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探望权受到阻碍应当怎么应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4 11:02:36 364 人看过

行使探望权受到阻碍应当和对方协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判决之后可以申请执行,要求对方配合探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不直接抚养方探望子女的义务。

一、探视权怎么起诉?

可以到对方的户籍地法院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协助履行探视权,可以对探视的时间、方式提出自己的诉求。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离婚后对方不让探望小孩怎么办

离婚后对方不让探望小孩的,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后对方仍不让探望孩子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还不执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拒不执行的人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要求一方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三、离婚了男方抚养孩子女方有探视权吗

如果离婚了,孩子归男方,女方有探视权。男方应为另一方提供便利,积极协助,不得阻碍对方行使权利。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探望的时间和方式,由父母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

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探望权实际是一种义务性的权利,它的行使应使子女完整地享受父母之爱,使孩子得到积极向上健康的教育。如果行使探望权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

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探望权相关文章
  • 探望子女权受到限制:如何应对?
    离婚后一方不允许探望子女,协商不成,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探望子女。如果是诉讼离婚的,对方不履行离婚判决书,不允许探望子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间接抚养的配偶离婚如何探望子女1、夫妻间接抚养方离婚该按照双方协议的方式或者法院的判决探望孩子。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
    2023-07-13
    285人看过
  • 探望权受到侵犯,应如何进行维权
    如果您遭遇了探望权被侵犯的情形,完全有权利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护探望权的一方,可以向公正至上的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敦促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方全力配合履行探望义务。探望权乃是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神圣法定权利,而法院出于尊重事实和保障公平正义的考量,定会对这些诉讼请求给予坚决的支持。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确实可能出现必须暂时中止或限制探视权的情况,这一点也需要在诉讼过程中予以认真考虑和慎重处理。《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4-08-04
    467人看过
  • 阻挠对方行使孩子的探望权违法吗
    1、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2、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律师补充: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
    2023-05-06
    261人看过
  • 如何应对探视权受阻的情况
    在涉及到探望权问题时,若子女明确表示不愿被带走,那么其法定监护人有权拒绝这一行为。但是,如果子女有被接走意愿而另一方却未能予以及时配合,当事人可据此向当地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将基于争议事项的严重性裁定是否对未尽义务的一方予以罚款或拘留等惩罚措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4-08-13
    113人看过
  • 行使探视权遇到阻碍怎么办,法律上如何认定
    行使探视权遇到阻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探视权的正常行使。行使探视权的主体一般属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则负有协助行使探视权的义务。一方行使探视权受到另一方的阻碍,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4-08-10
    486人看过
  • 探望权受阻如何救济
    探望权一般从双方协议离婚或法院判决离婚生效之日起便自动享有,任何个人或单位非经合法程序,不得干扰、阻挠探望权的正当行使。1、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进行说服、教育或警告;3、对拒不服从者可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本身进行强制执行。探望权纠纷如何解决探望权纠纷一般由夫妻自行协议处理。若双方无法协议处理的,可以依法向有关组织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予以裁判。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即可申请执行,但只能依法对行为人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
    2023-07-26
    80人看过
  • 探视权在实践中受到何种阻碍?
    在实践中探视权被阻碍的原因有:1、探望一方对子女有违法犯罪行为的;2、探望一方教唆、胁迫、引诱子女实施不良行为的;3、探望一方有严重的健康障碍,威胁子女健康;4、探望一方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直接威胁子女健康或安全。抚养子女的一方没有法律依据阻碍探望权,通常主要是因为父亲或母亲打算惩罚对方或减弱对方与子女的感情联系。在实践中有可能出现的变通的作法:首先,在开发商方面,对于购房人的要求,经过协商,开发商有可能在不影响房屋出售的前提下,同意变更购房人并签定新的合同。但一般情况下,开发商可能会扣留购房人的定金或按合同约定的其他违约责任追究其责任。但不管哪种方式,由此所产生的费用都需要由购房人承担;其次,在银行方面,必须要解决的是已经贷出的款项如何归还,然后再确定新的贷款人,签定新的贷款合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由开发商回购或由原购房人归还贷款,终止原贷款合同的履行,然后重新对新的接受转让的一方审核并发放
    2023-07-18
    200人看过
  • 是否可以阻止前妻行使对孩子的探望权
    在离婚之后,前配偶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其前妻的探视行为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那么直接承担监护责任的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暂时禁止前妻的探访。在此种情况下,直接抚养儿童的一方不得拒绝对方的探望要求。依据现行法律规定,离婚后,未能实际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拥有固定的探视机会,而承担主要抚养责任的另一方则需积极配合并予以协助。若有任何个人或组织故意拒绝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人民法院有权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如拘留和罚款等法律手段。《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4-07-31
    440人看过
  • 行使探望权遇到困难怎么办
    一、行使探望权遇到困难如何处理1、在执行时,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贯穿始终,切实做好疏导教育工作。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要始终贯彻疏导教育方针。民事执行的标的只能是物与行为,不能为人身。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强制执行,既不合法,也不利于双方当事人矛盾的解决,更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法制宣传工作,使当事人认识到父母子女关系是自然的血缘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另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阻扰、拒绝对方探望既不合情,也不合法,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争取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主动履行协助义务,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2、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允许有探望权的一方探望子女的,可视情况,分别作出不同处理:(1)对阻挠刁难及拒绝对方正常行使探望权的,可以通过批评教育促其改正;(2)对经常性无故妨碍对方正常行使探望权的,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
    2023-03-16
    215人看过
  • 子女探望权受到侵犯应如何处理
    在婚姻关系解除后,未直接承担抚养责任的一方可享有合法的探视子女权益,而另一方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则负有积极协助对方实现该权益的法定义务。若某方在行使探望权过程中遭遇阻碍,他(她)有权依法向具有管辖权限的司法机关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委派具备相应法律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行人员陪同探望权申请人前往约定场所,督促和确保未履行协助义务的另一方接受劝诫和教育。《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4-07-28
    152人看过
  • 阻碍探视权到那里起诉
    不让探视,可以去对方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起诉。一般的探视权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行使探望权的方式、地点、时间等问题无法协商一致的,可以就探望权问题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去对方户口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起诉,提起探望权纠纷案,一般多发生在孩子10周岁以下。探视权的起诉步骤1、要在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让探望孩子的两年内提起诉讼,申请法院执行。2、向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起诉,起诉时准备好起诉状,还有下面这些材料证据:(1)双方的身份信息;(2)离婚证;(3)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证明对孩子探视权作了约定或判决。(4)支付了孩子抚养费的证据,如银行转账流水单。(5)不让探望孩子的证据,如证人、录音资料等。3、到法院立案庭立案后,在法院通知的时间内补充材料,在开庭日赴法庭开庭,质证、辩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
    2023-07-21
    483人看过
  • 应对探望权执行难可采取的对策
    1、在执行时,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贯穿始终,切实做好疏导教育工作。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要始终贯彻疏导教育方针。民事执行的标的只能是物与行为,不能为人身。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强制执行,既不合法,也不利于双方当事人矛盾的解决,更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法制宣传工作,使当事人认识到父母子女关系是自然的血缘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另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阻扰、拒绝对方探望既不合情,也不合法,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争取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主动履行协助义务,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2、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允许有探望权的一方探望子女的,可视情况,分别作出不同处理:(1)对阻挠刁难及拒绝对方正常行使探望权的,可以通过批评教育促其改正;(2)对经常性无故妨碍对方正常行使探望权的,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在有利于子女成长和对方
    2023-03-08
    351人看过
  • 离婚后前妻拒绝行使探望权应该怎么办
    离婚后前妻拒绝自己行使探望权的,男方可以就女方的行为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女方履行协助自己行使探视权的法定义务,如果法院判决后,女方仍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则男方可以申请法院对女方进行强制执行。一、男方不支付离婚协议的抚养费怎么办离婚后男方不按照离婚协议约定支付抚养费,协商索要不成,女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按照离婚协议的约定支付抚养费。法院判决下来后,如果男方仍不履行的,女方可以直接去法院执行局申请执行,执行局可以直接去函给男方工作单位,从男方的工资里扣抚养费给女方。离婚协议书虽然对双方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不能依据离婚协议向民政部门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判决后该协议具有法律强制力,如果男方不主动履行,女方可以据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协议离婚男方欠女方钱不还怎么办协议离婚男方欠女方钱没按时归还的,女方可以与男方协商要求男方还钱;如果男方拒绝还钱的,女方可以起
    2023-03-23
    167人看过
  • 员工离职时遇到阻碍,如何应对?
    辞职公司不让走,劳动者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只要能够证明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了单位就可以解除合同。但不是无条件的离开单位,还应该完备交接手续。这一点也很重要,如果与单位发生纠纷时,单位也可以主张未办理交接手续而给单位造成的损失。相反,单方依法解除合同后,单位不接受交接手续和拒绝办理离职相关手续,可以主张由此造成的损失。公司强迫员工辞职该怎么办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
    2023-07-17
    256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探望权
    词条

    探望权是针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的父亲或者母亲,赋予看望孩子的权利。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孩子的义务,因此对于探望权,父母可以协商,对于探望的时间、方式进行约定,探望权的行使应当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更多>

    #探望权
    相关咨询
    • 探望权行使方式有哪些探望权应该怎样执行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31
      一、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有哪些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对子女进行探望的权利。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为权利主体;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为义务主体。义务主体应为权利主体行使探望权提供相应的协助义务并承担不得妨碍对方探视的消极义务。《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的方式可以分为:看望式探望和逗留式探望。看望式探望是指非与未成年
    • 行使探望权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行使探望权注意什么?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9
      一、行使探望权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探望权纠纷案件需要解决探望的时间、地点、次数、方式,解决这类案件应先动员当事人自愿协商,因为探望本身就是解决一个感情交流问题,只有双方自愿、和谐地处理,才真正能达到探望的目的,不过既然走上法庭,双方总是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作为执法者,就要针对这些矛盾点依法合理地解决,提出处理意见。具体处理上,法律没有规定,但还是有一定原则可循:1以尽量保持子女正常学习生活、保持平静心
    • 非婚生子女探望父母遇到阻挠应如何应对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1
      探视非婚生子女遭阻挠,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 探望权的中止应当怎么办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5
      1、一方当事人请求中止探望权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在法院没有作出中止探望权的裁定的情况下,享有直接的一方不能限制对方探望子女的权利。2、权利人在行使时,存在以下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向提出申请,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依法裁定中止探望权。人民法院在审理请求中止探望权的案件时,应本着保护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案情作出判决,如果通过审理确认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探望权就应该
    • 什么叫子女探望权怎么行使探望权?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18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判决。