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法律问题的规定有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6 16:00:31 249 人看过

《刑法》第291条之二第一款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了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主要旨在回应实践中难以确定行为人、受害人难以得到赔偿的问题,该条共三款,确定了如下基本规则:

第一,高空抛物坠物由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此时行为人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第二,难以明确侵权人的,由可能的加害人(建筑物使用人)予以补偿,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除外。此时的责任承担属于按照公平分担损失的规则,依据法律的特殊规定承担补偿责任。

第三,可能的加害人补偿后有权向实际侵权人追偿。

第四,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坠物,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承担未履行义务的侵权责任。

一、高空坠物法院如何取证

高空坠物砸人的取证方法是可以通过调取周围的监控录像、也可以通过其他证人证言来确认侵权人,如果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方法都没办法确认侵权人的话,关于高空坠物砸人的归责原则本来就是举证倒置原则,具体的情况是:

1、被砸者只要证明其路过该处且被该楼上坠物砸伤,就完成了他的举证。剩下的就是盖楼业主举证自己未抛物。未能举证或者确系无法找到实际抛物者的,该楼道全体业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这是对被砸者负责,由于被砸者不可能提供证据证明某一业主抛物,要求被砸者举证不现实,故而适用于举证倒置。

2、如果房屋是出租的,那么房东和租赁者共同赔偿。租赁者是实际居住房屋,对房屋安全性附有直接责任,其可预见预防而没有对老化玻璃进行处理或及时通知房东处理。而房东作为房屋的所有人,则需要承担相应的监管义务,未能尽到义务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员应当承担赔偿义务。

因此,高空坠物的归责原则是适用于法律中举证倒置原则,即受害人只需要证明自己被高空中的坠落物体砸伤,剩余的举证责任则由居住的业主证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7: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向高空坠物的物业要求赔偿有问题
    如果当事人在我国遇到高空坠物,一般不是起诉物业;因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是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来给予补偿。一、民法典高空抛物砸坏公共区域玻璃怎么办?要赔偿。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空抛物砸坏公共区域玻璃的,由抛物人承担责任,如果抛物人难以确定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二、高空抛物可以起诉物业吗?不可以,由抛物者或抛物楼层群体负责民事赔偿。高空坠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亦即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
    2023-06-21
    277人看过
  • 高空坠物的物业问题如何处理?
    一、高空坠物的物业问题如何处理?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现在物业服务部门面对高空抛物,其监管也身处尴尬。目前的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服务区域的行为作出24条规定,但没有列出相应的处罚办法。为此,不少物业部门的负责人都表示,这是他们作为物业服务部门最尴尬的事,他们没有任何处罚权,他们曾想过要制订相关的处罚措施,由于担心有违规之嫌,只好作罢。但面对高空坠物的发生,物业公司肯定不能无所作为。(一)无事故损失的处理无事故损失的高空抛物,物业公司也不可忽视,应尽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劝告其不要再犯。对有过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应在日常的保安巡视中,加强对其的监督。如无人目击肇事者,则应及时清除坠落物,并由保安在可能出现肇事者的相关楼层住户中进行询问与
    2024-01-26
    161人看过
  • 高空坠物的法律规定深度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高空坠物的归责原则是怎样的1、被砸者只要证明其路过该处且被该楼上坠物砸伤,就完成了他的举证。剩下的就是盖楼业主举证自己未抛物。未能举证或者确系无法找到实际抛物者的,该楼道全体业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对被砸者负责,由于被砸者不可能提供证据证明某一业主抛物,要求被砸者举证不现实,故而适用于举证倒置。2、如果房屋是出租的,那么房东和租赁者共同赔偿。租赁者是实际居住房屋,对房屋安全性附有直接责任,其可预见预防而没有对老化玻璃进行处理或及时通知房东处理。而房东作为房屋的所有人,则需要承担相应的监管义务,未能尽到义务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员应当承担赔偿义务。因此,高空坠物的归责
    2023-07-05
    391人看过
  • 探讨高空坠物致死事件的法律责任问题
    若正在施工的单位出现高空坠物事件,应由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负责。若建筑物已经施工完成,为所有人所拥有,高空坠物事件发生后但找不到明确的侵权人的,则采取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和管理人(即物业公司),承担法定责任。高空坠物致死案找不到证据怎么办高空坠物致死案找不到证据的处理方式是由全体业主承担赔偿责任,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
    2023-07-06
    144人看过
  • 处理高空坠物导致车辆损坏的法律问题
    一、处理高空坠物导致车辆损坏的法律问题1.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2.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3.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4.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二、高空坠落产生的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高空坠落砸到人怎么办从法律的层面上讲,高空坠物
    2023-08-30
    366人看过
  • 最新高空坠物的法律法规2024是什么?
    目前最新高空抛物的法律规定就是《民法典》中的相关内容,另外除了《民法典》,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对高空抛物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做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具体的内容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规定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不明抛掷物、坠落物致害责任】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法律规定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2024-01-26
    415人看过
  • 物业如何处理高空坠物问题?
    一、物业如何处理高空坠物问题?现在物业服务部门面对高空抛物,其监管也身处尴尬。目前的物业管理条例对物业服务区域的行为作出24条规定,但没有列出相应的处罚办法。为此,不少物业部门的负责人都表示,这是他们作为物业服务部门最尴尬的事,他们没有任何处罚权,他们曾想过要制订相关的处罚措施,由于担心有违规之嫌,只好作罢。但面对高空坠物的发生,物业公司肯定不能无所作为。(一)无事故损失的处理无事故损失的高空抛物,物业公司也不可忽视,应尽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劝告其不要再犯。对有过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应在日常的保安巡视中,加强对其的监督。如无人目击肇事者,则应及时清除坠落物,并由保安在可能出现肇事者的相关楼层住户中进行询问与调查,同时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显示物业管理对此事的关注。(二)发生损失的事故处理如果因高空抛物,而造成了社区内居民财产与人身安全
    2023-06-02
    292人看过
  • 整改高空坠物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一、整改高空坠物问题的措施有哪些整改高空坠物问题的措施有:首先是居民要做到不主动抛物、不随意抛物、注意定期检查阳台、窗台,防止产生物品坠落伤人的情况;物业或者政府要引导城市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从窗户、楼顶等高空位置抛掷、丢弃物品的行为;有经济能力的业主还应跟保险公司购买高空坠物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二、高空坠物物业有责任吗高空坠物属于个人违法行为,从法律意义上,由抛物者或抛
    2023-10-25
    367人看过
  • 高空坠物致人死亡取证的问题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对高空坠物的规定有: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一、高空坠物可否报警如果对自己的利益有了实质性的侵害就应该报警,
    2023-06-28
    391人看过
  • 高空坠物砸车问题怎么处理
    一、高空坠物砸车问题怎么处理高空坠物砸坏汽车的,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二、高空坠物损害赔偿纠纷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
    2023-10-26
    298人看过
  • 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问题以及法律责任怎么承担
    一、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问题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二、高空坠物法律责任怎么承担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大家注意补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不是连带责任方式。理由如下: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而连带责任,一是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
    2023-06-23
    409人看过
  • 高空坠物砸伤人赔偿问题
    高空坠物属于一般民事侵权,应当由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一、高空坠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高空坠物相关的法律规定是: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等等。二、窗户掉下去砸死人算谁的责任窗户的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三、高空坠物相关法
    2023-06-22
    137人看过
  • 发生工地高空坠物怎么办,法律有什么规定
    法律分析发生工地高空坠物的,如果是正在施工的单位出现高空坠物事件,应由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已经完工的项目,找不到侵权人的话,那么就是由建筑物所有人、承租人和物业公司,对受害人承担高空坠物的法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2024-05-17
    89人看过
  • 刮大风高空坠物责任赔偿问题有什么
    刮大风高空坠物责任赔偿问题有造成财产损害的,按被害人所受财产的实际损失进行赔偿;造成人身损害的,根据受伤轻重程度进行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致人死亡的,不仅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2024-05-10
    48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高空坠物的物业问题怎么认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23
      高空坠物的物业问题,应当根据高空坠物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是物业管理不到位造成的高空坠物,那么显然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但如果是业主个人造成的,那么物业是不需要承担相关责任的。
    • 请问高空坠物施工法律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10-17
      施工期间高空坠物适用的法律是《民法典》,该法律规定了确定高空坠物的责任主体,施工单位如果出现高空坠物的情况,责任的主体是施工单位还有建筑单位,如果施工完成责任主体是所有权人。
    • 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的不同有什么,法律做了什么规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7
      高空抛物与高空坠物的不同如下所示: 1、坠物没有人的意识,坠落时无人知道或者不能控制。往往是旧的建筑附着物等。而抛物是有行为人故意为之,是受控制的,或者说是可以阻止危险结果发生。抛物和坠物区分的意义是,考虑赔偿责任时承担责任的轻重等。2、坠物案件中,无法证明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相关人承担的是赔偿责任。而抛物案件中,无法证明自己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相关人承担的是补偿责任。因此,责任的大小和数额的大小均有
    • 高空坠物问题及高空坠物砸到汽车的赔偿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17
      分两种情况,《侵权责任法》规定: 第七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第八十七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 高空坠物责任归属问题
      山西在线咨询 2024-12-02
      根据实际伤害后果来确定高空坠物责任归属。若未造成伤害,则不存在责任;但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以追究高空坠物罪,由直接责任者承担,无法确定责任者则由小区所有居民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