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网民已达4.2亿,位居世界第一。在网络上发帖发布信息,已经成为我国很多网民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北部湾银行党委书记汤世保说,这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强对网络发帖的监管,引导网络舆论沿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互联网信息发布实名制规定。
汤世保代表说,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网络发帖发布信息匿名制,这有利于网民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如2011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网传歼-10B战机试飞坠毁等。一些人在网上进行讽刺挖苦、谩骂诽谤、发泄私欲,使网络成为人身攻击的场所,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这些带有煽动性的做法和言论,经过网络快速广泛传播发生异化,极大地干扰了群众的理性判断,使网络舆论严重偏离客观公正轨道,损害了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与安全,危害性大。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监管方面的法律有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行政法规、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上述这些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操作性不强,并且对利用网络侵权应承担的责任方面的规定也存在缺陷。汤世保代表说,在如何认定民事权益受到损失,损失程度如何,是否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标准等都没有统一规定。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实施互联网信息发布实名制。
汤世保代表认为,实名制应该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要立法规定实行网络发布信息实名制。应明确要求对网站会员进行实名登记,对未实名登记的网民只能浏览,不能发信息。网站所有者、管理者应对其网站所发的帖子进行审查过滤,对审查不严,致使国家、公众利益受损的,要追究网站所有者、管理者的责任。在推行网络实名制方面,可以借鉴韩国等国家的做法,采取变通的实名上网制。允许网民在通过身份验证后,用代号等替代自己的真实姓名在网上发布信息,既保护了隐私权,也确保发帖人对自己的发言负责。
其次,应明确网络发布信息侵权责任。要明确规定网络发布信息的民事侵权范围,侵权程度如何界定,损失如何补偿;犯罪的标准或条件,如何区分情节轻微及严重,明确违法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网站管理者及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何种连带责任。同时,对于此类案件的证据收集、采信等应作明确规定。
-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注册互联网域名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239人看过
-
在互联网发布他人信息是否违法?
256人看过
-
互联网跟帖实名制的理由是什么?
110人看过
-
信息产业部发布三规章规范互联网
69人看过
-
实行网络实名制的益处
109人看过
-
在互联网上公布他人被拘留的信息
310人看过
实名制是指在办理和进行某项业务时,提供真实的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或资料,填写真实的户籍姓名。 最初启用实名制,源自网瘾低龄化,继而开始试水。紧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虚拟身份的交易日益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实名制渐渐成为一项社会管理... 更多>
-
互联网跟帖是怎么实名制?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06维护网络环境,打击利用匿名跟帖恶意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该项规定的实施将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更贴评论现象,使得公民的个人信息得到保护,也能有效的减少电信诈骗现象。
-
互联网跟帖实名制的理由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23维护网络环境,打击利用匿名跟帖恶意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该项规定的实施将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更贴评论现象,使得公民的个人信息得到保护,也能有效的减少电信诈骗现象。
-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含有哪些信息的信息呢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5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8)侮辱
-
网络发布不实信息如何处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4-04-06网络发布不实信息处理如下:1、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3、若情节较为严重,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网络发布不实信息可能诽谤罪、侮辱罪。
-
互联网法院是否真的实行四川在线咨询 2023-11-05最高法近日印发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范互联网法院诉讼活动,保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规定自9月7日起施行。 在浙江省杭州市设立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后,我国将在北京市、广东省广州市增设两家互联网法院,并于本月挂牌收案。 最高法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共23条,规定了互联网法院的管辖范围、上诉机制和诉讼平台建设要求,明确了身份认证、立案、应诉、举证、庭审、送达、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