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能否侵犯用户隐私权
不能,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根据宪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是公司单位对他人的隐私进行侵犯的,公司单位需要对被侵犯者进行道歉,对单位判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家长侵犯孩子隐私算犯法吗
父母也会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三、被他人翻看手机是否侵犯隐私权
1、偷看他人的手机短信及日记等,是侵犯隐私权,因为每个人的隐私受法律保护。
2、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
人人网公布用户加密照侵犯隐私权
496人看过
-
隐私权侵犯是否合法?
380人看过
-
侵犯微信用户隐私权:公安局展开追查
283人看过
-
隐私权哪个算侵犯隐私
288人看过
-
去公司闹出轨算侵犯隐私权吗
366人看过
-
公司侵犯员工隐私权拿到的证据能否作为证据
200人看过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
侵犯隐私权能否反诉天津在线咨询 2022-12-14侵犯隐私权可以反诉,只要符合以下这些反诉条件: 1、提出反诉的人必须是本诉的被告,反诉的对象必须是本诉的原告; 2、反诉的提起必须以本诉的存在为前提,反诉的诉讼标的和理由须与本诉有牵连; 3、反诉的目的在于吞并或者抵销本诉的请求; 4、反诉的提起必须是在本诉起诉以后,法庭辩论终结之前; 5、反诉必须向受理本诉的人民法院提起。 【相关延伸】 问: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答: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后果
-
侵犯隐私权是否侵犯名誉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看了他人的日记应当是对隐私权的侵犯;到处传播他人的日记秘密,宣传:“A想当明星。”致使受害人的社会评价受到影响,应当有侵犯A的名誉权。但考虑到小学生年龄问题,这个应当酌情处理。对隐私权的侵犯,我国《民法通则》未明确列举,在实践中经常适用关于名誉权的具体规定。可实际上,名誉权与隐私权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一般说来,名誉权是民事主体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享有利益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则是指公民享有的
-
侵犯隐私权,可以告他们侵犯隐私权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9是的,侵犯隐私权判侵犯隐私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
-
公布他人住址是否侵犯隐私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4-04-18公布他人住址是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内容公开。
-
一家跨国公司涉嫌监控用户,并窃取用户隐私,侵犯用户知情权,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11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窃取商业秘密行为侵犯了,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定的处罚方式,一是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二是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实践中,权利人还可依照、的有关规定,对违反约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要求制裁。此外,我国刑法第229条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