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而言,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们不禁要问,在解决劳动争议中,为什么要设立这样的前置仲裁制度?《劳动法》颁布以来,许多事实暴露了劳动争议预仲裁制度的弊端。本文分析了劳动争议预仲裁的弊端,希望在劳动法修改时,取消劳动争议预仲裁程序,重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劳动法律关系发生争议时,仲裁程序是合法的、必要的程序,即劳动法律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裁决,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人民法院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同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限内不提交人民法院的,该仲裁裁决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内容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查。发现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执行。发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不予执行,可以就不予执行的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仲裁的目的是依法、及时、正确地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然而,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功能。笔者认为其不足之处在于:1.根据前置仲裁程序的原则,仲裁应当经过审判。在整个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没有最终的处理权,只是处于“中间环节”的弱势地位。这种制度固有的弊端很可能导致实践中仲裁机构只履行程序,不利于仲裁机构的主动性。2.违反程序公正和效率原则。仲裁程序的引入,客观上导致了一套系统复杂、长期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根据现行规定,仲裁前有企业调解。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也可以向上级法院上诉。这种“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几乎用尽了一切解决劳动争议的手段。试用期长,重复劳动多,纠纷不能及时解决。据悉,内蒙古哲里木盟某火车站、车辆段及其职工劳动争议案已办理完毕所有手续。近两年来,人民法院的终审结果与仲裁裁决一致,当事人事后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我们知道,程序正义要求案件结果具有确定性,而程序效率则要求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预仲裁的结果显然与之相去甚远。(三)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现行仲裁前原则下,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受到不合理的限制。也就是说,只有仲裁机构在程序上接受争议并作出实质性裁决后,才能获得诉权。诉权的行使必须以仲裁机构对争议案件的终结为基础。《劳动法》本身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管辖权的运行缺乏必要的保障规定,这就导致了在现实中仲裁机构懒于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纠纷案件当事人无法告知和维护自己权利的危险。仲裁机构因主客观因素决定不予受理或者事实上不予受理的,案件将不能进入仲裁程序,当事人将丧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事实上,它不仅排除了人民法院的管辖权,而且不公平地剥夺了当事人的诉权,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最终的司法保护。(四)与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总体不相适应,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劳动争议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方面是平等的。劳动争议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表现为民事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该院民事法庭受理,符合案件性质。我们知道,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实行终局性司法解决,其受理和判决不受限制。但由于仲裁前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在受理中成为例外。同时,根据仲裁前原则,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实际上是仲裁后的一种新的司法程序。在诉讼过程中,由于人民法院无权对仲裁裁决的正确性进行审查,无法理解仲裁机构的法律适用;但试验工作是从头开始的,重复试验,浪费试验资源
-
劳动适用仲裁前置程序,劳动仲裁前置程
327人看过
-
仲裁劳动争议前置程序是否已经废弃?
450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前置依据,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
264人看过
-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于劳动争议解决的重要性
245人看过
-
仲裁前置程序在哪些劳动争议中是必要的
453人看过
-
仲裁程序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261人看过
仲裁制度是指纠纷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和平解决争议的方法,其形式是当事人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给一个独立的仲裁人(或一组仲裁人),基于事实公正地进行裁决。仲裁... 更多>
-
劳动争议案件一审或仲裁程序前置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5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都要经过仲裁前置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此类案件劳动者可不经过劳动仲裁直接起诉。除上述情形外,劳动争议处理必须经过申请仲裁才能进行诉讼。
-
劳动争议案件如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提起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1所谓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劳动者若需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相关义务,则必须先行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提起仲裁。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为大前提。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时,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形下,根
-
劳动仲裁程序有哪些离职争议仲裁程序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2劳动争议仲裁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2.仲裁前准备。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简单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其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3.调解。4.开庭与裁决
-
劳动者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前置程序是什么,确定劳动仲裁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1所谓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劳动者若需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相关义务,则必须先行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提起仲裁。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为大前提。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时,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形下,根
-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的法律依据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