车牌是对各车辆的编号与信息登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车牌可以知道该车辆的所属地区,也可根据车牌查... 更多>
-
敲诈勒索800元属于盗窃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4敲诈800元不犯罪,不符合立案标准。敲诈公私财产价值2000元达到立案标准。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者威胁被害人强行索要公私财产的行为。
-
盗窃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按照其犯罪性质从重到轻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0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按照其犯罪性质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是: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一般来说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盗窃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
敲诈勒索罪与盗窃罪的界限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6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如下: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敲诈勒索罪故意的内容是敲诈勒索。 2、抢劫罪占有的财物只能是动产;敲诈勒索罪占有的财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 3、抢劫罪是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敲诈勒索罪迫使被迫交出财物的时间、地点,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在以后指定的时间、地点交出。 4、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场可以实施的;敲诈勒索
-
盗窃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0第一,抢劫罪的威胁是对被害人当面发出的。而敲诈勒索罪可以是由威胁者当面对被害人发出,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邮、捎话等方式发出的。 第二,抢劫罪一般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作出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范围更广,包括破坏被害人名誉等。 第三,抢劫罪都是当场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可以事后约定时间取得财物。 第四,抢劫罪强调暴力,敲诈勒索罪不要求一定是使用“暴力”手段。
-
盗窃罪没有敲诈勒索怎么判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4涉嫌盗窃罪,盗窃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3.8)(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为依法惩治盗窃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